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维舟
维舟的观点、评论与文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汇学人  ·  张经纬 | 蟠蛇释博局 ·  3 天前  
文汇学人  ·  陶章 | 年兽变形记 ·  3 天前  
做書  ·  营 销 编 辑 恐 怖 故 事 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维舟

一碗水端不平

维舟  · 公众号  ·  · 2024-06-02 20:50

正文

一早在医院走廊里,护士看到母亲,笑着打招呼:“你又来啦。”
二舅母住院十七八天了,母亲差不多天天来,上周妻去川渝七天,她问我要不要她来沪帮着照料两个孩子,我说不用,她思忖了下说:“那行, 就让我偷个懒吧, 我也放心不下你舅妈。”
说是照护,其实也不需要她怎么服侍,二舅母这次请了护工,每天二百元,只是二舅 自己也已走不动,两个子女也各有各忙,护工毕竟不是亲人,母亲每天还是去病榻前看看,好歹陪着说几句话。
二舅母的气色比我想象的好,她操劳了一辈子,这次要不是骨质疏松摔倒了走不动路,也舍不得停下来。病榻上,她长吁短叹地说,从十六岁做到现在,没想过有这一天。她儿媳在旁埋怨:“都八十二了,一年年纪一年身,老是做,身体难道还能越做越好吗?”
母亲说:“是得少做做。等明天出院了,你别急着下床干活,二哥要是嫌弃饭菜不好吃,你就回他:‘你有手有脚,想要吃好吃的就自己下厨。’”一群人都笑起来。母亲说:“别笑,我哥能听我的。这么多年你们夫妻拌嘴,我哪次不是站在嫂子这边怪他?有一次他发脾气说:‘我要不是那会穷,哪会要她?’我说:‘就你行是吧?你要是早几年发财盖好楼,你不娶她,她也不会跟你。你以为这楼是靠你一个人赚的钱?你要是把嫂子逼急了喝药,那一对儿女还能说你好?’”
这故事,二舅母不是第一次听到,听完笑起来,眼里泪汪汪的。临走时,她在床上欠了欠身,对母亲说:“明早你可要来啊。”
回去的路上,母亲说:“你舅妈刚才那句话,这么多天了,今天是头一回说。”二舅母向来不会什么花言巧语,有话也都埋在肚子里,前两天倒是 忽然感叹了一句: “到底哥哥是哥哥,嫂嫂是嫂嫂啊。
这话母亲听得懂。四五年前,二舅膀胱癌开刀,母亲差不多天天去县城医院(除了周末之外,“十天去了能有八天”)陪护,那次没请护工,大医院又很复杂,二舅母实在搞不清楚,交给别人又不放心,二舅自己心里明白,确实多亏了妹妹。现在自己躺在病床上了,二舅母回想起来,那意思无非是说“你对我毕竟不如对哥哥那么尽心尽力”。
母亲没有分辨,也无从分辨,甚至电话里也没和我说起,只是我这会儿母子俩散步回家 ,她才淡淡然说起。她自己的左脚脚踝浮肿也好些时日了,只能慢慢踱步,她说: “你看,我也老了,身体比四五年前差了好多,六年前我还有精力重新装修下,换作现在想都不敢想。你二舅那次是大手术,我也还能侍奉得动,要现在我也得病倒。但这些跟你舅母怎么解释呢?解释也没用的。”
二舅母是老好人,说这话也没有恶意,或许正是因为至亲之间,她才这么直言无隐。从她的角度来说,这好像也没错,事实上就是不一样,只是她把这归结为是母亲对哥哥和嫂嫂的区别对待,没有去考虑母亲的身体境况也大不如前。
这实在也是没法解释的,因为只要存了这样的念头,就总觉得对方做得还不到位,且是有意如此。我也听说过有人当了后妈,一心想平等对待两个同父异母的孩子,但没有用,后妈就是后妈,没有人相信你不曾有一点点偏心。
乡下就是这样,每个人就只活在这狭小紧密的地方,对任何一点差别都敏感之极。“一碗水端平”几乎在哪个大家庭里都是每个人的诉求,但又从未真正实现过,倒是很容易激起此起彼伏的纷争,并且从未平息过
这些滋味,母亲从小就体会过。身为陈家的养女,本来她想得到“一碗水端平”就是奢望,出嫁的时候,小姨被大舅母怂恿着拦轿哭闹,“野丫头凭什么嫁这么好?”多年后小姨出嫁,嫁妆好多了,母亲没说什么,能说什么呢?她是野丫头。
嫁到了沈家,也逃不开这样处处被人计较。那些年男人远在异地,农忙时公婆但凡多照看了一天孩子,那都没完,特别是二伯母,能闹腾到鸡犬不宁。到后来,爷爷奶奶索性两手一摊,哪家都万事不管。虽然母亲也怨过,但多年后深夜谈起,她也感叹过:“想想当父母的,要想一碗水端平,大概也只能这样了。”
这次回乡来,还听说了更奇的事:村北的张家老太,前一阵哭闹着要自杀,搞得一对儿女头疼不已,儿子只能请了假从上海赶回来。我问起是什么事,母亲说:“能有什么事?她这一哭二闹三上吊也都家常便饭了,无非是计较子女不够关心自己,‘你爸生病,你们带去上海到处看病;我生病,你们就没当回事’。儿子也都被搞得没脾气了,无奈地说:‘这样的老娘,也算崇明沙上少有。’”
当然,以往更多计较的是婆媳之间。乡下有句糙话:“娘子屄香娘奶臭。”难听是难听,但意思也是再明白不过了:儿子一旦成家,早被妻子迷得忘了娘亲。小时候听这话,总觉得隐含着对儿子忘恩负义的谴责,到成年后才渐渐意识到,那里面还藏着母亲对儿媳的嫉妒。
说到这些,母亲对我说:“你放心,我不会计较这些,也不会要求你对我要像你对你爸、你老婆那样,没必要,这也不能强求。做到几分,是你的良心;没做到,那你肯定也有你的苦衷。整天计较别人做没做到,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何况,我自己过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要你怎样端茶倒水才舒心?”
人活着,有本事能照料好自己,是最好的; 但如果真心需要,别人又对自己好,也别计较咸了淡了,得到就要感恩,因为人家本来可以不必那么做的。 自己活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