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中央戏剧学院2015届表演系专科毕业生,满怀爱心支教,助困,关爱老人,投身慈善事业,事迹感人。
在中戏上学期间我去过《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福禄寿敬老院》,由于这个敬老院比较偏远所以我只能周末一早去,当时和我一同前去的还有吉利大学的一些学生。他们很有爱心,每个月都会组织去敬老院探望老人。这个敬老院的条件并不好,第一次去的时候跟我想象的差很远,我很惊讶。那天印象很深刻的是跟一位老奶奶聊天,她看见我就忍不住哭了,说我长得很像她的孙女,跟我年龄一样大,也是大学生,说着说着就哭了。我问她为何不在家跟孙女儿子们一起生活,她说家人都太忙,没有人顾得上她,她掀开被子让我看,才发现她下肢已经瘫痪萎缩了,在那瞬间我实在绷不住了,哭了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这个奶奶姓鲁,她很喜欢我,说让我有时间就要去看看她。走的时候她握住我的手,我帮她擦泪,她望着我说“人来就好,别买东西,我什么都不缺,就想有个人说说话就好。” 那天回来路上,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百善孝为先”这种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我不知道在当今的社会还有多少人不明白?!
与敬老院老人在一起
大学毕业后就搬出宿舍在西城区马连道那附近住,很多时候人的磁场就是这样神奇,北京仁爱基金组织马连道服务站就跟同一栋楼,在我一位瑜伽老师的推荐下认识他们,每周一不管刮风下雨,早上6点,就有一个组织在北京西站附近爱心奉粥,我有时间也会去餐,第一次去的时候也是很激动,那是我第一次拿着麦克风说不出话来,我被这种大爱深深的感染了。这些粥是奉给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儿童,残疾人还有清洁工。
街头发放爱心粥
“日行一善”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要坚持做下去的事。不知什么时候起,我想去支教,想去看看山里的孩子。在一次聊天过程中偶然听到了这样的消息可以有机会去支教。随后一位朋友带我找到了河北涿州卧佛寺村《卧佛寺小学》,据了解那个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是有不少善心人士在支助,但目前最匮乏的教育,同样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在那个学校差很多。我第一次给他们上完表演课,孩子们都从紧张到放松有明显的改变。他们太自卑了,连说话都不敢看人,因北京还有工作,所以完不得不上完一节课就马上做车回京,我离开时有的孩子都哭了。那天回家后,我告诉自己我还会再去支教的,并且我要坚持下来。
与山区孩子在一起玩游戏
第二次,我去支教时,我领养了一个女儿小花(化名),这不是冲动也不是刻意。那天,小花的大伯到校长办公室说了家中困境,说要给小花申请一个孤儿证,因为家里有点支撑不起了。她大伯从校长办公室出来时我正好刚到,撞见了,我就是随口问问,得知小花家里的情况。小花,2015年时,14岁,小儿麻痹,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在上个星期去世了,我见到小花时她还在戴孝。
与小花合影
我得知她的全部遭遇时,当天下午我就去家访了。给她买了新衣新鞋,她的大娘看见问过去一边哭一边跟我说,“谢谢,谢谢!我们没有读书,没文化不懂说什么,但是小花有了你的资助就是她的幸运。”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我是这样回答的,“她大娘,我首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吧,第一我也是中央戏剧学院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说白了也是在北漂打拼的女孩儿,如果按法律程序我是必须已婚并且有固定单位才可以收养孤儿的,但我现在尽我所能只是想帮助她,她可以选择叫我一声姐姐,曾老师或者妈妈,都可以我尊重孩子的意愿,无论她叫我什么,我都会尽我最大能力帮助她接下来的学费和生活费。”话音刚落,孩子就抱住我叫了我一声“妈妈”。我震住了,摸摸她的头,并告诉她,你不是没有人管了,你不用放弃学业,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继续上学了。
与中戏同学张誉亓一起在山区支教
从那天我感觉肩上的胆子比原来更重了,因为我知道帮助一个孩子成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我感到很幸福,能真正意义上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令人感到富足的事!慢慢的我去河北支教的次数逐渐增多了,每次去我都会拍一些照片回来,分享在朋友圈,我认为爱心是需要传递的,久而久之我收到不少朋友的信任的捐助,是善款也是善行。通过这样的正能量的大爱传递,也有朋友捐物资,给学校捐助100多床新的棉被。除此之外我还会给孩子买一些学习用品过去。在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我不仅是在教表演,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让孩子们通过表演课的学习增强自信,建立敢于与人打交道的勇气。当然还是有些淘气的孩子是蛮喜欢展现自己,喜欢表演的。
清晰的磁性黑板
在乡村,中国的应试教育显得更为明显了,在这些孩子们眼里只有通过考学才可以走出大山,只有通过考学才可以有出息。我用故事告诉他们很多的道理,人生有很多的出路。谈到这里我想起跟孩子们聊得一个话题“你的梦想是什么?”他们的回答让其他同学潸然泪下,有的说梦想就是考一所好的学校来回报父母;有的说希望自己可以早点赚钱减轻家里的负担;还有的说希望父母不要再为自己吵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脸上的忧愁少一点,笑容多一点……。总的来说他们都在为父母着想,这是很多城市里孩子身上没有的东西,知恩、感恩、报恩!
走进大山支教、助困
由于我做慈善的事在朋友圈公布了,一个我的初中同学告诉我在江西瑞金还有一个很贫困的小学,让我去看看。年后我和那位同学一起前往山区,瑞金市日东乡贡谭小学的黑板上写的板书学生几乎都快看不清了,用的是最90年代黑板;老师用的讲台是用几根木条钉住的台子,破烂不堪;我还看了学生们自己从家带来的盒饭,很多孩子是要早上5点多就要从家翻山越岭来上学,从幼儿园到六年级的学生都要这样赶来上学,翻山越岭,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难以想象,更没有这样的经历,我很难受我只想尽我微薄之力帮助他们。于是,当天下午我和我的初中同学开车到县里,给学校买了磁性黑板和讲台,最起码我希望让每个班的学生都可以看得清老师的板书更好的学习。这是我成立自己基金会以来资助的第二所学校。
山区小学的讲台与黑板
身边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可以刚大学毕业自己都还没有稳定收入就坚持做这样的事情。我想说的是:人做善事不一定要等有能力了,有金钱了,有社会地位了才去做。有钱可以资助,没钱可以支教,慈善是一颗心的出发。只要有心就会有爱,爱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就像有人说一个充满爱的人,从内到外都会散发出一种光,这样的光会照亮很多的人。支教,是一种精神品质。好的教育是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不断给予物品人是无法满足的,但好的教育可以丰富到人的精神层面,可以让更多的孩子重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让他们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美丽的山村女教师
去敬老院使我觉得现在的一些人似乎忘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去西站爱心奉粥是要接触底层的人关爱这样的人群,去支教使我看到了贫困孩子们的教育匮乏,教育水平的不等,创建基金会是想帮助更多的孩子们,不管我做的哪一件善行,都是从心出发的。我认为人就应该多做一些没有名利的事,从而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一些。我相信只要有人踏踏实实的在做善事并且能够看见她是亲力亲为的付出,那么就一定会感染到更多有爱心的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钱的人,想做善事的还是有很多很多的。只是他们担心中国所谓的一些“慈善组织”,拿着别人的善款任意逍遥的人,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原因,每一笔善款我都会落到实处。慈善本身,就是伸出一双手,真心地用实际行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生命。慈善的对象不是广告牌,不是挣名取利的工具。真正的慈善最终是作用在精神层面,是纯净不杂染的“爱”,是真实能为其他生命带来温暖、快乐、自在的东西!
把爱与快乐带给山区孩子
小花,一个从小没有母亲的孩子,父亲在一年前因肺癌离世。然后,我领养了她。一切因缘而起。还好,她是孤儿的
那天,我们相遇了。小花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但今天我看见她做起家务活来,已经相对灵活了,好消息要与富有爱心的人一起分享。面对命运对她的一次又一次大忌她从未悲观,反而比我们要活得更积极。
奉献爱心,收获幸福
这一年多以来我基本每隔一个月去看她一次,每次去都有关于我们的故事。就这样慢慢的一点一点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如今不去都还不习惯了。
尽我所能,希望你过得不会那么的无助。
图文/曾文
推荐阅读:
创业板┇李阳:从运动员到演员,跨越舞台剧和影视剧的文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