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峡小微
中国三峡为您奉献清洁能源,邀您共建美好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三峡集团一组综合快讯 ·  21 小时前  
光伏們  ·  三峡董事、外部董事变动 ·  3 天前  
光伏們  ·  三峡董事、外部董事变动 ·  3 天前  
三峡小微  ·  建好一座电站 造福一方百姓 ·  6 天前  
三峡小微  ·  数字化赋能 向“智”而行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峡小微

这一刻,与世界分享长江珍稀鱼类保护的故事

三峡小微  · 公众号  · 三峡  · 2024-10-15 21:15

正文


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是联合国纳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作为全球第三大河流,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历来为世界所关注。近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新闻频道特别策划《前进吧,中国!》节目组来到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集团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以英、法、西等多语种面向全球观众分享我国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成效。

CGTN《观长江之灵·寻生态奇迹》直播节目


▲ 主持人钟石与杨菁博士在展厅


直播活动从三峡集团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长江珍稀鱼类培育基地(宜昌)三峡实验站的展厅开始,采用生动多样的科普形式讲述着长江珍稀鱼类的故事。受节目组邀请,珍稀特有鱼类保育技术研究室负责人杨菁与主持人钟石一起,为全球的观众答疑解秘。 

▲ 主持人钟石、冯懿磊与杨菁博士在鱼池边解说


杨菁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三峡集团自主科研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SCI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获三峡集团技术发明奖1项。她带领团队在行业内率先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开展中华鲟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科学制定繁殖配对策略,建立了中华鲟高密度遗传谱系,梳理了现有种群遗传家系,制定了中华鲟遗传繁育标准。为辅助中华鲟人工种群可持续建设和保护,有效恢复中华鲟野生资源,研究室团队还系统性开展了亲鱼繁育和幼鱼培育研究。

▲ CGTN网站西语报道《探访中华鲟生活的地方 见证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珍稀鱼类在水箱中追逐嬉戏,主持人钟石远远就被水中长相新奇的鱼儿所吸引。杨菁介绍说,“这些是长江鲟和胭脂鱼,其中胭脂鱼是国家二级保护鱼类之一,它非常有趣,身体外形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胭脂鱼幼鱼,它身上覆盖着三条垂直的深色条纹,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三条垂直条纹会逐渐消失,体表两侧各出现一条水平条纹。当它进入繁殖期时,整个身体变成红色,就像胭脂红一样,所以我们也叫它‘胭脂鱼’。”

▲ 法语竹子工作室携手法国“夜泊文旅”网站发布图文报道《长江之魂中华鲟:流淌的“活化石”》


“四大家鱼很常见,为什么我们还要研究它们?”直播过程中,主持人提出疑问。杨菁解释道,“由于环境等因素变化,包括经济鱼类在内的大多数鱼类的野生资源都在减少。因此,在保护珍稀鱼类的同时,我们也在开展长江典型经济鱼类资源的保护工作。”

针对四大家鱼自然产卵需求,三峡集团已连续多年开展科学生态调度,有效改善长江水生生态系统,为四大家鱼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水文条件。研究团队的监测结果表明,生态调度可显著提高长江四大家鱼产卵量。

▲ 法语社交媒体贴文《波光粼粼中的砥砺前行》


随着主持人钟石和杨菁走出展厅,镜头里出现了几十个大型圆形鱼池。眼见几位工作人员缓缓进入池子,杨菁解释道,“这是同事们在对中华鲟进行常规体检,比如测量鱼的全长和体重、检查鱼的健康状况等。这些测量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和评估中华鲟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养殖环境,以便实现中华鲟个体的最佳生长。”
杨菁介绍说,“中华鲟的人工养殖工作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1984年,我们首次对中华鲟野生亲鱼繁殖的子一代个体进行了放流,拉开了中华鲟增殖放流的序幕。2009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取得突破,全淡水环境生长成熟的中华鲟子一代亲鱼成功繁育出子二代个体,这项技术的突破标志着中华鲟保护彻底摆脱了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人工养殖和野外放流是实现中华鲟野生资源恢复的重要举措。多年来,三峡集团持续开展中华鲟保护,建设拥有中国年龄梯队最完整的中华鲟人工种群,累计放流了600多万尾中华鲟。

此外,为开展放流效果评估,三峡集团利用体外T型标记、PIT芯片标记、声呐标记、卫星标记和分子标记等技术对放归长江的中华鲟进行追踪监测,系统分析放流中华鲟入海率、洄游规律以及在长江干流和支流上的活动分布情况,为深入开展中华鲟物种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 CGTN Youtube西语视频《探访中华鲟生活的地方 见证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依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工作,科研人员将致力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物方法,提高人工繁殖种群的数量和质量,有效补充自然资源。与此同时,开展公益活动也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杨菁以及她的团队希望通过对长江珍稀鱼类生态价值、保护现状和生存威胁的全面科普,让公众更直观地认识到这些鱼类资源的宝贵价值,助力培育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氛围。

值总:王东红

编辑:任贤  黄克瑶

美编:熊鑫

来源:中国三峡集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