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怪盗团
国金证券传媒与互联网研究团队的公众号。我们是活跃在互联网、传媒娱乐、信息技术市场上的掘金怪盗团,专门寻找宝物,也就是优秀的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欢迎投资者、业内人士和上市公司与我们联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君哥说房  ·  2025番禺最值得买的房子原来是它 ·  14 小时前  
君哥说房  ·  2025番禺最值得买的房子原来是它 ·  14 小时前  
财宝宝  ·  #DeepSeek给出周末不虚度指南# ... ·  22 小时前  
财宝宝  ·  流鼻血了-20250220114111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怪盗团

对今年美国选情的一点个人看法

互联网怪盗团  · 公众号  ·  · 2024-09-26 19:41

正文

2024年的美国大选可以说是最近五十年来最精彩的一次:出现了自从1968年一来,第一位在竞选活动中遇刺的候选人(上一位是罗伯特·肯尼迪,他死了),以及第一位主动放弃连任的在职总统(上一位是林登·约翰逊)。仅仅两个月以前,懂王再次入主白宫好像还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却是风云突变,贺锦丽变成了领先的一方——尽管她的领先带有很大水分,接下来我们会讨论。上帝真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编剧,而且是最不讲道理的编剧。


拜登退选之后的形势变化,充分说明: 拜登本人是民主党最大的负资产,甩掉这个包袱,胜算就大了很多。 从历史经验看,每次大选最重要的议题都是国内经济,而过去四年美国经济不能算差,横向比较甚至算不错了。2022-2023年,很多经济学家怀疑美国将进入一场急剧衰退,但现在的一致预期是最多只会出现一场温和衰退,甚至可能不衰退。人均收入、就业、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表现都很好,唯一的问题是通胀,而且也在2024年控制住了。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如果美国经济出现这样良好的表现,现在在白宫的政党基本都能守擂成功。


跟四年前、八年前一样,懂王主打的仍然是分配牌:全球化损害了美国蓝领尤其是“铁锈地带”选民的利益,所以要通过贸易战、制造业回归等方式,促进利益的重新分配。可是过去四年,民主党其实也在打这张牌,只是打的没有懂王那么激进罢了。拜登的白宫也很关心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在大力推进制造业回归美国(尤其是芯片和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应该承认,在国际事务上,拜登是一个远比懂王更老练的政客,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但是招招都在打对手的七寸,手段颇为毒辣。


如果拜登再年轻二十岁,那他连任成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惜他太老了。如果他当初选择了一位年富力强、在内政外交方面经验均比较丰富的人做副总统,今天民主党的路可能也好走不少。可惜出于政治正确和平衡选票的考虑,他选了贺锦丽,而且当时他应该完全没有意识到四年之后自己会不得不“激流勇退”,从而把贺锦丽推到与懂王对抗的第一线。


有人认为,贺锦丽担任加州总检察长六年、联邦参议员四年的经验,已经足够了,至少比共和党那边的万斯更好。问题在于万斯选的是副总统,不是总统;作为一名总统候选人,贺锦丽的经验最多只能算合格,谈不上优秀。而且贺锦丽的背景和履历太容易让人想到奥巴马了,对于传统的共和党建制派选民来说,她很难成为一个可接受的选项。这些选民(与MAGA共和党人往往势同水火)哪怕再不待见懂王,也得捏着鼻子选他。


贺锦丽迄今做出的最重要也是最正确的决策,就是挑选明尼苏达州州长蒂姆·沃尔茨为副手。沃尔茨是个“老白男”,出身铁锈地带,还是退伍军人——这几个标签显然都是为了松动懂王的基本盘而准备的。在当前的民主党内,沃尔茨算是温和派,这一点也可以与贺锦丽形成平衡。相比之下,懂王选出的副手万斯太像他自己的翻版了,而且是他本人推进参议员的。无论从平衡选票还是平衡党内派系的角度,万斯的作用都不大;他唯一的作用是四年之后能够继承懂王的“遗志”,把MAGA政策贯彻下去。


所以,在选择副手这件事情上,懂王托大了。不过他倒也没有太多选择,无论是初选中被他打得满地找牙的那几位,还是共和党建制派的那些政治明星,估计都不太乐意在此时做他的副手。别忘了,哪怕懂王重返白宫,他也只能再任一届了,2028年肯定将是一次开放选举(Open Election)。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懂王副手的诱惑力会大大降低,还得被迫背负懂王的遗产,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进入9月,美联储开始放水,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与懂王的第一次电视辩论(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次)中,贺锦丽表现不错,与拜登的灾难性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事态似乎在沿着对贺锦丽有利的方向前进,可是,现在的形势真的是贺锦丽领先吗?或者我们换个问题:如果大选在今天举行,贺锦丽能获胜吗?


答案还真不好说。我个人认为,从民调数据看,目前还是懂王略胜一筹。 根据RCP统计数据,目前贺锦丽在全国民调中领先懂王2.1个百分点,在战场州民调中平均落后0.2个百分点。不要忘记,在2016年和2020年两次大选当中,民调错的可怕,严重低估了懂王的省略!就拿2020年那次懂王最终输掉的选举来说吧:


  • 投票前最后一个星期,懂王在全国民调中平均落后拜登7.5-8.0个百分点,但最后他只输给拜登4.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全国民调存在约3个百分点的误差。

  • 与此同时,在主要战场州,民调误差倒是不太大,一般在1个百分点以内,有的州甚至出现了拜登实际领先幅度更大的情况(例如威斯康辛)。


为什么全国民调严重高估了民主党的支持率,而战场州民调反而比较准确?原因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如果这种情况在今年重演,那么贺锦丽就有可能在全国普选票和选举人票当中均略微落后于懂王!根据RCP的统计,假设大选在今天举行而且战场州民调完全准确,那么懂王获得的选举人票将是262张,贺锦丽则是276张。差距可以忽略不计,任何一方获胜都不奇怪!


现在回头看,懂王一生中最大的败笔,恐怕就是2021年1月支持国会山骚动,并且迄今不肯承认自己当年输掉了。 这不但使中间派选民觉得丢份、没有风度,还让他们产生了一个严重疑问: 懂王是不是一个毫无底线的威权主义者,再次上台是为了打“美国内战”? 倘若他当时体面地认输,甚至哪怕在事后第一时间与骚动者彻底划清界限并道歉,现在的形势都会好很多。 当然,那样懂王就不是懂王了——他的全部政治资本都是来自高度我行我素的所谓“奇里斯玛”(Chrisma),离开了“奇里斯玛”,他根本没有任何胜选的可能性。



离大选投票还有一个多月,发生任何事情都不奇怪。关键不仅在于突发事件不可预测,还在于懂王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也不可预测。这两重不可预测因素叠加起来,使得民调数据随时可能发生戏剧性变化(既有可能对他有利,也有可能对他不利)。贺锦丽不具备懂王那样的“奇里斯玛”,所以她是表现比较稳定的一方,接下来一个多月她做什么其实不太重要。


附带说一句,小罗伯特·肯尼迪退选并宣布支持懂王,并没有对大选造成太大影响。这除了说明肯尼迪的影响力其实没那么大之外,还说明了一点:在当前的美国政治格局下,任何政客要想影响大局,都必须站在两党之一的平台去参选;在外界组织第三党参选是没有前途的。2016年的懂王不但参透了这一点,还成为了第一个成功的实践者。事实证明,两党各自立场的极端化,不但没有提供给第三党更多生存空间,反而挤压了它们的存在空间,它们的候选人说话基本没人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