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南绕城高速东线小许家枢纽至遥墙机场段改扩建工程的建成通车情况。该工程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全长5.465公里。该项目的完成将进一步提升济南绕城高速东线的通行和服务能力,对济南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项目建成通车。
济南绕城高速东线小许家枢纽至遥墙机场段改扩建工程已建成通车,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
关键观点2: 项目的重要性。
该项目的完成将增强济南绕城高速东线的通行和服务能力,对提升省会经济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助力济南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观点3: 项目的实施过程。
项目采用“不中断交通”的要求,通过科学编制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有效克服交通组织复杂、保通难度大等难题,实现了全线“无断点导改”。项目还聚焦品牌化、数智化、低碳化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创新性的工程措施。
关键观点4: 项目的创新与安全措施。
项目创新了“一个体系、两个机制、三型文化”的“123”安全工作模式,依托智慧云平台强化安全管理。同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采用多项先进技术确保施工精确性和安全性。
关键观点5: 项目的环保与绿色发展。
项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落实环保要求,推广使用绿色设备,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实现交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正文
9月29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南绕城高速东线小许家枢纽至遥墙机场段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玉宏,山东高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其峰,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兴军,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科,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殿军,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怀峰,济南机场扩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济南国际机场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峰,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久河,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周新波及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各参建单位代表参加通车活动。
项目起自济南绕城高速与济广高速交叉的小许家枢纽,途经高新区、历城区,止于移址新建后的机场收费站,路线全长5.465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增强济南绕城高速东线的通行和服务能力,对提升省会经济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助力济南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聚焦精细化,推动项目提速增效。
作为进出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唯一高速通道,济南绕城高速东线车流量大、社会影响程度高,项目按照“不中断交通”的要求,统筹做好“保安全、保畅通、保建设”工作,科学编制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强化“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有效克服交通组织复杂、保通难度大等难题,实现了全线“无断点导改”。项目深挖潜力、多方施策,全力走活降本增效“一盘棋”。采取动态设计模式,通过调整跨径、增设挡土墙等方式,避让多处管线,减少油气管线迁改长度,加快施工进度。
聚焦品牌化,打造优质平安工程。
项目紧紧围绕“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目标,持续提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项目创新“一个体系、两个机制、三型文化”的“123”安全工作模式,定期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开展“平安工地”建设全过程咨询,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应急专家探索开展“四不演练”,切实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依托智慧云平台,强化特种设备工况监测、重要部位视频监控,通过“随手拍”“工管通”等措施开展全员隐患排查,纵深推进安全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开展质量专项提升行动,应用新型护栏养生设备、不锈钢模板,提高混凝土护栏的外观质量和工程耐久性;优化三维激光摊铺机摊铺、混凝土表面处理等工艺,提升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整体质量;创新采用桁式加劲连续钢箱梁结构、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板、顶推同步控制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确保小清河特大桥施工精确性和安全性。
聚焦数智化,助力智慧绕城建设。
项目秉持“创新引领、品质耐久、安全可靠、智慧共享”理念,打造智慧基建新模式。采用“移动台座+自动液压模板+数字化养生+智能张拉压浆”工艺,建设“设备智能化、生产标准化、过程可视化、数据实时化”的新型智慧梁场;打造智能钢筋联动生产线,实现钢筋加工的自动化生产。强化科研创新,开展沥青路面精细化建造关键技术研究,提高路面质量管理水平和使用寿命,成果荣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开展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变形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解决新老路基精准协同与沉降控制难题,成果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开展高速公路城区段改扩建施工期主动交通管理技术研究,研发建设期交通流分析及决策平台,实现交通流量监测、拥堵预警和事件报警,提升了极端天气和特殊事件下的应急处置能力。激发全员创新创效活力,形成“小清河特大桥主桥工艺质量提升”等QC成果9项,斩获多项全国微创新大赛奖项。
聚焦低碳化,推进绿色循环发展。
项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造绿色生态长廊。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环保要求,通过拌合站全封闭管理、原材料分类堆码等措施,有效抑制扬尘。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电动旋挖钻等绿色设备,淘汰高能耗老旧设备,实施工程机械和柴油货车准入制度,减少碳排放和空气污染。预制梁板养生采用大型全封闭混凝土构件智能养生棚,实现自动喷淋养护和养生用水循环使用,节水效率达47%。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回收老路铣刨料、废弃混凝土、老路边坡圬工材料等,做好废旧材料高值化资源化利用。推广应用植物纤维毯约2万平方,减少水泥用量约400余吨,降低碳排放约20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