专栏名称: 硕士博士读书会
河流的哀伤,是文明的隐喻。一切改变,从阅读河殇文化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2025年度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资助项目申报公告 ·  23 小时前  
鱼羊史记  ·  20岁少年,竟向50岁的秦淮歌妓马湘兰大胆求 ... ·  11 小时前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荣新江:悼念项楚先生——中国敦煌 ... ·  2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从秦朝到清朝 各朝代机构官制示意图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硕士博士读书会

鲍鹏山:一个从不生气的人也就是没有道德感的人

硕士博士读书会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6-03 21:47

正文

与我们同行的人,比我们要到达的地方更重要。



检验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感,一个方法是就看他会不会生气 :如果面对黑暗、邪恶,面对世上一切的不公、不平,你还能够生气,并且很生气,说明你还有道德感的,你的道德感还很强;反之,面对这一切,不很生气,甚至干脆就不生气了,说明你的道德感已经麻木了,甚至已经同流合污了。

同样, 检验一个民族有没有生气,方法就是看这一个民族还有多少人在生气 :对邪恶、对不公、对不平,如果还有很多人在生气,这个民族就有生气;如果对邪恶、对不公、对不平,这个民族已经没有多少人生气了,那这个民族就没有生气了。

能生气的人,是有生气的人;能生气的民族,是有生气的民族。反过来, 如果要戕害一个民族的生气,最阴险,也最毒辣的办法,就是迫害这个民族里那些还能生气的人。

有人生气,就会有人得救。

一个从不生气的人也就是没有道德感的人 ,一个民族有没有生气,就是要看这个社会还有多少能够生气的人,生气的人越多,这个民族就越有生气,社会就有救了。


来源:腾讯视频

李晓明律师在北京

✟ 一个基督徒律师的思考与见闻 ✟

新浪微博:@李晓明律师在北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