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新网
实时、原创、专业的财经新闻集散地。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你需要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洪灝的宏观策略  ·  东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遥远 .. ... ·  4 天前  
陶博士2006  ·  241118 陶李满天下 ·  5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200块一晚的县城豪华酒店,挤满了打工人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新网

功守道,给马云和李连杰提点建议 | 观点

财新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1-16 18:11

正文

需要探讨的并不是功守道的对抗性和观赏性,而是一旦功守道在既定规则下发生了演进,变得不再那么太极,而融入很多柔道和摔跤的技法,赛事方将如何应对这样意想不到的变化

专栏作家 刘枭(千钧文体副总裁)

经过“双11”期间铺天盖地的预热,11月15日,马云和李连杰联手创办的功守道联赛正式亮相,给市场交出了第一份答卷。比赛现场依旧星光熠熠,赛事呈现颇有几分现代搏击的即视感,尤其是灯光舞美,若非擂台的独特形制,以及比赛规则和服饰与现代搏击相去甚远,乍眼看上去,让人恍如走错了片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不少搏击行业的同仁对功守道持保留态度,原因无非以下三点:对抗性不强,观赏性不高,进奥运有些一厢情愿。但说实话,对于这样一项新生事物,我们其实不能按照过去的经验甚至偏见进行评判,而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换一项运动就都懂了,倘若我们乘坐时光机回到1891年,现场观看奈史密斯博士刚刚发明的篮球运动,上述理由同样成立,但这次,究竟是谁在贻笑大方?

撇开种种争议,分析功守道这一赛事的本质,更加有助于我们看清楚它的未来。李连杰将功守道称为太极3.0版,并非没有道理。功守道脱胎于太极推手,但却并非像太极拳术那般,对动作的形式有着严格的要求,而是将太极推手的一些理念予以标准化,制定成比赛规则,并按照先验的规则进行公平竞技。

从这一角度看,即使现阶段的功守道给人以对抗性不强的观感,但不能否认,其的确具备向体育竞技进一步演化的潜质。基于此,需要探讨的其实并不是功守道的对抗性和观赏性,而是一旦功守道在既定规则下发生了演进,变得不再那么太极,而融入很多柔道和摔跤的技法,赛事方将如何应对这样意想不到的变化?

一个更加直白的命题则是,如果有一天,练习功守道将不再需要太极基础,功守道还是功守道吗?等真到了那一天,我们再来看,功守道及其赛事方能否破除这些门户之见,推动这项运动独立发展与进化。

回到当前现实,至少有三方面的理由,让我们能够对功守道抱以期待。

其一是庞大的太极人口。虽然没有权威统计,但凭印象和一些局部数据看,太极在国内外的群众基础应当十分优厚。比如,2015年《成都晚报》的一则报道指出,成都习练太极的人口已达280万,约占同期该市总人口数的1/6;同时,参与太极健身的人群呈现多元格局,青少年、中青年越来越多。

太极兼具质和量的群众基础令其他体育运动艳羡且难望其项背,如果功守道能通过接地气的持续运营,对这些太极人口进行转化,其前景相当可观。

其二是强大的资本助力。《功守道》网络电影发布后,舆论不乏调侃之声,其中传播最广的是一句“天下武功,唯富不破,以钱克刚”。调侃归调侃,但说实话,在竞技体育这个领域(其实所有行业都一样),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的确寸步难行。

一项赛事要成长为具备商业价值的IP,需要巨大的投入和经年累月的探索,没有强大的资本助力,几乎不可想象。对于其他赛事所不可逾越的这座大山,在功守道面前,由于马云的参与,变得触手可及。更何况,马云还可以调动阿里巴巴的商业和技术能力,使得功守道从诞生之日起,便站在了一个其他所有赛事都不可企及的高起点上。

其三是马云和李连杰的个人IP。赛事的生命力在于关注度。很多赛事终其生命周期,都无法获得像功守道这样的关注,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而这一关注的基础并非其他,纯粹来自于马云和李连杰的个人IP。

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令功守道的赛事品牌天然具备了垄断和排他性,而对行业稀缺资源的垄断,正是体育商业模式成立的核心与关键。在这一点上,新生的功守道已经将诸多做了很多年的赛事品牌遥遥甩在了身后。

最后,对马云和李连杰两位创始人提一点建议。

功守道根植于中国的太极,在赛事呈现这些外延审美上,为什么要按照现代搏击的方式来操作,给人以“四不像”的懵逼感。中国传统文化和太极拳术在美学资源上拥有庞大的储备,细心研究,做得更加原汁原味一些,才能更好“迎合”消费群体的心智。

至于舆论最关心的申奥,现在谈论还为时过早。当功守道真正解决了竞技化和国际化命题,升级成为功守道2.0甚至3.0,再配合以国家意志,一切才能水到渠成。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马云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