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电影派
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观影生活
最近派爷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
杭州一住宅发生火灾,
女主人和三个孩子在大火中身亡。
而事主家的
保姆,
却在大火中逃生。
虽然调查还在进行,但是种种线索都在指向幸存的保姆。
这把火,
很有可能是她放的。
根据知情人的消息,平日里女主人对保姆并不苛刻;
甚至连保姆
买房的钱,
都是女主人借给她的。
没想到,却换来的是这样的
“
回报
”
。
(几户人家已经烧得面目全非)
这样以德报怨的故事,不禁让派爷想起一部老片。
电影的情节同样是
保姆和雇主
的故事;
而且竟然和现实的案件出奇地相似——
《冷酷祭典》
La cérémonie
(1995)
这片名听上去就满是
邪恶和犯罪
的味道。
豆瓣上标记看过的人只有
两千多人。
作为一部老片来说,看过的人并不多。
但是依然有
8.0
的高分。
影片的导演是
克劳德·夏布洛尔。
这个老头可大有来头。
年轻的时候,他和
候麦、戈达尔、特吕弗等人,
一起在
《电影手册》
杂志担任编辑。
后来他们几个人一起掀起了一场
电影改革的运动;
在电影史上刻上了重要的一笔。
这场运动,就是文青们最爱挂在嘴边的
“
新浪潮
”
。
他在29岁的时候,就凭借电影
《表兄弟》
拿下了柏林电影节
金熊奖。
而这只是他执导的
第二部
电影而已。
那时他在电影上的天分,就已经展露无遗。
和新浪潮导演一样,夏布洛尔也在自己的作品中维持着一贯的
作者风格。
出生在巴黎中产阶级家庭的他;
却丝毫不掩饰
对于中产阶级的厌恶。
他大部分作品,都是围绕着
法国中产阶层的生活
展开;
戳破中产阶级虚伪的外壳。
这部
《冷酷祭典》
也是一部关于中产家庭的电影。
影片中的夫妻二人,生活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他们拥有一幢
奢华的大别墅。
平日里除了工作之外,他们会在家中举办一些
无聊的私人派对;
或者穿得西装革履,在电视前看一场
无聊的歌剧。
故事从女主角苏菲,面试保姆开始。
从讨论如何称呼苏菲的那一刻起;
一家人就已经带着一股
中产家庭自恃高傲的态度。
苏菲来到雇主家后,一直勤勤恳恳,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
只有一件事,让她在工作中
诚惶诚恐。
苏菲的
阅读障碍症,
导致了她
不识字
的现状。
不过作为一个保姆来说,这一点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是苏菲却十分在意。
她一直试图用
各种借口搪塞掩饰。
她会通过各种方法让别人帮她阅读文字,隐瞒自己不识字的真相。
比如在邮局工作的珍,就是日常里帮助她最多的人。
久而久之,两个同属
穷人阶层
的女人,成为了朋友。
苏菲在未经雇主的同意的情况下,就带着珍来到别墅中。
而珍刚一走进屋子,就表达了自己对于
上层家庭的厌恶。
两个人在交往的过程中,珍一直在替苏菲打抱不平;
她认为
雇主对待苏菲太苛刻了。
无知的人,最容易被舆论所蛊惑。
于是苏菲对待自己的工作没那么认真了;
对雇主的态度也
没那么友好了。
男主人想要苏菲找一份放在他桌子上的文件。
苏菲担心暴露自己,竟然
直接挂断了电话;
跑到了楼上看电视去了。
偶然的机会,大女儿发现了苏菲的秘密。
女儿说可以让父亲带她去城里看病;
但是苏菲却丝毫不领情,反而
威胁大女儿。
男主人知道后,果断把这个
威胁家人的保姆
开除掉。
已经被洗脑成功的苏菲,却在开除前再次和珍回到了雇主家。
她们趁一家人看歌剧的时候,在楼上
搞恶作剧。
她们把女主人的衣服撕个粉碎;
然后又把
热巧克力倒在了他们的床上。
最后的结尾更是高能。
两个疯狂的女人拿了男主人的猎枪;
把一家四口全部杀掉。
不论是
使用枪支还是处理现场,
苏菲和珍杀人的过程十分熟练。
因为她们都曾有过
伤害亲人的前科。
不过由于没有直接证据,警察并没有
把她们抓起来。
正如两个疯婆娘所说:
“
他们证明不了什么
”
和现实案件相似的是;
影片中的一家人对待苏菲
十分友好。
女主人经常
为苏菲开脱,
希望家人们能接纳她。
她的女儿也是如此。
当女儿发现苏菲不识字的时候;
并没有指责她欺骗,而是
诚恳地希望帮助她。
但是她得到的,确实苏菲
冷冰冰的威胁。
其实影片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个道理,那就是
知识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无知,才导致了苏菲对于一家人的
偏见与隔阂。
最后在杀了一家人之后;
苏菲还
冲着书架上的书狠狠地开了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