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了缓解口罩供应紧缺,各类企业装产消息陆续传出。据2月10日全国22个省份数据显示,口罩企业复工率已超76%,同时有超过3000家企业转产,有业内人士预计
月底可日产1.8亿只
。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
口罩供应已经得到了缓解
?是不是
马上可以愉快用口罩了
?
一方面由于
医用口罩生产完成需解吸、消毒7天至半月
;另一方面,随着全国逐步复工,
口罩的需求会增多
,短期仍会供不应求,尤其是医用N95口罩。
2月14日是情人节,送“口罩花”的梗在网络上被热议,对口罩的需求可以想见。
随着春节结束,企业逐步复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截至2月10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口罩企业复工率已经超过76%。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大国,
每天产能最高达2000万只
。
与此同时,各行业纷纷伸来援手支持口罩生产。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
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
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
2月8日,比亚迪宣布,他们生产的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其中
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500万只/天
。中顺洁柔子公司云浮中顺已于近日完成增加工商变更手续,并将获得相关许可,同时采购了5条医用外科口罩生产线,生产能力约为
35万片/日
。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估算,在企业的跨界援产下,
2月底每天预计能生产各类口罩1.8亿只
。产能从2000万只/天扩大到1.8亿只/天,扩大了9倍。
首先,从医用口罩的生产流程上看,医用口罩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灭菌后,口罩上会有环氧乙烷残留,不但刺激呼吸道,还有致癌物。因此必须通过解吸方式释放残留环氧乙烷,
这个过程需要7天到半个月
。即使现在数千企业转产支援生产,产出的口罩也要7天到半个月后才能用。
并且,随着企业复工的到来,戴口罩、测体温进公司也成了基本动作。据华创证券分析师张瑜分析,我国第二三产就业人口总计5.3亿人,极端情况下,仅第二产业+医疗工作人员+交通运输业复工,
每天也需要2.38亿只口罩
,即
月底预计1.8亿只的日产能只够满足第二产业80%左右的需求
。
口罩的所有品类中,医用N95口罩最为紧缺。N95口罩是指过滤效率达到95%标准的口罩,医用N95口罩防护性能更高。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2日曾透露,国内可用于隔离病房等地的医用N95口罩,
每天产能60万只,只占6%左右
。
2月8日,湖北省举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副省长表示,截至2月7日湖北湖北全省主要的防护品生产企业复工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医用防护服前天已经达到了日产3万件,N95口罩将争取早日超过每天15万到20万生产量的大关。
在全国,截至2月11日,全国口罩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94%,一线防控急需医用N95口罩产能利用率已达到128%,有8个省份达到或超过100%。
尽管如此,防护服、N95口罩等主要防护物资仍频频告急。湖北拟规定国家标准医用防护服和医用N95口罩,一律用在红区。非医护机构和人员,不得占用医用防护服和医用N95口罩等紧缺物资。
目前,全国各地发出倡议,向社会征集置换医用N95口罩给医护人员使用。
2月11日,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出接受爱心捐赠倡议书,鼓励全体市民、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将手中的医用N95口罩捐赠给一线医护人员。江苏省南京市属企业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9日发布倡议书,用1个医用N95口罩置换2个进口普通口罩,征集来的医用N95口罩将由南京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配。
事实上,没有特殊情况普通医用口罩,便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防疫需求。因此,专家呼吁,在口罩供应还没完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大家都要节约使用。另外要把供需极其紧张的医用N95口罩,留给救治一线的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