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影派
这是一个不严肃但很有趣的电影公众号,跟着派爷一起涨姿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银幕穿越者  ·  《美国队长4》有望打破北美冷清票房局面 ·  23 小时前  
南京日报  ·  呀,哪吒“露馅”了…… ·  3 天前  
南京日报  ·  呀,哪吒“露馅”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影派

这是过去二十年最牛逼的华语电影,没有之一

电影派  · 公众号  · 电影  · 2021-04-04 22:13

正文

很多人把华语电影在戛纳电影节的巅峰标记为1994年——那一年《霸王别姬》拿到了金棕榈奖。


不过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2000年,有三部华语电影入围金棕榈,而且都拿到了有分量的大奖——


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获得戛纳评审团奖,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获得最佳男主角,杨德昌导演的《一一》获得最佳导演奖。


前两部电影很多人都很熟悉了,今天想分享这部《一一》。它是电影大师杨德昌人生中最后一部电影,也是过去二十年我认为最好的华语电影。


今年也是《一一》首映二十周年。


对我个人来说,《一一》这部电影最奇特的地方,是它的主题复杂、深邃,充满哲思,它所呈现出来的,却纯粹、简单且优雅。


这部电影有着最难以回答的终极主题—— 人生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可以忍受每天重复、单调、乏味的生活?生命从生到死的过程,都经历了什么?爱情到底是什么.....


而在发出了这些硕大无比的疑问之后,它又不像任何一部实验电影那样艰涩难懂,反而极其舒缓平淡。


电影《一一》把台北一个普通中产家庭,日常生活中琐屑且看似不值一提的烦恼所构成的情节,呈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史诗感。


它的台词并不多,但是整部电影的完整故事,很多都在台词之外,而魔鬼就藏在细节中。


这一部简单又复杂的电影你看懂了吗?


为什么这个世界是这样?


为什么每天的生活这么重复?


为什么人会被困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里?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 浪潮工作室

回复“ 一一 ”查看全文


浪潮工作室 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为数不多我们坚持打开的公众号。


正如他们的标语,他们的文章总能给我新奇的视角看世界,并能带给我很多知识增量。


他们还写了什么?



————

剖析消费



他们为你剖析热门消费产品,让你避免踏进智商税的大坑。


1949年到现在,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就有26人。可以说,日本制造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不过,在发达科技的另一面,日本的伪科学也同样发达。 到底有多少日本的理论、产品,混在“日本制造”的队伍中,来到中国开启骗钱之旅?


提到戴森,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一个词:中产阶级。还有人把戴森称为“中产收割机”。


可是, 在不超过200块钱可以搞定一款吸尘器、不超过50块钱可以搞定一个吹风机的情况下,中产们,何须花20、40倍的价钱买戴森?买戴森的,又难道只有中产吗?



————

生活百科



他们关心你的生活和健康,在 浪潮工作室 ,你能看到很多生活百科,他们的观点甚至会颠覆你以往关于健康的生活观念。


睡得好,其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怎样才是睡得好?很多人都笃信一条:每天要睡满8个小时。


但是,你有没有认真地想过:人睡满8个小时真的是必须的吗?人究竟一天需要睡多久?


2009年,日本花王公司调查了部分中国城市家庭的洗衣情况,发现超过90%的家庭选择单独手洗袜子和内衣[1]。


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分开洗?听说外国人总是一起洗,难道他们体质特殊?



————

理性种草



除了生活常识和日常里的智商税,就连家用电器,都能被他们写出很多一般人都不知道的用法给大家理性种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