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药渡
药渡以自有药物大数据为依托,对上市及临床在研药物、药物研究进展和重要药物市场商业动态作出信息整合分析,传递最新最快最具价值的药物创新一手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药渡

吉利德完成Kite收购仅耗时两个月,求贤若渴还是走投无路

药渡  · 公众号  · 药品  · 2017-09-07 17: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Gilead之前确实依靠很高的售价缔造了Harvoni、Solvadi的销售奇迹,加上之后的Epclusa以及Vosevi,奠定了Gilead在肝炎领域的地位,但这惊喜来的快,走的也快,由于Harvoni、Solvadi的高治愈率,使得肝炎患者数量大量下降,肝炎市场迅速缩减,加之该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其销售和利润也随之锐减,Q2季度Gilead丙肝业务严重下滑28%。

面对并不乐观的未来预期,来自投资人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寻找新的领域早已迫在眉睫,Gilead也曾多次表示出对肿瘤领域的浓厚兴趣,只是自身肿瘤研发进展并不顺利,首先是CLL药物Zydelig (idelalisib)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致命的副作用,单抗Simtuzumab也经历过胰腺癌II期临床研究失败,自身研发上的种种不顺迫使Gilead选择收购。

此外,数据显示,Gilead在成功收购Kite之后,公司账面上还剩余大量存款,估计高管们也考虑到与其把钱放在银行被通胀吃掉,不如投资一个热点项目。

整个收购过程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时两家公司就开始对对方产生了兴趣,不过也只是相互试探,毕竟CAR-T在2015年还未成型,较为正式的接触起始于今年初。

虽然中间经历了一些相互牵扯,最终Gilead成功成为CAR-T技术游戏的实际参与者。

6月12日,双方CEO在Gilead的COO Kevin Young陪同下首次就收购事宜进行协商。

6月底,JohnMilligan与Kite核心团队商谈商业和生产事宜,并对Kite的人员进行了调整,剔除了一些关键位置的人员。

竞争对手诺华的CTL019获批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此次收购,虽然两者用以治疗不同的疾病,但在未来潜在的疾病领域里,两家公司必然是竞争对手。

在FDA批准诺华的第二天,Kite首席研发David Chang将汇总的公司研究现状与Gilead进行分享。

高驱动力带来高效率,仅仅三天的时间,首轮报价就公布出来,127美元每股,超过过去60天平均值的51%。

7月19日,Kite声称这一报价并不满意,并宣称不出售公司资产。

7月28日,Gilead提供新一轮报价,160美元每股,Belldegrun表示新的报价“勉强接受”,收购事宜也因此得以继续进行。

8月1号,两家公司的最高层集中对现有CAR-T技术和Kite在研产品的细节进行讨论,与此同时围绕着报价的谈判却一直没有停止。

8月8日,Kite正式向FDA提出临床研究申请且不需要FDA委员会审查,一石激起千层浪,Kite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谈判筹码。

8月18日,Gilead提出新一轮非正式报价,176美元每股,Kite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将收购价格提升到180美元每股。

8月28日,Gilead最终以119亿美元的总价成功收购了Kite公司。

参考来源:

1. How Gilead (GILD) and Kite Pharma (KITE)'s Flirtation Became the Real Thing

2. Can Gilead (GILD) Squeeze $12 Billion From Kite Pharma (KITE)?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