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儿小草
为妈妈提供育儿知识、亲子教育,教你做个好妈妈!商务合作联系QQ:1241730487
51好读  ›  专栏  ›  花儿小草

父母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叛逆比顺从更重要(深度好文)

花儿小草  · 公众号  ·  · 2021-02-02 07:00

正文





青春期孩子那股叛逆劲能够深深直击父母内心深处,莫言说他非常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到底叛逆对孩子是好还是坏?


青春期孩子太难带

一位母亲这样诉说自己的困惑:“如今的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好管了。就说我们女儿,小时候挺乖的,什么话都对我们说。自从上了中学,就对我们没话了,还常常一脸心事的样子。你问她,张口就是:别管我,说了您也不懂。如今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一位父亲这样诉说自己的困惑:“如今的父母,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我们十几岁的儿子,刚刚长大,父母的话就不灵了,常常和我们对着干。我是大学毕业,自我感觉还是有一定修养的,却也为孩子着急上火。如今教育孩子为什么这样难?”

看着一手带大的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从无话不谈变得无话可谈,身为父母,好不烦恼。虽然难过,也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够端正自己的认识和心态,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这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个好的开始。教育本身并不难,难就难在家长放不下自己。


叛逆对孩子未来发展很重要:

一、叛逆是生理成熟、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

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理发育成熟、认知能力提高,叛逆的产生需要以上二者为基础。叛逆说明孩子生理上成熟了,变得更聪明了,才有跟家长反抗的资本。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所以说,叛逆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成长和进步。


二、叛逆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同一性的建立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自我,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同一性早闭”。这样的孩子未来往往缺乏主见,容易盲从,不喜欢改变,无法应对挑战。他们会回避变化和压力来获取安全感,当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


三、叛逆是不良情绪的发泄途径。

脑发育的不均衡使得青春期孩子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此外,青春期孩子面对更大的成长压力,他们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过程中会经历自我怀疑、混乱、矛盾与冲突,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怀疑,这加剧了青春期的情绪问题。


叛逆成为青春期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一个途径。青春期的孩子如此敏感、情绪多变,如果他们把这些不良情绪全都掩饰起来,不叛逆、不发泄、不吐露,那么孩子的内心必然会堆积起大量的负能量。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导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叛逆是对人际关系调整的一种适应。

叛逆其实是孩子适应人际关系调整、成长为独立个体的一种方式。进入青春期,孩子开始疏离父母,更多地与同伴相处。这种人际关系的调整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青春期之前,依恋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特征。而进入青春期之后,亲子关系发生变化,自主取代依恋成为亲子关系的突出特征。在青春期顺利完成依恋到自主的转变,对孩子未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十分重要,叛逆则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有重要影响。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孩子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怎样理解他人,这都是社会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素质。


心理学研究还发现,同伴关系对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中学阶段拥有充足的朋友、与朋友保持稳定而较亲密的友谊的孩子,到了成年期,往往人际交往比较顺利,且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很重要。青春期让孩子走入了一个多愁善感的雨季。


顺利度过叛逆期的三个关键:


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好的结束。叛逆对孩子的发展有利,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只有家长处理得当,孩子才能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长。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应该学会一些应对方式,抓住肯定、调整和对症下药这三个关键词。


一、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当家长遇到孩子叛逆、不听话、不配合、不沟通时,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叛逆是对自己威严的挑战,而要承认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认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结果,是他们成长的表现,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开始。家长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规矩,对孩子勇于自我探索的表现要加以肯定。得到父母的认可之后,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叛逆了,起码程度不会更深。


二、要以叛逆为契机,及时调整教养角色和教养方式。

叛逆意味着孩子长大了,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角色,应该从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转变成陪伴孩子成长的陪伴者。陪伴,就意味着以孩子为主,父母处于非主导地位;就意味着一种无言的支持和认同,意味着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问题,既提醒家长要及时转变教养角色,也提示家长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误所在,是家长改变教养方式的重要契机。心理学研究表明,权威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青春期问题的解决及孩子人格的塑造。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制定规则和做决定时会考虑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听取并接受孩子的意见,会对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释,说明希望孩子服从的原因。


三、孩子叛逆是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孩子处在叛逆期我们家长应该多去认可孩子,聆听孩子的心声,给他们自由,站在孩子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孩子达成有效的沟通,帮助孩子一起度过这个关键时期,给予孩子关心,信心!









总政,创作人,亮剑,这三个词语就像三个惊雷一样,一下震得林半山目瞪口呆。

趁着这个空隙,陈北冥扫了一眼北极音像的经理林半山的办公室。

办公室很大,四十多个平方,里面的设计很有意思,假山,水塘,金鱼,还有大盆的盆栽植物,人在里面就像置身于一个小公园。

除此之外的陈设倒是不多,一张办公桌,一套会客用的沙发。办公桌后面有一个书柜,书柜里摆满了书,但看得出来,那些书并不是装饰用的,很多书看起来都有点旧了,边角都有了磨损。

东西虽然不多,但很讲究,办公室和书柜都是高端实木,沙发虽然只是布艺沙发,但应该是顶尖设计师的作品。

而站在陈北冥面前的这位林半山也很有个性,身材不高,一米七五左右,但十分结实,像是经常锻炼的那一类,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强壮的气息。

眼睛大而有神,看人的时候喜欢直视。

身上的衣服简洁大方,但陈北冥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首都比较出名的服装设计师佟夏的作品,要价绝对在五万以上。

“陈先生,请坐。”回过神后,林半山连忙用手指了指沙发,脸上的笑容第一次真诚起来。

看来陈北冥之前给出的那几个信息非常有用。

“谢谢。”陈北冥笑了笑,然后大方坐下。

“陈先生喝点什么茶?”

“绿茶就行。”陈北冥道。

林半山于是扭头对那个女孩道:“去泡两杯茶过来。”

两个人面向而坐。

陈北冥开门见山道:“林先生,我今天来,是想跟你谈谈《你看你看月亮的脸》这张专辑的合作事宜的,林先生应该听过我们这张专辑里面的歌了吧?。”

“听过。”林半山并不否认。

“那林先生应该知道,这张专辑一定能大卖的,是吧?”

“这我可就不知道了。”林半山如实回答:“我承认专辑里的歌还不错,但陈先生应该知道,歌好并不代表销量一定就好,是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