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拾文客栈
有态度、只原创,笑迎八方客,戏谑古今谈。(未经授权,禁止商业转载,已签约维权骑士维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大学堂  ·  霍去病18岁从军,21岁成骠骑将军,出征时汉 ... ·  11 小时前  
史事挖掘机  ·  迷雾中的陨落:斯大林之死探秘 ·  2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19世纪的中国影像 ·  3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19世纪的中国影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拾文客栈

历史的另类脸谱: 穿长衫的武夫, 将本事用来对付自家人

拾文客栈  · 简书  · 历史  · 2018-02-05 19:13

正文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七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北洋时期,各式武备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毕竟在清朝末年屡战屡败,甚至败给了蕞尔岛国,能人志士们总得寻找一条出路,在经验上总结得出人家尚武,而大清一直以来都是文人闻达于庙堂。此时洋人也跟着鼓噪,说文人骚客的两把刷子在战场上分文不值,因此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走上投笔从戎之路,其中首选的地方就是一衣带水的日本,现成的成功经验摆在这里,清廷的诸多留学生一窝蜂地塞满日军士官学校,在清朝国内也掀起兴建新式武备学堂的热潮,学员们大多是军校生打扮,军服和大檐帽,戎装焕发出的生机透露出一股狠劲,配上军官的马靴、皮鞭以及指挥刀,似乎成为有志男儿最振奋的装扮。

但是这些从国内外军校学成出师的学员们,自清朝末年就顶着“新军”的光环,延续至北洋大时代的江河日下,自始至终也没有真正在“吞扶桑”的战事中大展身手,而是将本事都用在了自家人身上。地盘之间的兼并争夺,派系之间的角力争位,大打、小打以及混合打,大有“无战不欢”的态势,但是也不难发现,接受先进军事教育的这些武夫们,包括那些喝过洋墨水的士官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竟然喜欢穿起长衫,只要有机会就一改赳赳武夫的装束,一律换上长衫马褂,这种本是他们所嗤之以鼻的酸腐文人的装扮,不仅跨不了战马,更打不成仗。还有过分的军阀武夫,会在行军打仗时带着家眷,而且还要坐着轿子,在军情紧急或者失利时,军阀们经常会被丢下,抬轿的士卒四散奔逃,幸好在那个时代军阀之间混战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即使打了败仗,也会保全军阀的身家性命。

其后,有恃无恐的各路军阀,早就将强兵报国的初心忘得一干二净,在他们留下的照片上,无不是气势斐然的戎装照,雄赳赳的外表下更多是展示军阶和勋章荣耀,在私底下却是长衫马褂,一副富家翁的做派。麾下军队只要在一个地方驻扎下来,北洋军营级以上的军官都会在当地设置公馆,然后找房家眷,接着钻进鸦片馆吹吹大烟泡,要不就是麻将馆消磨时间,至于营地,那是看心情才会前去走下过场。曾经在湘军中有个旅长,好不容易回趟自己的旅部,却被卫兵拦住,毕竟穿着长衫,也几乎没在营地露过面,一直吵到一位参谋经过,才知道这是旅长大驾光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