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20 年,这二十年里,你随便抓一个中国人问:如果回到过去,你最想做什么?
最高频的答案一定是买房。
如果继续问“除了买房还想买什么”,大多数人会说:囤茅台。
房子和茅台,在民间投资界,堪称坚不可摧的两大硬通货。
尽管20年里有过几次掉价,但每次都是迅速回血,然后涨得更凶。
比如房价,08-09年、12-14年两轮下行后,都脉冲式上攻。
茅台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跌,分别是1989年、1998年、2012年,前两次是金融危机,后一次是“八项规定”影响。同样,也是短暂下挫后继续昂首向前。
2000年至今,普通飞天茅台的出厂价从185元每瓶,涨到如今1169元,零售价从220元涨到2400-2800元之间,甚至一度突破3000元(官方指导价1499元,只有指导意义,没有现实意义)
两只硬通货的涨幅,远超过普通人收入涨幅。
绝大多数人奋斗十年、二十年,都不如投资一套房子回报多。
所以,曾经有个段子很流行:
卖了深圳的房子创业,经过10年艰苦奋斗,终于用赚到的钱交齐首付,把当年卖掉的房子买回来了。
畸形创富逻辑,也造就了两大神话:茅台信仰和地产信仰。
如今,地产信仰先被击穿。
2021年盘整至今还没见底,2024年主旋律还是出清。先不说未来普涨回调的概率有多少,单说下行时间,跨度已经是史无前例级。跌幅也基本属于前所未有。
1998年房改以来,没有哪次下行期长达4年。关键是,这次市场信心被击穿后,房子等于硬通货的逻辑正在瓦解。甚至,买房是包袱的观念悄然成荫。
另外,茅台信仰最近也出现了裂痕。
6月以来,散瓶飞天茅台批发价持续下行,最低跌破2100元,已经创下4年来新低。飞天普茅行情最好的时候,散瓶批发价触及3000元。
短时巨震,导致黄牛“爆仓”,有些典当行暂停接受茅台酒典当,去年每瓶当2200元,6月中旬只能当1500元。
有机构分析,618电商平台破价竞争,叠加淡季价格波动,黄牛资金链顶不住,也卷入流血抢跑,所以导致茅台此轮暴跌。
为了保价,茅台也玩起了“调控”,取消12瓶飞天茅台投放、取消飞天茅台开箱政策、暂停15年陈年茅台及精品茅台发货等。
茅台董事长忙着到处飞,去和销商促膝长谈,还跑香港调研,说是要明确国际化战略,稳定市场信心。
这一系列“控量保价稳信心”操作,短期内有一定效果,最近几天普茅批发价回升到2300元。
长期来看的话,后市不乐观。
茅台强调国际化说明,国内高端白酒市场增量见顶。先不说地产和茅台深度捆绑,一损俱损的寒气效应,国内产业、消费习惯、社会心理等多维度嬗变,已经决定了茅台的降温。
聪明资金不再追逐白酒、地产,奔向了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疗。
供需方面,不可否认一个事实,过去茅台多是用来炒的不是用来喝的,金融属性强。不到40%的开瓶率意味着存量巨大。
与之对应的是需求难振,年轻人喝不起茅台,中年人玩起了掼蛋。
茅台想重塑市场信心,广大金融消费者不买单,反而在加速看淡茅台信仰。
近两个月来,贵州茅台股票从年内最高点约1740元,跌到1440元左右(7.1收盘价)
狗蛋回忆了下,站上2000元已经是三年前的事。
不管房子还是茅台,强金融属性,避免不了引导人性脱实向虚。
2016年房地产烈火烹油的时候,《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著名评论,标题叫:
失去奋斗,房产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
单看标题,既惊悚又缺心眼,当年引发了网友一边倒的批评。
有网友怒吼:
没有房产,奋斗再多也终将无家可归!
其实,那篇文章大体上写得挺中肯,摘几个自然段给大家回味回味:
“只有人们相信奋斗与劳动,并愿意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未来,一个社会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如果公众把更多精力放在房地产投机的短暂收益上,会挤占为长期目标努力奋斗的空间;企业偏离实体经济,最终威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这几个核心观点都对,切中现实要害。
错就错在,作为官媒,文章最后升华部分,随地大小爹了。
试想一下,年轻人十年如一日“996““007”,还够不上一套房的首付,你跟他们说:
不要抱怨不要想捷径,要仰望星空,然后脚踏实地干,不然房产再多也将无家可归。
哪个年轻人听了不说一句呵呵。
有微博大V直言:好比嫖完穿上裤子劝人从良。
当然,你说官媒居高临下不懂共情吧,显然不是。拉拉队员不能指着裁判和主办方骂,那就只剩下一条路:
鸡一鸡运动员。
说到解构奋斗的意义,事实上,房价大涨和大跌都会抹杀普通人的努力。
大涨,抹杀的是赶不上趟的。大跌,抹杀了努力赶上趟的。
这些都是金字塔坚实的中下层,无法向上流动,就成不了长久的赢家。
要么栽这儿,要么套那儿,昨天、今天、明天的区别。
地产和茅台是表象信仰,被击穿的背后是一代人内在信仰动摇,觉得越奋斗越被辜负。
前阵子,狗蛋在同一天关注到两条新闻,哑口无言。
华润置地原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唐勇一审被判犯受贿罪,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00万元。
唐勇被认定的受贿金额是7367万元。
唐勇2018年在华润置地的年薪高达1000万。很多网友看到受贿金额觉得不可置信,不是觉得多,是觉得少了。
另一条新闻,原葫芦岛银行董事长、行长挪用26亿给股东挥霍。
事件发生在2020年8月。
时任葫芦岛银行党委书记(后获选董事长)的李玉林,勾结副行长李晓东,以化解不良资产为名,虚构资管计划,实则将巨额资金输送给大股东。
叫人大开眼界的是,李玉林的任务本来是救火的,8月份刚上任。在他之前,葫芦岛银行原行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带走。
人事巨震很快引发猜想,有客户恐慌挤兑。那时候,当地发布警情通报称,有人造谣引起恐慌,该银行经营正常,资金充裕,支付能力充足。
谁能想到,前脚辟谣,后脚来救火的董事长直接背刺了公信力,上演:
让股东先跑。
葫芦岛银行是股份制城商行,由葫芦岛市地方财政、6家企业法人和300多名自然人共同发起。
巨额资金外流,业绩持续恶化,如今的葫芦岛银行已是困境深陷。
2022年以来,辽宁一直在给葫芦岛银行输血,先是准备30亿专项债券补充其资本金,后调整注资方式,将专项债金转贷给当地财政局,再委托辽宁金控入股葫芦岛银行。
塔尖玩脱,中下层兜底,残酷,但现实。
反观倒查税这件事,即便换种说法,说是对企业以前年度欠税按程序进行催缴,也还是很伤士气的。
前几天,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在作《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指出:
2021年至2023年8月,66个县挪用了19.51亿元的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用于偿还地方债务和其他支出。
这份报告还披露了“国有资产审计情况”,其中提到,黑龙江某县林草局局长,2019年以来骗取财政资金6000多万,并腐蚀了100多位公职人员,涉及国家至乡镇5级,涵盖林草、纪检、财政等部门。
地方没钱,一些部门只好努力创收。蓦然回首,队伍里有人富甲一方。
难评。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