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推智能建造
数字引领产业
发展
11月14日至15日
由《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主办
中建四局支持的
智能建造案例分享暨现场观摩交流会
在广州召开
同时,来自全国各省市建筑行业的
专家、同仁共500余人
走进中建四局承建的
广州足球公园球场项目
进行实地观摩
11月14日,智能建造案例分享会聚焦预判生产方式变革和分享智能建造应用场景两大方向,共同探讨智能建造科技对建筑业生态的重塑,建筑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前沿探索与实践,以及智能建造在建筑业上的创新应用。
会上,中建四局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黄晨光作《智能建造创新实践》主题交流,依托中建四局科创大厦项目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中建四局通过产业链融通协同,积极推动实现施工现场的数字化管理和建筑机器人技术应用,实现了施工现场类工厂智能建造,助推建筑行业数智化转型发展。
11月15日,与会人员走进中建四局广州足球公园球场项目现场观摩,同时吸引了近20万人“云观摩”。项目通过智慧科技馆、钢结构试验展示区、现场观摩展示区、安全体验区四大展示区,展出了项目创新技术探索和智能建造运用。
广州足球公园球场项目作为
国内座位数量最多
、
面积最大
的复合功能专业足球场,拥有
国内场馆最大悬挑钢罩棚结构、国际体育场馆最大直径密封索,采用国内首创专业足球场高效智慧冰蓄冷空调系统、国际领先的球场智能化草坪系统
六大突出亮点。同时,
项目运用
五大创新技术
,为体育场馆类工程建造树立起国际标杆。
项目使用先索后钢的流程施工方法
通过张拉环索和径向索形成下部支撑体系
对张拉环索的下部设置工装索
控制环索与径向索的位移变形
对上部钢杆件进行安装
使钢罩棚结构始终趋于设计标高
这一创新举措
是国内索承网格结构施工技术领域
的首次应用
项目整体为超长混凝土结构
拥有72个不同倾斜角度的斜梁斜柱
顶部混凝土环梁截面大,呈波浪形起伏
通过进行温度应力分析
和铺设缓粘结预应力筋等方法
实现超长结构无永久缝施工
运用BIM技术,采用分段方法
结合三维测量,以“微直代曲”方式
解决多倾角斜梁、斜柱
环梁复杂曲面空间定位和支模难题
针对膜结构单跨面积约600㎡的挑战
项目将采用3D扫描精确测量膜边界尺寸
并利用双轴检测设备确定膜材缩率
有效控制膜伸缩率及应力问题
通过引入智能机器人
解决施工中需同时固定6根环向钢拱杆
并在无施工平台情况下从临跨牵引膜材难题
为解决2.5万㎡不规则幕墙铝板表皮
造型多变及大面积不规则
主体钢结构与幕墙安装精度不匹配
放线定位难及安装效率低等难题
项目将采用参数化编程辅助深化设计
利用3D扫描仪和放样机器人结合
通过拼接的点云模型精确复核实际工况
实现装配式安装的精准对接与高效推进
项目采用弧形建筑管道安装技术
依据BIM模型排布
计算各部位管线曲率、偏转角度
定制生产部件
保证各系统安装弧度
解决项目现场空间紧张、利用率不高
水阻大、运行维护不方便等难题
责编:孔莉
校对:熊凯、李晓峰、周炯
审核:张伟、代俊、李永旺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素材来源: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