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
人像
摄影师,和一只一岁大的猫住在
一个 40 平米的 Loft 里。这个
房子位于上海最宜居的街区「巨富长」一带,而她自己的生活也基本离不开这片舒适区。家附近有自己熟悉的咖啡店、小吃、便利店等,朋友都居住在可随时串门的距离内,住在,出门便可和城市产生一些颇为温暖的联结;而进了家门,不少充满岁月感的木质家具、窗旁白色纱帘里漏出的夕阳光线,旅行时巧遇的艺术家作品等,这些精挑细选的家居装饰,不无透露着她对于好物的挑剔以及不愿意和别人一样的性格。
▲
她的猫叫做赵本山,总是一副「人生有点苦」的姿态。
房子位置
上海静安区
房型
一室一厅 Loft
面积
40 ㎡
装修时长
半个月硬装,软装一直进行中
花费
硬装 2w 多,软装没有计算
所有图片均选自
好好住APP用户「
黄小毛
」
一楼是一个简易的玄关和厨房,二楼是卫生间、客厅与卧室。二楼是她最常待着的区域。
说是玄关,其实主要就是一个藏在楼梯下的鞋柜。没有多余的杂物,鞋柜上一尊阿童木玩具装饰和一个鲜花常在的花瓶,哑光柚木色总能让入门后立刻宁静下来。
▲
和杂乱这两个字绝缘的玄关鞋柜区。
▲
「楼梯就是老楼梯的样子,改动太花钱啦!」——于是
@黄小毛
就只是把扶手刷成了和家里深木色更相衬的黑色而已。
她也有这么一个愿望「每天好好做饭,改掉吃外卖的习惯」,但谁心里又没有一个永远实现不了的愿望呢?入住一年多,
基本外卖或者外食,
也就用了三四次厨房,因此厨房始终干干净净的。不过出于「审美洁癖」,虽然厨房不是常用空间,但也进行了一番装修——白瓷砖墙、大理石台面、柔和色调的橱柜以及一盏黄铜玻璃吊灯,厨房同样是简洁中有股复古气质。
▲
朋友刷墙剩下的涂料,自己调了颜色,
将原本难看的木板颜色刷上
,并且
换上了柜门把手
,贴上瓷砖,台面和抽油烟机也
贴上防水纸
,弄堂里老式厨房才变成现在这样。
在她看来,客厅是自家中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工作性质的拍照还是生活中的独处再到朋友前来串门,通通都在这个空间里。她在两三年前逐渐喜欢上中古家具,对于中古家具的痴迷亦可以在客厅里窥见一斑(这些家具通通都很值得种草!)。
▲
柚木茶几购于「丹瑞万象」,三把可以叠放成梯形,亦可以分开各自摆放。茶几两侧,失物招领的天津铁管椅和 Karimoku 的单人沙发都选择了复古绿色。
▲
设计巧妙的三脚站立式烟灰缸,购于「桌椅板凳vintage」。放报纸、放茶杯、抖烟灰一站式解决。
▲
墙上两面窗中的空白地方,被用作一面「帽子墙」,挂钩上挂着不同颜色的遮阳草帽,如同装饰。
▲
客厅靠墙的正中是一个中古家具代表——秘书柜,购于「coznap」。秘书柜上格层大小长宽各不同,满足不同东西的收纳需求。
▲
音箱、书、古董杂货装饰等所有她的喜好,连同她的生活与个性都一起在这个秘书柜上呈现。
▲
秘书柜前的椅子同也是经典设计——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悬臂椅,购于「回到二十世纪」。整把椅子仅有的材料是牛皮和钢管,也是一个「少即是多」的设计典型。
二楼本是个大开间,她通过一块藏蓝色窗帘将空间分隔成卧室与客厅;窗帘拉开,整个空间开阔明亮,而拉上窗帘时又能保证卧室的私密性。卧室基本呈对称折叠,三角形屋顶正下方是双人床,壁灯和海报对称贴合在墙面上。
▲
白色为主的卧室几乎完全对称。
▲
毕竟本身就是摄影师,墙上的装饰画自然是多年以来自己拍的照片。
▲
在床上的神态依旧忧郁的赵本山。对于床品,她不喜欢过于艳丽的配色,大地色的亚麻或纯棉床品是第一选择。
▲
床头左右边的装饰,一边是空气净化器与 Pink Floyd 的黑胶唱片,另一边则是桌几与不同样式的烛台。
▲
客厅与卧室之间,有一个梳妆台。而沿着整个客厅卧室大开间,两侧墙壁的下半部分,都延展出一整道收纳储物柜,家里的杂物、换季衣物都可以放置在里面。
- Q & A / 好好住 vs. 黄小毛
Q:家里对你来说最重要的空间是?
A:对我来说家里
最重要的空间是客厅
,可以见朋友、工作、看电影,除了睡觉,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
Q:家里 3 个自己最珍藏的东西。
A:家里喜欢的东西太多了,毕竟都是自己挑的,如果要选出最珍藏的三件东西,可能是
在柏林买的一个艺术家的手工书
,
coznap 买的书
柜
和
梦游小白熊
。
▲
柏林艺术家的手工书。
▲
日本陶艺家石原稔久的作品——梦游小白熊。
Q:你家中有不少中古家具,是什么契机让你喜欢上他们呢?
A:可能是因为性格或者因为我是水瓶座?我
不太喜欢和别人买一样的东西
,平时国外拍摄时也会买一些 vintage 衣服、包、摄影类书籍等。我大概两三年前开始接触中古家具,可能因为时间沉积原因,
中古家具的颜色和光泽特别吸引我
,用着会特别心安。
▲
柚木中古梳妆台,购自「Agehome」。
Q:一天都没出门的话,从早到晚你都会做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