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EO智库
中国商界第一领袖社群,百万级CEO人脉圈子,商业管理第一号,商业、商学、商道、商圈,尽在CEO智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  ·  不是清仓,根本不敢想,高端四件套只要99! ·  21 小时前  
HR笔记本  ·  HR如何做好招聘需求分析 ·  昨天  
HR新逻辑  ·  2025年,会用AI的HR会遥遥领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EO智库

这个国家寸土寸金,却没有一个房奴

CEO智库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6-20 19:52

正文

关注后回复 礼包 免费领取【8G总裁班视频+100本经管畅销书】 

◈编辑:智库君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ID:wcweekly)



居者有其屋,一个简单的空号,但却饱含着澎湃的力量。


6月14日,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次子李显扬,公开称已经对自己的哥哥、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失去信心,并对李显龙进行多项指控,消息一出震惊世界。


李玮玲、李显扬同时在各自脸书以《李光耀的价值观哪去了?》为题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对新加坡的未来感到担心。


李光耀的儿子李显扬(左)和女儿李玮玲(右)


抛开李家的个人恩怨不谈,李光耀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是高速发展的经济,有人说是廉洁高效的政府,还有人说是干净美丽的城市环境,但在新加坡老百姓看来,李光耀最深得人心的价值观,可能是“居者有其屋”。


在当下的中国,“要结婚先买房”是很多丈母娘提出的前置要求。房子,成了年轻人面临的一大难题。


但在新加坡,只要是其合法公民,结婚后都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购买一套房子,而且这房子由政府进行精装修,还赠送基本家具,年轻的小夫妻们拎包入住即可。


新加坡寸土寸金,却没有一个房奴!


这就是新加坡的组屋制度。


这就是李光耀的价值观——“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标志性建筑——狮身鱼尾像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加坡令人羡慕的房屋制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加坡处于一场历史变革之中,这片土地刚刚摆脱了英国人的殖民统治,成立了自治机构。


与现在经济繁荣的新加坡大大不同,曾经的新加坡经济十分落后。再加上地方狭小,居民的住房大多破败不堪,甚至有很多人全家都挤在一间小房子里。



1947年,英国房屋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新加坡有‘一个世界上最糟糕的贫民窟,是文明社会的耻辱’”。新加坡平均每人建筑密度在1947年高达18.2,高层建筑则颇为罕见。


1959年,住房短缺的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在一份建屋发展局文件中提到,预估在1966年,30万人口将居住在棚户区,25万住在郊区或是市中心肮脏的店屋里。


新加坡的200万居民中,有大概80万住在棚户区或者贫民窟。


李光耀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是个有名的铁腕人物,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


他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作“居者有其屋”。1960年,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正式成立,开始建造新加坡特有的“组屋”制度。




首先,要让新加坡买不起房的老百姓都住得起房子。


在建设初期,政府迅速建造了许多小户型的房子。这类房子的造价低,再由政府进行大量补贴,以极低的定价卖给民众,确保低收入群体也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李光耀在组屋建设基地


在初步解决巨大的住房需求之后,新加坡政府接下来就开始注重房屋的舒适度和高质量。此后建设的组屋面积逐渐扩大,两室一厅、三室一厅、四室一厅的户型都有,和普通公寓住宅已经没什么差别,甚至更胜一筹。


以新加坡女皇镇的摩天组屋项目杜生庄为例,在网上看过这个组屋项目的外国网友都惊叹不已:这竟然是便宜到不可思议的组屋?看上去就像是豪华公寓啊!


杜生庄组屋外表美轮美奂,高达47层,建设有12个空中花园,组屋中还建设有历史走廊,墙壁上有精美的历史壁画,可以供孩子们随时欣赏学习。


杜生庄组屋空中花园


社区的配套设施十分完善,除了大型商场和医院、学校之外,组屋的底层有专门的社区客厅,可以给老人和孩子提供专门的休闲娱乐场所。


甚至连CNN都惊叹:这是豪华酒店?


如此精致的组屋,价格竟然比市场价低至少50%。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的新加坡民众购买房屋的首选,当然是物美价廉的组屋。据2015年的数据统计表明,已经有超过87%的人住进了政府修建的组屋。


即使房屋价格已经如此低廉,新加坡政府仍然担心低收入公民会沦为“房奴”。


1965年,李光耀在组屋建设基地


因此从1968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就建立了公积金制度,所有公民都拥有一个公积金账户,每个月由雇员和雇主各缴纳工资的5%,在购房的时候可以提取出来作为首付款。


当其他国家的年轻人还在为了攒首付焦头烂额的时候,新加坡的年轻人早已无后顾之忧。


同时,为了倡导东方价值观中的孝道,如果年轻人购买离父母很近的组屋,将会享受政府的优惠;如果购买的是二手的组屋,政府还会发放几万新元不等的住房补贴。


新加坡70年代客厅陈列



这么丰厚的房屋福利,使人不禁会思考:会不会有人投机取巧,利用组屋搞腐败?


新加坡政府早就预料到了这种可能,对组屋的购买和使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首先,一个家庭只能购买一套组屋,不能多贪多占,买了之后必须居住使用,否则将会面临高达5000新元的罚款或半年的牢狱之灾。


组屋购买后五年之内,不得出售转让,如果五年之后想要申请更大的组屋,需要将现在拥有的组屋先退出来。


新加坡现代组屋内部图片


除了严谨的法律条文使投机取巧者望而却步之外,新加坡的高薪养廉制度也使公务员廉洁清正,不会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而拥有大量资金的外国炒房客,在新加坡更是完全没有市场可言的,因为新加坡政府对于组屋的购买有一条严格规定:购买组屋者必须是新加坡公民,且家庭月收入不超过5.8万人民币。


炒房,在新加坡根本没有可能。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奇迹,首先是靠政府的大力调控和补贴。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新加坡政府这样肯在居民住房上下血本。


因为组屋的价格远远低于成本价,建屋发展局每年都有巨大的财政赤字,需要政府拿出资金进行填补。新加坡政府历年在这一方面的拨款,加起来折合成人民币将近一千亿。


有人说,羊毛出在羊身上,所谓的房屋福利最后还不是要新加坡人自己买单。


事实上,还真不是。


新加坡政府补贴给组屋的钱,一部分来自于正常的税收,另外一大部分则来自淡马锡公司的投资收益。淡马锡相当于新加坡的国有企业,在全世界各地进行投资,满世界地赚钱,年均复合回报率高达16%左右,为新加坡的老百姓赢得了丰厚的收益。


淡马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