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物种日历
兔狲、龙猫、几维鸟,总有一款毛球打动你;铃兰、桔梗、四照花,植物们也可以萌萌哒~ 跟着日历娘,每天认识一个物种,让你的世界,每天变得更萌一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ython爱好者社区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个人履历 ·  昨天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多模态,杀疯了 ·  16 小时前  
Python开发者  ·  o3-mini 碾压 DeepSeek ... ·  4 天前  
Python开发者  ·  请立即拿下软考证书(政策风口) ·  2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120道Python面试题.pdf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物种日历

北京特大暴雨,是因为厄尔尼诺结束了?

物种日历  · 公众号  ·  · 2024-08-08 11:30

正文

过去的几个月里,全国各地的天气都有那么点不对劲:干旱、暴雨、洪涝、高温,不该出现在六七月的极端天气纷纷登场。


北京暴雨


自四月以来, 国内每个月的平均气温都比往年同期高出1-2°C 五月广西全范围大暴雨;六月中旬,持续的高温使得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7省中旱及以上气象干旱面积最大;六月以来,长江流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多,松花江流域为第3多,百条河流超警戒水位,引发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六月全国发布强对流、雷雨大风、大雾的预警信息均为历年(2017-2023年)同期发布量最高值;七月初洞庭湖决堤,淹没面积达47.64平方公里。


其实, 这些天气都与刚刚过去的厄尔尼诺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虽然能对天气做出部分预测,但在全球变暖气候的叠加影响之下,天气情况变得越来越超出我们的掌控。


央视新闻

2023,厄尔尼诺留给我们的

国家气象局六月发布会的内容显示,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由2023年5月开始并于2023年12月达到峰值,是一次中等强度事件。 厄尔尼诺由今年年初开始衰退,于5月结束 预计夏季后期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下降)[1]。


关于什么是厄尔尼诺,在 之前的文章 我们有过详细介绍。简单来说,厄尔尼诺通常指的是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海水温度升高后,全球气候模式都会受到影响。


刚刚过去的这次厄尔尼诺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五次之一 ,而2023年也成为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读《2023中国气候报告》,能看出破纪录是2023年的主旋律[2]: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在不同台风的影响下京津冀地区出现历史罕见极端暴雨,广西北海、粤港澳多地降水打破历史纪录;12月的强寒潮在多地打破低温与积雪的纪录;云南遭遇1961年来最严重的冬春连旱;河南遭遇1961年以来同期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连阴雨天气,影响小麦收获进程。


2023年全国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06亿元,死亡失踪537人


2023年全国主要气象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受灾面积比例 (单位:%)|《2023中国气候报告》

2023年救援人员在河北省涿州市市区乘坐冲锋舟前去转移受灾群众(2023年8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


在世界范围内,地中海遭遇罕见飓风;澳大利亚西北部遭遇严重洪涝;巴西亚马孙河支流水位创历史最低,南美洲冬季似夏;美国遭超强寒流袭击,多地低温破纪录。 这些异于寻常的暴雨和高温事件都与厄尔尼诺有关


然而,世界气象组织在今年三月的报道中指出,除了用于判断厄尔尼诺现象的太平洋, 全球其他海表面温度在过去的十个月中持续异常偏高,而厄尔尼诺的发生并不能解释这一现象 [3]。


在全球变暖效应的叠加之下,厄尔尼诺事件所带来的效应被放大,极端事件变得更极端。虽然厄尔尼诺由今年年初开始持续衰退,但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仍在持续上升,并将影响不同地域的降雨模式[3]。这点相信大家在今年以来一系列的干旱、暴雨和洪涝中深有体会。

厄尔尼诺结束了,但还没完

先别急着高兴,虽然这一轮厄尔尼诺结束了,但不代表天气会变好。


2023年的厄尔尼诺还不是最猛的。


大家可能已经不记得了,上一轮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在2014-2016年,是1951年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虽然它在2015年11月达到峰值之后开始衰退,但仍在持续影响2016年的气候。


查阅2015年和2016年的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可以看出在超强厄尔尼诺衰减的2016年, 与降水有关的暴雨、洪涝事件占据了当年十大事件的一半 而且夏季气温破纪录的高。


这与今年,也就是2023厄尔尼诺衰退年我们正在经历的天气气候事件很相似。


2015年、2016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对比|参考来源:《2015年中国气候公报》、《2016年中国气候公报》


科学家在对以往厄尔尼诺事件的研究中已经发现, 厄尔尼诺事件结束之后,仍在对次年的气候造成影响


对于我国来说,厄尔尼诺事件在衰减年带来降水影响的主要机制之一就是西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海温的接力作用。也就是说,在厄尔尼诺年中海温升高的东太平洋会逐渐影响西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的海温,使得印度洋海温的增暖滞后于东太平洋升温一到两个季节,从而影响西太平洋的气候模式。这就会有利于厄尔尼诺衰减年春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 导致春季长江中下游至江南东部降水偏多,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多 [4] 。 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年份1983和1998年均为另外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衰减年。

过去的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

基于对以往厄尔尼诺事件气候数据的学习与研究,科学家们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能更准确地构建复杂多样的模型预测厄尔尼诺的生成、发展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因此,今年春夏以来的强降雨天气(也是厄尔尼诺衰减年的典型现象),科学家们已经预估到了。


国家气象局在今年五月的新闻发布会上预报了五月份华东华南将会有超过常年同期的降雨量,六到八月全国其他地区也会有较多的降水,应该强化预警,做好防汛准备,密切关注由极端天气所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5]。


然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每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气候模型对目前全球海洋温度的预测存在偏差


海洋储存了地球上很大一部分的热量,海洋温度变化决定了全球的水气输送。 然而,目前海洋温度正在以超出人类认知的速度逐月打破之前的纪录


海洋温度预测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数据覆盖范围有限、模型复杂性高、长期变化趋势不均、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问题、自然变异性大、技术和方法的局限性以及长时间尺度预测的难度。这些因素使得海洋温度的预测充满不确定性。因此, 在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的双重影响下,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并且难以精确预测


海表面温度变化图 来源:NOAA OISST V2.1│ClimateReanalyzer.org, Climate Change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aine[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Python爱好者社区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个人履历
昨天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多模态,杀疯了
16 小时前
Python开发者  ·  请立即拿下软考证书(政策风口)
2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120道Python面试题.pdf ,完全版开放下载
6 天前
摸摸艺术书  ·  Cholo | 停滞夜
7 年前
硕士博士读书会  ·  全国最佳高考满分作文——《说尺子》
7 年前
安徽网  ·  安徽两地市发布干部任前公示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