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太空与网络
卫星与网络专注军民融合的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依靠社会力量,为推动我国航天技术民用和卫星网络通信的规划、建设、应用以及研发、生产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太空与网络

【科普说】LIGHT ME UP----如何点燃液体火箭发动机?

太空与网络  · 公众号  · 民航  · 2017-07-15 21:34

正文

作者 | 超级Loveovergold

编辑 | 林紫


“5、4、3、2、1、点火,发射……”这都是火箭发射时,大家非常熟悉的口令。可是有没有细想过,液体火箭这火究竟是怎么点的呢?



液体火箭的推进剂在进行燃烧反应之前,通常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燃烧热身准备过程:


STEP1喷注和雾化:通过挤压工质、贮箱压力、液柱压力或者涡轮泵把推进剂通过推力室喷注器射出雾化

STEP2液滴加热和蒸发

STEP3液相或气相混合

STEP4点火


本篇主要讲的点火过程。


整体来说,双组元推进剂分为非自燃推进剂和自燃推进剂,采用不同的推进剂组合,点火过程也会有所不同。下面稍作介绍。


  干柴不需要烈火----自燃推进剂


对于自燃推进剂组合,由于液态燃料与氧化剂之间的液相混合将导致放热的液相反应而自动着火,所以不需要点火装置,肼全家(包含肼、一甲基肼、偏二甲肼、混肼)和四氧化二氮都是属于这种类型。因此除了长五、长七外,我们在CCTV上看到的一级发动机点火时按下去的红色按钮,直到生产橘红色的火焰,并没有任何点燃火花的意思……



  艰难的说服液氧煤油发生剧烈感情


对于非自燃推进剂组合,点火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需要用点火装置来点燃。液氧能强烈助燃,但是不可自燃!液氧和煤油接触通常也不能自燃,如果两种液体喷在一起,液氧的低温让煤油非常冷静,引起煤油的冷却并凝固。而且凝固的燃料和液氧的混合物对撞击非常敏感,在加压情况下常常容易转为爆炸,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初始点火热源的高温说服他们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而三乙基铝是仅有的几种能与低温液氧接触即能燃烧的物质,所以它特别适合充当火箭发动机的点火剂。


(一)脾气暴躁的三乙基铝:三乙基铝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对冲击和摩擦不敏感,与不锈钢和铝合金相处良好,但它与水或空气接触就发生剧烈的反应。由于燃烧产生的氧化铝是一种粘性固体,会堵塞细小的通道和孔,因此通常采用三乙基铝(15%)掺混三乙基硼烷(85%)的配方,与液氧一起反应能够提供满意的点火延迟特性,同时产生的残留物在可容忍范畴。


(二)顺便说说三乙基硼:刚刚说到的三乙基铝-三乙基硼(TEA- TEB)引火系统,三乙基硼是三乙基铝的“亲戚”,也很易燃,在航空航天领域已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曾用于引燃SR- 71“黑鸟”侦察机上普惠J- 58发动机的JP- 7燃料,JP-7是高燃点的燃料,普通发动机根本点不着,J-58发动机在启动后,要把这种助燃剂喷进燃烧室与燃料混合后才能实现点火。


三乙基硼结构式


SR- 71“黑鸟”侦察机


(三)液氧煤油的点火: TEA- TEB作为启动燃料,通常存储在燃烧室前燃料管路上的点火导管内,用膜片密封。液氧煤油发动机在启动时,在压力作用下,膜片破裂,启动燃料首先进入燃烧室与氧化剂自燃点火,利用启动燃料和氧化剂的燃烧热量使随后进入的主燃料与氧化剂点火燃烧。这样的点火方式可以实现单次点火,美国土星5的F1、苏联的RD170等液氧煤油发动机均采用这种方式点火。


RD170发动机


对于多次启动的发动机,采用阀门控制启动燃料的加注实现多次启动,SpaceX的梅林1D发动机就采用了可靠的TEA-TEB燃料加注控制实现了回收时的多次点火,这个大家在看Falcon9一级回收的时候可以稍加留意。



 等等,这是真的有点----暴力实用主义,奇葩的32根“大火柴”的点火方式



肯定是毛子,对,确实是北极熊的暴力美学。


310吨的联盟号火箭的一级有五个主发动机——4台RD-107和1台RD-108,每个发动机有4个燃烧室,辅以12个小游机。这意味着在起飞时,总共有32个喷嘴需要同时点火。确保如此众多的燃烧室完美同时点燃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非常容易引起灾难性的爆炸。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超级实用主义的苏联工程师发明了一种名为“火药点火装置(Pyrotechnic Ignition Device)”的装置(俄文PZU),该装置的主体是一种T形木棒,在每根棒的顶部装了一对双保险的电爆管(电流通过电阻丝引燃发火药),电爆管之间夹了一段黄铜线扎紧的弹簧的作为点火传感器。


“火药点火装置”的T型木棒


PZU配套一个非常罕见又奇葩的培训手册,在联盟号火箭竖立在发射台上后,技术人员从下方将T形木棒手动插入每个燃烧室中,20根“大火柴”插入20个主燃烧室,另有12根“小火柴”插入12个小游机,大大小小木棒插入喷管的景象非常壮观……虽然略显凌乱。



当这些电爆管在燃烧室内燃烧时,火焰烧断黄铜线,弹簧出鞘从而断开电路(有点像捕鼠器)。32根火柴并接在一起,燃烧后出现断路就表示都点燃了,这就是发射控制时产生的点火信号,这才打开推进剂供应管线上的阀门——简单粗暴。当然脆弱的木棒和电线在随后的地狱般的烈火中得以“永生”。


令人惊讶的是,简单粗暴的方式已经在数百枚火箭上工作了六十年,记载在案的仅有一次不灵光。真是高科技完败于泥腿子!!!


 点火还需要接力----液氢液氧点火太难了


液氢液氧点火目前主要有火药点火器和电火花塞点火器两种。特立独行的欧洲流派的火药点火器采用电爆管点燃低燃速固体装药,实现主推力室点火,HM7和HM60均采用这种点火器;而美国、苏联、日本的SSME/RD0120/H2则用上了电点火器。


(一)欧空局喜好的固体火药点火


采用电爆管(电流通过电阻丝引燃发火药)点燃低燃速固体装药,实现涡轮泵、主推力室、燃气发生器等启动点火,火焰能量大,工作2-10s,可靠性高,主要缺点是不能多次点火。



图为50年代美国红石导弹A7原始的固体点火装置,主要看看结构


图为HM60的三种固体火药点火器(硝酸铵)


然而,美国、苏联、日本并不看好固体火药点火方式,他们认为火药点火器有不少缺陷:

1、电爆管的电器组件需要有冗余度;

2、很多大的喷注器要分区,每个区块都要有单独的点火源;

3、火工品有苛刻的安全管理要求;

4、地面测试需要频繁装药。

于是电点火装置开始了研发。


(二)星星电火花能否点燃?——美、苏、日青睐的电火花塞点火器


电点火器有高压电容放电、低压电容放电、感应放电激励器三种。J-2液氢液氧发动机采用高压电容放电,电压超过27KV,50个火花/秒,每个火花360mJ,火花塞头部能量100mJ。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采用感应激励器,75个火花/秒,头部能量10.5J。电火花可以直接点燃主燃烧室的推进剂,但对于J-2、SSME等室压较高的发动机力不从心,容易产生火焰猝熄现象。怎么办?


(三)火炬式电点火器接力放大


电火花直接点火不仅不可靠,并可能因为火焰猝熄、推进剂积累而引起爆炸,因此更可靠的火炬式电点火系统应运而生。



火炬式电点火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微型前置燃烧室,小股氢氧推进剂(约0.1%~0.3%)先进入点火器的燃烧室中,电火花点燃后产生的火焰再点燃主燃烧室的推进剂。当燃烧室的推进剂点燃后,火花系统关闭,而点火器的燃烧室一直工作,为主燃烧室维持可靠的点火源(SSME/J-2/RL-10/RD0120/LE-7)



另外,还有更高科技的气动谐振点火、爆震波点火、激光点火等方式,篇幅有限,下次再谈。


文末送彩蛋,聊一些“小知识”:
01 乌龙点火

SpaceX的Falcon 9火箭一二级均使用复合材料的压力容器 (COPVs)来储存液氦,该容器内胆材料为铝,外面包裹一层碳纤维复合材料。而包裹在氦储罐外部的超低温液氧可以渗入碳纤维复合材料涂层。


为了增加燃料密度,Falcon9后续型号采用了预冷煤油至-7度,密度增大4%。不过SpaceX在这个方向上玩出了事情,液氧冷到接近液氧冰点(-218.4度)的-207度,密度可以比以前大8%。但在液氦的进一步冷却下,液氧开始结冰,复合材料压力贮箱的碳纤维断裂、移位并和固态氧摩擦产生的能量导致了2016年9月1日的事故——Falcon9火箭在燃料加注的过程中爆炸,星箭俱毁,损失惨重。


02 USB雷达跟踪正常

“点火!发射!”之后大家经常听到“USB雷达跟踪正常”这样的报告,那USB是什么呢?不会是我们计算机的USB接口吧?


当然不是!USB指的是一种无线电测量技术,无线电信号按波长分短波、超短波 、长波等频段,名称为UL、S、C、Ku等波段。 USB的U是“uniform 统一”的意思,USB=uniform s-band,就是统一S频段的测量控制设备。USB工作在2200~2400MHz波段,由天线、接收和发射机、后端基带设备组成。我国的USB航天测控网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指控中心、西安测控中心、喀什站、青岛站以及远望测量船组成,主要完成对航天器跟踪测轨、遥测接收、遥控发令、话音和图像收发任务。


作者介绍

超级Loveovergold


劳动人民做科普,更多火箭相关文章

请关注新浪微博:超级Loveovergold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原创,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至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新媒体平台、及网站,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 猜你想读

像志玲姐姐和宇航员那样漂浮——失重飞机抛物线飞行攻略

请输入标题     abcde


推/荐/阅/读

社论:

《小卫星大跃进局面高烧不退 冲动背后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的商业航天怎么玩?软银+“一网”模式分析》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重磅!70亿的商业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或可行?

伟大事业面前,唯年轻与狂热不可错过!

为航天设立远大目标!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洞见】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

《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

《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

《新常态下的“航天+”》

《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

《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

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跳出航天: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上)》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航天技术民用及二次开发:

民用航天:航天梦想与现实的交汇

航天技术民用转化机制的两个范本:基于NASA和ESA的分析

构建中国航天技术转让机制的思考

航天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从肌肤保养到太空育种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联系我们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email protected]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dingyue@yinhexi.la


▼ 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个赞鼓励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