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定制邦
只报道定制行业人士最关心的供应链管理、营销策略、行业前沿等重要信息,服装定制老板、创业者、供应商一手干货。提升业绩,降低成本,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定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时政连连看  ·  2025年省考~人民日报范文200篇 ·  昨天  
为你读诗  ·  沉香藏家绕不过的绿奇楠,绕腕留奇香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定制邦

轻定制的崛起

定制邦  · 公众号  ·  · 2018-06-02 20:19

正文



忽如一夜轻定制来。


一位定制行业资深从业者跟我感慨:今年行业里出现了很多能人。


他给我举了几个例子,无一例外,都是一些年轻的高学历创业团队,带来了一些新的定制商业模式。

而这些定制商业模式,都有一个重要特征:从客户需求出发,在产品类型上,与成衣对标。解决方便性、简洁性、可复制性。这些产品可以归类为轻定制。


我想:定制行业发展到现在,对于服装行业的意义已经渐趋明显。说了很多年的C2M(大规模定制)已经开始找到了初步可行的路径。

C2M模式是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产生,它的提出源于德国政府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工业4.0概念,是指现代工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定制化。


它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互联网将不同的生产线连接在一起,随时进行数据交换,按照客户的产品订单要求,设定供应商和生产工序,最终生产出个性化产品的工业化定制模式。


这也被称为继蒸汽机、电气化、自动化之后人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

虽然概念听起来很美好,但是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更多是困难重重。


1、生产商不懂零售


部分工厂在进行C2M实践时,直接面对消费者。但是很快发现,擅长生产的工厂根本搞不定「理解客户需求,并且获得足够多的客户」这件事。


所以,就会要求出现一些中间商角色,将消费者与制造商连接起来。


2、消费者购物周期还是太长


生产一件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的时间,还是太长,显得太慢。对于习惯了成品即买即拿走,或者京东等电商送货,当日购当日达这种体验来说,说服力还不太够。


3、生产端成本较高


在一开始消费者基数不大的情况下,生产端的成本模型远没达到规模经济状态。这就意味着成本比成品会要高出数倍。


对于乐观主义者来说:问题的产生就是为了被解决。以上的难题,确实在过去几年在逐步地被解决。


我们都会知道,近两年「新零售」这个词很火。它源于电商巨头阿里为他们未来规划的商业版图进行市场教育和概念普及。

很少有人知道,在底层部分,阿里已经成立了「新制造」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智能化工具,在改造各行各业的供应链端。


前十五年,是将消费者搬上网。未来五年,则是将工人、生产环节搬上网。这个事情完成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就是目前定制行业看到的:

定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开始数据化和标准化,并且有一些敏锐的创业团队在将消费者环节与生产环节对接方面,已经初具大规模操作的雏形。


而当阿里这样的商业巨头跑通了模式和流程,忽如一夜轻定制来,就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

就好像滴滴打车、共享单车这些新生事物,在短短三年间就会改变「出行」这件事。也许不用五年,「做衣服和买衣服」这件事,内涵也会被颠覆。


— 推荐阅读 —


探讨 | 大规模定制是不是真需求?

大国之定制崛起

中国消费者希望多久拿到定制的衣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