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主体建筑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气势恢宏,以汉风为基调,采用高平台、方屋顶的仿汉建筑造型,内以九曲回廊相连,是我市暨阳新城中的标志性建筑,亦被誉为浙江省县级博物馆的样板工程。它再现了诸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浓缩了暨阳大地的民俗风情,展示了我市传统与现代民间工艺中的瑰宝奇珍。
过厅用朴拙的古式窗格遮蔽原建筑窗,结构大气安全。半透光的张拉膜在仿窗纸效果的同时可透过部分室外光源,完成大厅到序厅从光源亮度上的过渡。总服务台集合问询、存包、卖品等多种功能,并可根据馆方的需要灵活调整。在这里为使观众迅速地为参观展览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我们在过厅处理上作了一些环境营造上的处理。采用大块的木质材料和仿青铜装饰的组合共同表现出历史的古朴与稳重感。高大的门廊配以深色木材,门框饰以青铜器纹样,两侧展现主题浮雕,简洁大方中不失细腻。
该环境遮蔽原有建筑门窗,营造一个完全的人工光环境,预示着正式展示空间的到来,走上台阶,迎面主标题墙面,结合前言,七千年的文明如同历史长河,即将湍湍而来。
针对珍贵的遗址遗存,磨制精细的石斧、造型古朴的陶罐、品相完整的木桨……我们通过场景、实物、重点内容的穿插创造纵横结合的网状结构来剖析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诸暨先民史前所涵盖的文明之光。
重点展示楼家桥遗址,先民们在古老的干栏式建筑前劳作,观众可以看到先民的生活,进入建筑内观察古建筑的内部结构,细看散布在地下的大量楼家桥出土器物,观众更可以直观的看到先民在艰苦的生存条件中所凝结的智慧结晶。
展厅北线结合展示楼家桥遗址与尖山湾遗址,复原部分的干栏式建筑,更多远古场景由背景画拓展开去。平柜,展板将重点出土文物及龙纹、龙尾等重点图样一一展示在观众面前,地柜可灵活展示大量出土陶器。尖山湾场景由背景画的过渡和独木舟的小场景自然的铺展开来,使两个重点遗址自然的融合在一个场景之中。
虚实相间的越王场景,以越王、青铜剑、鸟篆文三者组合,越王的形象为虚,以竹简编出王者形象为实,竹简上用灯光打出鸟篆体,王者手执青铜剑为实,背景为仿古艺术创作“少康封庶子无余於越”画像砖,以此烘托越国古都氛围。两侧的展柜和装饰柱,展示相关文物,为远去的历史提供实物的佐证。
制作重点场景:会稽刻石场景。背景为秦始皇分封漆画,前方复原“会稽刻石”,以凸显诸暨作为秦统一中国后在浙江最早设立的十五个县邑之一的历史事实,也有助于给观众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
浦阳江历来水患不断,素有“小黄河”之称。故诸暨的农业史,也是诸暨的治水史。“刘光复踏勘浦阳江”的场景作为本单元的重点展示内容,我们用玻璃钢浅浮雕再现“浣水源流图”的画卷以及《经野规略》这部水利专著,背景组合雕塑反映一个治水的历史节点,多层次的表现展示内容。
圆形组合展区向观众介绍佛教曹洞宗创始人高僧良价,多件佛教精品文物,彰显出诸暨唐时佛教的兴盛。组合展柜设计为大幅水墨背景,文字、图板、实物穿插其中,将一篇诸暨的艺术诗篇铺展开来。“三贤”的重点灯箱图板介绍,辅助实物展示,搭配艺术挂帘,抽象的花格吊顶,展现的是诸暨的人文情怀。
天朝名将: 太平天国的大幅战争场面背景图,体现历史背景的象征性图案,配合图片、实物,一位闻名省内外的农民革命领袖,太平天国重要将领,何文庆向观众走来。辛亥志士: 辛亥革命时期,诸暨涌现的一批革命人物如星星之火,照亮了革命的道路。革命先驱: “革命先驱”以浮雕形式展示,俞秀松﹑张秋人等5个人物,在革命的洪流中,他们挺身而出,谱写了生命的华章。
在这里我们将“科技精英”部分作为重点展示内容,利用环形空间较为具有向心力的特点,制作10位两院院士的介绍灯箱,纪录
着他们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突出现代感,以区别与“革命先驱”的展示手段。在环形的中央来观看这组展墙,更让
观众不由产生崇敬之情。
中央主展区通过光电素色沙盘模型来展示诸暨城市上世纪70年代总体规划,让观众看到过去的城市建设,展厅上方的装饰灯箱阵列内藏数控电脑灯组及2台投影仪,将当代不断发展的诸暨新城彩片投射到70年代模型相应的区域。实时的互动控制,使参观者充分理解,诸暨实施“东进西拓”等发展的城市战略。
展现出古镇的淳朴风貌,截取诸暨村镇的一角,进行艺术的加工,门楣、对联、灰瓦、白墙,背景的古城风貌,随着地面的河流造型,即将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一起流入观众的心里。
将彩灯、花轿、民间建筑构件等诸多民俗实物在展线开端分组铺设开,辅以背景画、马头墙的烘托,让展品自身组成一个热闹非凡的场景。让观众快速地进入到环境中来,让熟悉的景物勾起逝去的回忆。同时留出更大的展示空间,满足八个民俗场景多样展示。
全部24套文化馆目录:
方案获取方式:
对于这个设计,您有什么感想
欢迎点赞留言!
设计师必看的展厅文化墙工艺书
简约科技上档次的企业展厅都有哪些特点?
企业展厅科技创新区体验馆设计方案资料24套2G免费获取
科技探索航天航空生命宇宙科普展厅设计方案22套合集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