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相伴趣成长
一个爸爸记录个人陪伴女儿学习生活的日常,分享学习方法/资源/信息和心得,打开看看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相伴趣成长

期中考试过后,家长焦虑进入Next level,但最不该做这件事!

相伴趣成长  · 公众号  · 教育  · 2024-11-20 07:5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期中考试展开,探讨了家长们为何会因此产生焦虑,以及期中考后孩子们该做什么。文章指出期中考并不是最重要的考试,但会伴随着强烈的仪式,孩子们的成绩波动也是正常的。文章提醒家长要理性对待孩子的成绩,不要过度焦虑,而是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和问题导向的反馈。最后,文章强调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学情,不要盲目报课外班,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家长对期中考试的焦虑原因

家长焦虑的主要原因包括:孩子是秋季学期新升学或升级,自媒体推波助澜等。

关键观点2: 期中考试是否值得焦虑

文章认为期中考不值得过度焦虑,它只是一次半程测试,出题范围窄,目的并非评价学习结果,而是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关键观点3: 期中考后的行动建议

文章建议家长和孩子进行家庭会议、错题分析,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目标和路径。强调理性对待成绩波动,找到问题的共性,而不是盲目报课外班。

关键观点4: 文章对家长的忠告

文章提醒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不要过度焦虑,要引导孩子理性对待成绩和学习的挑战。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各地各个年级都结束了期中考试,成绩也都出来了,结果嘛,肯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而且现在的家长都学会了藏锋,所以,无论是自媒体还是朋友圈, 几家愁 通常会成为主流。



有很多家长,这次考试之后,焦虑直接进入Next level。作为家长圈老司机,这种情况下,我必须得说几句了。



01


为什么这次期中考试,会让家长们如此焦虑呢?


一个核心原因是: 这是秋季学期,孩子们刚刚升学或升级。


小学生如果没考好,“N年级滑坡”的毒鸡汤,难免不会在家长耳畔回响。


新初一的,如果没考好,家长们难免不对标三年后的中考,习惯性的为未知而焦躁。


新高一的,刚打完一个小胜仗,庆功宴还没凉,一壶浓烈的苦酒直接奉上,整个人,不,整个家都不好了


再加上自媒体推波助澜,家长们焦虑的程度,可不就直奔next level了嘛。



02


那期中考试究竟值不值得焦虑呢?


答案显然是 否定的


对期中考,我有个一针见血的评价: 最不重要的考试,却伴随着最强烈的仪式。


为啥说是最不重要的考试呢?


首先,它只是一场半程测试,出题范围很窄。


既往经验表明,一个学期前半程学的内容,重要性通常没有后半学期大和多,但前半程的内容,在考试时也要考足100分,所以就会出现一些非常规试题。


而且,期中考试通常没有太多复习时间。


于是,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反应快以及提前学的孩子,通常会考得相对好一点。


稳扎稳打、进入状态稍慢、天赋一般但比较勤奋的孩子,通常会考得稍微差一点。


所以,孩子考成啥样,其实都正常。


因为期中考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评价学习结果,而是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的。 (这句话请大家划线,后面还会提到)


但,闹心就闹心在,这个破考试,后面会跟着各种仪式。


首先,很多学校期中考试,表彰的都比较隆重。 学校开大会,班级开大会,各种颁奖。


而期末考试呢?因为马上就跟着寒暑假,学校和班级都没那个心气了,所以通常会相对潦草。


我家娃以前就吐槽过: 为啥每次我考得好的时候,学校都不开大会呢?


其次,家长会通常是在期中考试之后。


期末考试后,学校都静校了,家长要么忙着过年,要么忙着暑假出行,也就不适合开家长会了。


这两个小事,会像黑桃Q一样,放大家长和孩子的情绪。


考得好的,孩子在颁奖大会上感觉长脸;

考得不好的,家长在家长会上难免气短。

(走进学校的成年人多少都有些底气不足)


这双重因素,就把一个不太重要的考试,架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了。


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有些焦虑也实属正常。


但是, 别沉浸就是了。


如果孩子沉浸,家长要努力做他们情绪管理的领路人,请记住一个高中生家长的忠告,这事儿比辅导作业还重要。


如果家长沉浸,你就多看看我的公号,接下来我会告诉你,期中考后,该干什么、别干什么。


之前跟大家说过,焦虑就是做得太少,想得太多。一旦你开始行动起来,焦虑可能不知不觉就消失了。



03


期中考后该干什么?


说实话,该干的事儿很多很多很多。


比如,你们可以趁机开个家庭会议,可以分享家长会的精神,也可以总结回顾前段学习情况,但注意一点,以正面鼓励为主。


大家在职场多年,应该了解一个道理:批评这种事,最好私下进行。


如果你觉得家庭会议,感觉自己把控不好,那咱就干点实实在在的,比如错题分析。


前面那句划线的话,此刻要拿过来了。


期中考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评价学习结果,而是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的


限时的考试虽然结束了,但是对学习而言,只是开始而已。


哪一科有问题?

怎么判定它有问题?

是成绩和排名退步了,

还是和其他科比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

是答题习惯的问题?

还是答题节奏的问题?


是知识点掌握不牢的问题?

还是压轴题不会做的问题?


不会做的题,

是时间的问题还是能力的问题?


如果不确定,就马上不限时再做一遍,就能找到答案。


这么多的问题,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有学科特点的?哪些是老问题?哪些是新问题?


这样一通分析后,可以形成一张问题清单,然后对应每个问题,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目标和路径。


请注意,这个目标不是要排到多少多少名。请把下面这句话告诉孩子,非常有用:


考到多少分,是自己能努力的。

考到多少名,不是。


因为你管不了别人,只能管自己。



04


本来这篇文章就该结束了,但我这操心的性格,还必须多说几句话。


大家读到这里已经知道,期中考试后,其实该干的事儿很多。


但是——


偏偏有很多家长,拿到成绩之后最想干的事儿是, 给孩子报课外班!


大!错!特!错!


这种情况除了踩坑,你将一无所获。


尤其是高年级的。


如果孩子到了高年级,家长对孩子的学情,还不了解、不掌握, 我劝你老老实实把他交给学校, 老师让干啥就干啥,否则,真的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一,目前市面上, 符合你需求的课外班,非常少,或者说,几乎没有 。某大语文,某思维,某些海淀定制语文/数学/英语班……都是坑你没商量的。


第二,没弄明白孩子学情,就没办法明确课外班的定位目标,那报班就是盲目的,结果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钱。


第三,校内没学懂的,上课外班大概也学不会。


一寸光阴一寸金,如果你既没有金也没有光阴,那就是普通人。


既然是普通人,拜托就不要跟有钱人那样,老想着用钱解决问题了。


非要在教育上花钱,不妨先给他存起来,你都不知道高中补课费有多贵……



欢迎 分享 ,点亮 在看 ,防止走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