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老农救下一乞丐,89岁时“乞丐”来报恩,才知 ... ·  6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貂蝉被曹操送给关羽后,次日就选择自尽!究竟是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光荣与梦想》算得了什么,他把这1000年也写成了巨著……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6-09 12:24

正文




理查德·尼克松告别华盛顿的那一周,天气奇冷无比。1月19日星期四过后,便是肯尼迪的就职典礼,新年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黄昏时分,政府部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雪花铺满了大街小巷。雪花轻柔地滑过冬天微蓝的黄昏,飘洒到各处。

约翰·肯尼迪和妻子杰奎琳·肯尼迪

晚上8点,当选总统肯尼迪和妻子到宪法大厅参加音乐会时,厚厚的积雪已将市区覆盖。雪簌簌地落在士兵们冻得通红的脸上,他们正忙着用喷火器将国会大厦东面总统就职演讲台周围的雪块融化。为了疏通道路,商场沿途点起了火堆,但火焰太微弱,对于融雪只能是杯水车薪。

此时,风雪交加,寒风从波多马克河和潮汐湖一路呼啸而来,这凛冽的风卷来细密的雪粒。凌晨3点45分,当肯尼迪回到他在乔治敦的寓所不久后,雪渐渐停了,但市内依旧寒气逼人,克利夫兰公园区内的燃油锅炉也像得了传染病似的不能正常工作。

这是《光荣与梦想》第四卷的开篇。威廉·曼彻斯特的这部全景式美国叙事史,可谓影响了一代中国传媒人。在“罗辑思维”里推荐过无数好书的罗振宇说,如果只让他向年轻人推荐一部书,他脱口而出的就是《光荣与梦想》,因为曼彻斯特写历史的笔法实在是太过独特了。

没错,相信每一个读过这部作品的人,都会被这样两个字打动:细节

一次美国失业浪潮,别人关注的是失业率数据,是新的就业政策何时出台,而曼彻斯特看到的是:


老师建议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儿东西,但孩子却回答说:“我不能吃,今天该我妹妹吃。”

一位芝加哥寡妇为了不让自己看到食物上蠕动的蛆虫,总是会先摘掉自己的眼镜。

男人刮胡子的刀片反复打磨可以长时间使用。女人们把床单从中间纵向裁开,再重新缝合,这样中间破损的地方就成了两边。孩子们站在面包店门口排队,买前一天剩下的特价面包。

流浪汉用5美分买一杯咖啡,再要一杯免费热水,挤上柜台上的番茄酱,就做成了番茄汤。




正是作为一个记者出身的“野路子”历史作家,威廉·曼彻斯特从不标榜自己的权威。他把一位位大人物请下神坛,还原成一个个有着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把一桩桩大事件掰开揉碎,重构成一幕幕寻常人真实可感的生活剧


2002年布什总统夫妇为曼彻斯特颁奖

他所记录的美国现实就是这样的涓滴细节汇成的大江大河。

而他笔下的中世纪同样如此。

在他6月最新出版的中文版著作《黎明破晓的世界》中,他也没有吞吐千年、纵横捭阖的野心,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仍然是对一个宏大时代的见微知著。

比如他描写中世纪的城市:

人在这样的城市很容易迷路。阳光很少能照到地面,因为每座楼房的二层都会突出来挡住第一层,第三层又挡住了第二层,第四层和第五层又挡住了下面的楼层。在接近城墙高度的最顶层楼层,人们甚至能够相互握手。幸运的是,雨点很少会落在行人脸上,不过光线和新鲜空气也与他们无缘了。


有时候他还变成了一个段子手。为了说明中世纪的“城乡差距”有多大,恐怕你很难想得出比这个更形象的桥段了:

进城的农民在经过香水店时,被陌生的香味熏晕,于是有人找来一把屎让他闻,最后他又苏醒了。



而这个时代真正的荒诞与分裂,还远不止于此——


一个主教为了铲除教皇,计划在为教皇切开脓肿的时候,把毒药打到他的屁股里。可是事情败露,仆人出卖了他。这位主教在缴纳了巨额罚款后就得到了饶恕。而这笔高达15万达克特的赎罪款,是他从前教皇的侄孙、另一位主教那里敲诈来的。

坎特伯雷大教堂

这个时代所有威武壮观的教堂,都是耗时三四个世纪才完成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历经23代才竣工,沙特尔教堂(曾经是督伊德教的中心)历经18代才建成。那些工匠爱吹牛的孩子们,一口一个“我爷爷小的时候……”,恐怕吹得还是太近了些。



而老百姓连姓氏都是一样奢侈的东西——只有贵族才值得拥有。

剩下的将近6000万欧洲人——都只留下这样的称谓:汉斯、雅克、萨尔、凯瑞斯、威廉……要么就只叫威廉的妻子、威廉的儿子、威廉的女儿、威廉的舅舅……

同样的,他们的村庄也经常是没有名字的。

如果一个人在战争中背井离乡,哪怕只是离开不远的路程,那么他几乎不可能再回到这个村庄了他们只熟悉当地的地标,要独自找回家几乎是不可能的。

农民们通常每三年就有一次丰收,之后就是一年的饥荒。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经常有旅游者被人伏击、杀害、吃掉,甚至连绞刑台都被人拆掉,因为20多具尸体挂在一个脚手架上,饿晕的人会拼死争抢这些“新鲜的人肉”。

直到15世纪末期,所有的书籍都被教会所控制,读书的人也很少。几乎没有哪座图书馆藏书超过300册。即便是坎特伯雷大教堂里大概也只有2000册。即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整个欧洲大陆也有至少一半的男性都是文盲,女性的文盲率更是高达89%。

中世纪的农民不仅不识字,而且也没什么心眼儿。

如果你是一个陌生人,在农民家留宿了一晚,那么主人会热情地邀请你在大床上再睡一晚(反正他们一家人也是在一张大炕上挤着睡)。即使主人外出了,比如说去朝圣,家里人依然会这样招待你。

但是你懂的,如果你不老实,出了一些“意外情况”,比如丈夫回来以后发现妻子怀孕了,她则会非常淡定地解释说:“我睡觉的时候被‘梦淫魔’附身了。”

神学家们早就“证实”了这种怪物的存在,它们趁单身的女人熟睡时与她们交合。神父们也常用这个理由解释男孩们的“湿梦”。



而真正谈到性这件事,可能很多人要大跌眼镜。我们印象中的中世纪人在这方面应该是拘谨保守刻板禁锢的,然而——

成千上万的教士们发现自己根本没法过禁欲的生活。在伦敦,如果女人迈进了忏悔室,那么迎接她的绝对是狭窄空间里的一场可怕的强奸,这在当时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在英国的诺福克和利普顿等地,虽然总人口每100个人当中只有2个牧师,但每100个强奸犯里却有23个牧师

而让男人们最欲罢不能的当然就是包养情妇了。事实上,几乎当时所有的德国传教士都在包养女人。

虽然按照法律规定,有婚外情的女子将被判处死刑,但正如史学家所写的:

“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已成为有地位的法国妇女正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安妮· 波琳。亨利八世为了与这个女人结婚,

发动了宗教改革,永远地改变了英格兰的历史

亨利八世的第二任王后安妮,在接连生下了一个女儿和一个死胎之后被国王打入冷宫。寂寞难耐的她开始寻找新的猎物,在3年的婚姻生活中不断偷情。

如果她看中了一个年轻男子,就会把他邀请到卧室,在他脚下故意丢下一块手帕。如果男子捡起手帕,用它擦擦脸,那么就表示接受她的勾引,她的贴身侍女在半夜里会为他把风警戒。

亚历山大六世,中世纪最为放纵和不择手段的教皇。他也是第一个公开承认自己与情人有子嗣的教皇。

西班牙赫赫有名的红衣大主教亚历山大六世,如果得知被他压在身下的女性已是有夫之妇,会让他更加享受这份欢愉,要是他还主持过她的婚礼那就更美妙了。违反任何戒律都会让他很兴奋。

当他一眼看上了可爱的19岁少女茱莉娅后,他就再一次以牧师的身份在自家宫殿的小教堂安排了一场婚礼,宣布茱莉娅与一名奥尔西尼家族的年轻男子结为夫妻。然后新郎就被带去其他地方,而新娘奥尔西尼夫人则穿着她的嫁衣,被带向了他金碧辉煌的天蓝色卧室。他的年纪,比她大40岁



就是这样,在威廉·曼彻斯特的笔下,你看到的中世纪欧洲是一个神似《百年孤独》中『马孔多』小镇一样的世界——一个魔幻般的现实,一个盘桓在欧洲上空千年不散的幽灵。而这种种光怪陆离的存在,却又仿佛在顷刻之间就从这片大地上一扫而光。罄竹难书的罪恶烟消云散,转眼间就迎来了文艺复兴的万丈霞光。


真的是这样吗


作为一个中国人,面对这段浩如烟海、讳莫如深,却又不能被忽略的欧洲历史,你难道真的还能满足于“十字军”“基督教”“大航海”“黑死病”这些中学课本上苍白空洞的概念吗?



当然,你或许会说,在图书馆里,你还可以找到很多种“中世纪历史”书,来补充你的认知,它们可能很厚、很全、很专业——

国内出版过的中世纪相关著作

但是,你找不到这样一本像《光荣与梦想》一样逼真的“中世纪历史”。

这里不仅有广袤的中世纪社会全景:城市、乡村、王室、宗教、战争、疾病……

这里有基督教教会一步步腐化堕落的历程以马丁路德为首的宗教改革,以伊斯拉莫为首发起的人文主义思潮,以及文艺复兴的兴起……

这里还有曼彻斯特一生最为崇拜的麦哲伦,作为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伟大探险家,他的传奇旅程打开中世纪神秘之门的一把钥匙

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我们为什么要懂中世纪?

因为这里埋藏着一个你从未理解过的时代——

一个湮没了情欲、只留下疯狂的时代;

一个湮没了教会、只留下贪婪的时代;

一个湮没了信仰、只留下盲从的时代;

一个湮没了英雄、只留下梦想的时代;

一个湮没了骑士、只留下虚妄的时代;

一个席卷过瘟疫、只留下恐惧的时代;

一个埋没了巨擘、只留下万民的时代;

一个颠覆了天堂,只留下泥淖的时代;

一个万马齐喑,却通往无上光荣的时代。


亚瑟王亨利八世

侠盗罗宾汉花衣魔笛手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亚历山大马丁·路德

哥白尼开普勒

哥伦布麦哲伦

罗马沦陷黑死病肆虐

从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如果化用《百年孤独》的结尾,来形容《黎明破晓的世界》所描述的中世纪,应当是这样的:

可以预料这千年蜃景,将在威廉·曼彻斯特译出羊皮卷全本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彻底根除。羊皮卷所载之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千年孤独的欧洲,再也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这大地上出现。

『黎明破晓的世界』

打开这个你从未真正了解过的千年世界,

因为你看到的,可能是中国出版史上

『最雍容华美』

最点滴动人的中世纪千年史

加不加『之一』,由你来定。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购买《黎明破晓的世界:中世纪思潮与文艺复兴》

专享微店定制版赠品:『窥探中世纪的万花筒』精美明信片套组,赠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