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把科学带回家
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把科学带回家

长20cm!史上最大、最贵的人类粪便,为何价值3万美元?还被安置在博物馆里?

把科学带回家  · 公众号  ·  · 2025-03-27 06: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来 源:YouTube

撰文 | 阿娴
审校|河边的卡西莫多
“吃喝拉撒”是所有人类的日常。据计算, 一个活到76岁的男人一生会产生大约11 030千克的粪便,一个活到81岁的女人会产生大约11 757千克的粪便 。这些粪便大都会进入建筑内的给排水系统,通过排粪管道进入化粪池,再经过一系列物理和生物处理,最终以不同的形式重新进入自然循环或人工处理系统。
然而,有一块粪便与众不同,它不仅有自己的名字,甚至还被人们视若珍宝般小心呵护,安置在博物馆里供游客“欣赏”。

如今,它被陈列在约克的约维克北欧海盗中心,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Linda Spashett Storye book,CC BY 2.5
1991年,约克考古信托基金会的科学家受命为它进行保险评估,负责此事的古粪便学家安德鲁·琼斯(Andrew Jones)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这是我见过的最令人激动的排泄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像皇冠上的宝石一样无可替代。
它究竟是什么来头?
这个粪便其实是 一块粪化石,名字叫做 劳埃德银行粪化石(Lloyds Bank Coprolite) 。1972年,劳埃德银行打算在英格兰东北部的约克郡建立分行时,建筑工人从地下挖出来了它,因此得名。

公元1100年左右,描绘维京人驾驶长船的图画 Abbey of Saint-Aubin, Public Domain
鉴于其发现的位置是约克郡,研究人员认为这块粪便应该属于一名 维京人 。该地区以前叫约维克,在罗马人占领和多个王国统治了一段时间后,维京人于公元866年左右占领了约维克。也是在那个时候,一名维京人拉出了这块令后人激动的粪便。
从这块粗大的化石中,研究人员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包括这名维京人 患过什么疾病、卫生习惯以及饮食习惯 ——这个维京人是典型的 肉食爱好者,饮食不均衡,几乎不吃蔬菜水果,只吃肉和面包 。分析还表明,这名维京人曾遭受 鞭虫和蛔虫 的困扰,这两种都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 维京人可能经常出现胃部不适和其他胃肠道问题。

图源网络

规律表明, 粪化石体积和排泄者的体形成正比 。科学家之前挖掘出来的巨型粪便都隶属于恐龙之类的大型动物。比如下图这坨在美国南达科他州哈丁县发现的巨型粪便,长63厘米,宽15厘米,重量超过9千克,就被推测是某种暴龙类的粪便。
而劳埃德银行粪化石长20厘米、宽5厘米, 是有史以来已知的最大、最完整的人类粪便化石 。这件粪化石出土于潮湿的泥炭层中,与其一起出土的还有木材、纺织品和皮革等文物。

看上去好像锡纸盘烤某物......|Poozeum / Wikimedia Commons

众所周知, 粪化石的形成概率是很低的 ,比普通化石的形成更加困难,堪称“化石界的幸运儿”。它的形成需要一系列苛刻条件:首先,这份“新鲜出炉”的粪便须在几天内被泥沙或火山灰迅速掩埋, 逃过细菌和昆虫的分解 ,使得粪便有机会保存下来并逐渐石化;接着,粪便还要 经历漫长岁月

在此期间, 稳定的地层、适宜的压力与温度等地质条件也不可或缺 ,只有这样,粪便中的有机物才能逐渐被矿物质取代,完成从粪便到化石的转变。


绝大多数粪便不是天选之子,则会在短时间内被周遭环境破坏,或者被微生物分解。而劳埃德银行粪化石,不光体形巨大,而且很完整,估计 其价值至少39 000美元 ,也难怪前文提到的安德鲁·琼斯会发出如此的感慨了。

后来还有个小插曲,2003年,一位带领学生参观的老师不小心撞倒了展示柜,导致这块珍贵的粪便掉落并摔成了3块。专家急中生智,用修复古代花瓶和雕像的方法,给它粘回去了,至少从外观上来看还很完整,每天会有很多人来参观它。


参考资料:

[1] https://www.zmescience.com/science/history-articles/largest-human-poop-viking/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Lloyds_Bank_coprolite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注我们,点亮在看,分享一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