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眼里的上海宁,
都有一个专属的代表——
可能是老上海时期
精致的旗袍
,
也可能是那一口
流利的沪语
,
还可能是一张
“310”开头的身份证。
但在头条菌看来,
这些都太小儿科了,
想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上海宁,
可是有
9种方法
可以证明哦!
快来自查一下,
侬是正宗上海土著吗?
就在前几天,
关于
“各地区人血液流淌什么”
的讨论火遍网络,
网友们的神回复实在是脑洞大开,
点击大图,简直笑色特宁!
不过,要
头条菌
说呀,
阿拉上海宁身体里根本就
没有“血”
,
因为早就
被美食填满了啊!
不是吹牛,阿拉上海宁吃的东西,
可以一个月不重样!
仅仅吃个早餐,我们就有
“四大金刚”
,
还有
“馒头军团”
,
以及精致小巧的
锅贴
,
名字奇葩但美味十足的
包脚布
!
早上吃个心满意足还不够,
中午还要来顿
正宗本帮菜
,
减肥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
晚上,要么吃些
清淡的小吃甜点
,
或是和朋友来一顿
美味宵夜
,
魔都的夏天,啤酒小龙虾更配哦!
▼
总之
上海宁几乎个个都是吃货
,
想知道是不是正宗本地人,
让TA带着你吃一圈美食就造啦!
在魔都呆久了,
连地铁都能挤出
“感情”
,
侬晓得上海现行14条线路有什么特色吗?
1号线
上海
第一条
地铁,
最悠久、最繁忙、同时也最重要。
2号线
跨越浦东、浦西,
国内
单线运营里程最长、客流量最大
的线路。
3号线
上海
首条也是唯一
的高架轨道交通线,
厉害得很呢~
4号线
没有起讫站,魔都
唯一的环线
,
和3号线多个站点重合,
据说老上海人也可能会坐错哦!
5号线
上海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轻轨,
仅在
闵行区
运营!
6号线
车厢偏短,载客量大,长期限流,
可以说是
非常拥挤
了!
7号线
运用多项
“黑科技”
,获得过多次奖项,
创新能力一级棒!
8号线
将
杨浦区
与其他中心城区相连,
如今八号线3期工程也即将完工咯~
9号线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
“挤”
,
请试试高峰期的九号线......
10号线
穿越新天地、南京路、淮海路等
中心
商圈
,
那是相当“有钱”!
11号线
迪斯尼!迪斯尼!迪斯尼!
未来还会延伸到
江苏
!就说牛不牛!
12号线
换乘王
,不解释!
13号线
创下上海地铁
埋深之最
记录,
整条线都在地下哦~
16号线
上海首条全线拥有
沪语报站
的线路,
侬听到过伐?
虽然魔都的公交线路也非常发达,
可许多上海土著偏爱地铁,
尽管每次都
挤
的要死,
但最起码不会
堵
啊!
某招聘网站曾发布《白领生活质量调研》,
调查显示
超过半数的上海白领需要加班!
头条菌
就纳闷了,
为什么那么多领导,
偏偏在下班前10分钟通知开会?
为什么那么多客户,
总爱在休息日要求你改方案?
为什么加了那么多班,
工资依旧“被平均”?
当然以上绝不是有感而发,
毕竟
头条菌
是个
热爱工作、主动加班
的好青年!
在快节奏和强压力的魔都,
熬夜工作再普通不过了,
没加过班的上海宁请举手,
出门左转,慢走不送!
上海人习惯
用1元硬币
多过纸币,
早就是众所皆知的了~
在外地读书时,
随时都能从包里掏出几个钢镚的,
绝对是阿拉上海宁!
但是现在不同了,谁出门还带钱啊!
魔都已经便利到
“令人发指”
的程度,
超市购物、商场血拼,还刷什么卡、付什么现?
直接把手机掏出来一扫统统搞定!
有人担心老年人用不习惯?
不要搞笑啦,
现在上海爷叔的手机用的那叫一个溜!
就连菜市场都可以手机支付了,
你就说,是不是太方便了?!
从“人广双雄”,到弄堂美食,
从各大网红冰淇淋、面包、青团、粽子,
到风靡全国的“朗读亭”,
阿拉上海宁排队的好习惯,
早就已经名声在外,甚至引来不少争议。
虽然不排除部分人
“盲目从众”
,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可是上海人
讲素质
的体现啊!
从小姆妈就教育我们,
乘坐公交地铁要排队,
上下电梯要排队,
餐厅等位也要排队,
这可是多少年来流传下来的美德,
怎么到你们嘴里就变味了呢?
而且
头条菌
很想嘚瑟一下,
有些队啊,不在上海你还真的排不到,
哪里有那么多的网红美食,
哪里找那么多的名家展览,
阿拉上海人喜欢排队,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追求一个公平与文明?!
上海方言中有一个词叫
“模子”
,
指的就是
做事守规矩、够义气
的榜样人物,
这样的人上海实在有太多!
▲
年初某小区爆炸事故中,
不顾自身安危、勇敢救人的陈师傅;
▲
地铁4号线上怒斥吐痰男子、
并将不洁物擦去的上海阿姨;
▲
还有地铁上勇抓“咸猪手”的上海小伙!
这些
有正义感的上海模子
,
都是阿拉上海人的骄傲!
虽然现在到处都提倡说普通话,
但上海人还是注重方言文化的传承,
有些话,不是上海人可能真的听不懂!
☟ ☟ ☟
在上海,
有一种“认识”,叫
“拧得”
,
有一种“讨厌”,叫
“搓气”
,
有一种“知道”,叫
“晓得”
;
在上海,
有一种“睡觉”,叫
“困高”
,
有一种“厉害”,叫
“结棍”
,
有一种“恶心”,叫
“泥心”
;
在上海,
有一种“不行了”,叫
“伐来塞”
,
有一种“感叹”,叫
“册那
”
,
有一种“小痞子”,叫
“小赤佬”
。
虽然沪语曾被列为
“十大难懂方言”
,
但仔细去体会,其实充满了魅力~
上海的文化特色体现在方方面面,
就连道路都不放过!
头条菌
想问一句,
下面这些
“奇葩地名”
,
除了上海,还有哪里能见到?!
什么牌子的火腿,给我来两根!
这年头,真正的吃货连路名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