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言
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特朗普威胁:“将见识真正的地狱!”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武契齐:“为推翻我,他们花了30亿”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国22个州起诉特朗普政府 ·  2 天前  
春江潮起  ·  太火爆!“哪吒”出海即售罄! ·  2 天前  
春江潮起  ·  太火爆!“哪吒”出海即售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言

揭开圣人的面纱 | 读书会预告

译言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11-23 09:52

正文

在搜索框中键入“圣人”二字,跳出的词条这样解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是出于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


夏商周及三代以前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圣王的传说,我们姑且不论,其后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有不少人都在追求成圣,并且有自己公认的圣人。


按照 传统的圣人标准 ,这些被推崇为“圣人”的人,都有着内化于心的道德自律以及精深的学问修养, 他们见解独到,博学善辩,广收门徒,自成一家。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我们从讲求伦理与规则的农业时代,进入了开放创新、打破规则的科技时代,科学技术上的巨大进步,让“圣人”的光环不再如往日那样耀眼,人们从对个人的膜拜,走向了对于知识技术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但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圣人”真的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嘛?那些历史上闪耀了千年的智慧光芒,在今天是否失去了借鉴意义?


其实不然,我们对于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神经科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研究的愈深入,对人性的认知就会愈全面而深刻。而这些 古圣先贤的智慧 遗产,能够恰到好处的帮助我们褪去现代社会喧嚣浮华的外衣, 回归到哲学的本来面目


本期 木果读书会·行业探秘 ,邀请到 嘉宾杨鹏 ,结合他近些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理解,为我们 揭开圣人的面纱,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助力人生不断前行的能量。



木果读书会·行业探秘NO.18

(本期免费)


主题:中士闻道,揭开圣人的面纱

嘉宾: 杨鹏

时间:11月23日晚8:00

方式:微信群文字+图片


分享内容? (不限于以下)


1.圣人是否存在?孔孟朱王何以为圣人?


2.传统圣人的标准:内化于心的道德自律、精深的学养、善辩、生逢其时。


3.从讲求伦理与规则的农业时代,进入开放创新、打破规则的科技时代。科技驱动的天下大势下,是否再无圣人?


4.从智慧与人性的高度,解读古圣先哲的遗产,回归哲学“爱智慧”的本来属性。


参与方式?


①关注木果书架(muguo_shujia)公众号,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②根据提示,直接扫码入群,或添加木果书架小管家微信,就可进入木果读书会的微信群收听分享啦。微信群等你,不见不散哦!(直接进群就可收听分享,不用截图!不用发朋友圈!木有套路! 木有套路! 木有套路!重要事情说三遍



PS: 木果分享嘉宾征集持续进行中,爱分享小伙伴们来报名呀


木果读书会分享嘉宾征集令


各位木果的老伙伴小伙伴们, 即日起,木果公开征集分享达人 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