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财经
新主流财经门户凤凰财经官方微信:众多精品栏目总有一款你喜欢:涨停板复盘,追涨股,只做强势股;财知道,不同视角读懂新闻背后;小报告,以小见大读懂大时代;连环话,一张图让你看懂热门财经事件。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你值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参考报  ·  破90亿元!1.7亿人次!再创新高! ·  昨天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昨天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昨天  
计量经济圈  ·  亲测有效, 在公众号菜单栏中输入问题, ... ·  3 天前  
e公司官微  ·  突发!这家A股公司董事长怒了:绝不撤档!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财经

个税会降低这事,你可能一直都误会了!

凤凰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6-27 17:45

正文

来源:维小维生素(Weixiaowei6)作者:维小维



谈谈个税改革。大家都普大喜奔: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k,减税了减税了,每个月多节省150块钱咯!


但我并没有那么高兴。为什么呢?


既然闲着也是闲着,我就先问你们一个网上特别热的买房思考题:


一个小区的楼王,最好的望花园的朝南那栋,最好的楼层10楼,价格3万一平米。还是那个小区,普通的楼区,最普通的楼层3楼,价格2万一平米,你会挑哪一个?


有趣的是,我把这个问题抛给身边的朋友,大部分的人不假思索就说要买楼王。


他们都说,既然都掏了那么多钱,真心不在乎再掏多一点点,何况那房子可是要住一辈子的。


事实上,我给大家算一盘账——如果这个小区的房子都上涨了5000块钱,那么楼王的增值率只有16%,而普通楼层的增值却达到了25%!


这意味着,除了要多掏钱,买楼王还牺牲了上涨空间。


好了,你这时候也许灰溜溜地说,那我不买楼王了呗。不好意思,你的答案还是错。


楼市很容易出利空消息,比如国家又收紧信贷政策啊,交易税费又要提高啊,这些半夜鸡叫的事情国家并没有少干,真的是分分钟的事。


万一你的小区经不起政策的折腾,价格立马跌了,二手没人成交了,楼王还至少稳稳的,但是普通楼区普通楼层随时要掉价好几万。


这个道理我已经提过很多次了:房子的价值,更多时候取决于它的稀缺性。


看懂了吗?


楼王上升空间少,但是抗跌;

普通楼层超额收益多,但是风险高。


这就是这道选择题里面更深层的含义。你要不要买楼王,完全取决于你的风险偏好。


因此,讲讲正解:天下并没有一边倒的正确答案,凡事都有AB面。比勤奋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深度思考能力。



回到个税改革这件事情上。


提高起征点到5000只是前半截,月薪20000块以下个税率降低也是前半截,甚至大病医疗、教育支出、购房利息支出可以抵扣都还是一部分的信息。


你不知道,原来还有后半截。


劳务报酬、稿费等本来20%税率的项目,改为按综合征税最高去到45%。


我写个稿子已经够辛苦了,还要收高个税,这无异于对“自由职业者”的当头棒喝。



所以,其实个税改革的结果是,月薪2万以下的阶层是切切实实减税了,但是某些不是靠薪水的、饱一顿饥一顿过日子的人反而是增加了负担。


也有一些人,有一份正职拿着工资,也有一份副业拿着劳务收入,比如有的牛逼设计师,自己做一份工作,还接私单给别人画画插画海报啥的,这时候就要注意了:


这次税改之前,两个收入可以分别报税,可能税率还不算太高。一旦改革了,两个收入要合并报税,那可能交的税比之前还多。


默默为广大勤奋兼职的人们默哀三分钟。


所以又回到我说的正解上:凡事都有AB面,有些事别跟起哄得太早。


一个人的深度思考能力,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人生。


曾经有一个做行政的同事跟我讲过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


她上一份工作,面试了n轮,最终拿到了offer。她的老板当时给了她一个年薪50万的天价——要知道,此前,她不过是一个月薪2万的小土豆。


做行政工作,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市场上的顶级水平了。


于是她满心欢喜地入职了。一进公司,老板就塞给她一个巨大的任务:把之前行政总监几个月都没搞好的装修搞定,公司必须在1个月内实现搬迁。


领了这么高的薪水,她自然是当仁不让。


每天都加班,改设计图,找供应商,跟进工人进度,跑家具城……每天,手脚不停忙碌到凌晨一两点才下班,就想着这个试用期赶紧把这装修搞完,好给老板加点印象分。


然而,当她千辛万苦把装修给忙完了,公司组织搬迁好了,充满爱心的老板在试用期结束前的一天通知她:你可以“走人”了。


她一脸懵逼: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让我走?老板笑而不语。


说真的,人事部门想找个茬让你走实在是太容易了,毕竟人无完人,尤其是试用期。


她深层分析之后,才发现:其实这个老板无非是急切需要解决装修问题,所以高薪请来了她。装修解决了,又回到过去的一切正常,她的价格那么贵,当然是让她回家了。


所以,当你收到一个比市场价高2倍的offer时,千万别高兴得太早。很可能老板只是给你一个诱饵,帮他完成一个眼前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旦问题解决了,高价的你有可能就要卷铺盖走人。


高薪水带来高风险,是你得意洋洋之前必须看到的黑洞。



UCweb的投资者,晨兴资本的刘芹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


他在2007年决定投资UCweb之前,根本没有人看到这个浏览器的价值。


因为它跟一般的手机浏览器没啥区别,就是在上面加了一个所谓分类导航目录——而这种“导航目录”,早在雅虎时代,就有一个叫做hao123的知名导航把这种业务做到了极致。


这种抄袭式的功能,没有人能看出它在手机上的巨大能量。


但是刘芹不这么认为。


因为当时手机打字并没有像现在那么方便,搜索这玩意儿在广大四五线到18线的农村还是一个高级功能。更多的人们,热衷“所见即所得”,一按下去就能去到自己想要的页面。


而这个功能,解决了当时所有浏览器解决不了的问题,它就是创新的,就是牛逼的。事实上,UC这么多年发展以来,浏览器始终是它源源不绝的流量入口。



一个人能否预见先机,跟他的洞见力非常有关系。


而所谓洞见,到最后无非还是深度思考。



那一个人怎样才能培养深度思考能力呢? 我想给你们这样几个建议:


第一,做判断的时候,先做减法。


减法的意思,就是撇除一切网络判断的影响。


我看过知乎上一个热门话题:在哪一刻,你人生会经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其中一个回答让我笑岔气:


一个姑娘收到男朋友200块的情人节礼物,打开手机看到一篇《不舍得给你花钱的都不是好男人》,她立马连分手的话术都想好了。


然后她突然又翻到一篇《珍惜在穷的时候还对你好的男人》,她又觉得这个男生马上可以去结婚了。


短短几分钟,她就从分手的低谷爬上了白头偕老的人生巅峰。


你看,网络上很多说法都是一面倒的,你要决定一件事的时候,先把它们统统清空,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第二,不妨看看反面是否成立。


就像开头提到的那个买楼问题所说的,买“楼王”固然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是反面是不是成立呢?多想一层,原来也是!


要知道,现在温州炒房团的大部分大妈,选择的都是2-3楼这种普通楼层。无他,便宜啊!投资回报率高啊!


第三,推演未来,多想几步。


给你们讲个故事。


美国第六届总统哈里逊小时候非常木讷,大家都喜欢往地上扔一个五毛的硬币和一个1块钱的硬币来逗他玩儿。因为,他每次都会捡起那个五毛的,人群中就会发起一阵讪笑。


但是,后来哈里逊讲出了原因:之所以捡五毛的,是因为我捡1块的话以后就没有人扔钱给我了。


看,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吧。最终被戏弄的反而是那些自作聪明的人。


哈里逊用的思考方法,无非就是“推演未来”:要是他捡1块,到底会发生什么?这样对我有利吗?


事实上,他才是最聪明的那一个。


海明威说过一句话:"The first draft of anything is shit." (任何初稿都丑陋不堪。)


请你切记:未经深刻思考的世界,从来都不是你第一眼看上去的样子。


作者:维小维,公众号“维小维生素”(Weixiaowei6)。曾任四大、宝洁、网易等名企管理层,10年CFO&高管,掌管过亿资产。实战派财商教练,有料的职场达人,用干货和感悟给你一束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