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李白不知道,号称“八百里纵天下之脊”的太行山,比蜀道更为难行。
在山西省长治市一带的太行山峭壁之上,就存在着这么一条蜿蜒的“天路”——虹梯关挂壁公路。
所谓挂壁公路,是指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出的可以通连的山路。在太行山的一些地区,山崖陡峭,笔直如削,根本无法修建盘山公路,因此挂壁公路也就成了这里的特色。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对这条路进行了报道,赞其为“通往成功的道路”。文章表示,这条路是由血水、汗水和泪水共同筑成的。
太行山自古艰险难行,能通往外界的只有少数几个孔道,因此古人有“太行八陉”之说。冷兵器时代,人们据险设防,而虹梯关就是这么一个古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抗战时期,曾有日军侵入至此关下,关上的民兵将滚木、礌石打下去,吓得日军屁滚尿流,从此对这里望而却步。
而到了现代社会,昔日据以自守的天险却成了阻碍山民与外界沟通的障碍。为此,长治市芣兰岩乡的村民们便在不依赖机械设备的情况下,用最简单的工具,挖通了这样一条虹梯关挂壁公路。
这条10公里长的挂壁公路建于49年前。当时,当地800名村民在山里住了两年,用最原始的工具凿穿5个山洞。其中,最高的山洞和最低的山洞之间落差达200米,坡度超过30度。
要建成这样一条奇险的公路是万分困难的。在正式开挖山洞前,村民们就先花了几个月架设好地基。因为徒手建造,道路的表面至今仍由砂石铺就,汽车行驶时十分颠簸。
但是,道路沿途秀丽的风景令人赞叹,现在这条道路已经被旅行者们评为最受欢迎的景点。
有外国网友表示,这项工程体现了人类的力量和聪明才智,也展现了意志力以及体力,令人叹为观止。
还有网友说:这条路让我想起,中国人曾修建过万里长城!
点击下方视频,看看昔日天险如何成为今日通途↓↓
《每日邮报》发现,在太行山一带,这样“逆天”的工程竟不止一个。
太行山纵跨山西、河南、河北以及北京四省市,山脉海拔多在5000英尺(约1524米)到6500英尺(1981.2米)之间。其中,小五台山的主峰更是达到了9455英尺(约2881.88米)。
这里秀峰突兀,石径崎岖,虽然有着雄伟的自然景观,但也让住在山中的村民饱受交通不便的困扰。
就拿河北来说,太行山区的经济要远远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最大的阻碍就在于道路阻隔。因为道路难走,山中村民很难实现与外界的沟通,山中的农产品不能运到外面售卖。此外,因为地形复杂,这里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
太行山深处有一个井底村。几十年前,村民为了能够走出“井底”,决意修路。
当时,井底村300多人,男女老少一起上阵,轮流吃住在山间,自制炸药开山筑路,最终花了15年建成一条5000英尺(约1524米)长的公路,从而将山货运到村外。
而在近几年,太行山的村民还在悬崖峭壁上建起了一条300英尺(约91米)长的石阶路,为登山者清除了危险。
此前,太行山的另一条挂壁公路也曾引起《每日邮报》的关注。
郭亮挂壁公路建于1972年,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一条在几乎笔直的峭壁上开凿出来的公路,可通车,可走人,将郭亮村与外界连接起来。
《每日邮报》报道称,当时,13个村民花了5年时间,凿穿了一条5米高、4米宽、长1200米的隧道,砸坏超过12吨的钢钎和4000把铁锤。而这些铁具,都是村民出售山羊和草药买来的。
因为是穿凿于悬崖间而形成的一条道路,郭亮挂壁公路也独具特色,公路沿途有超过30个“窗户”,或方或圆,形态不一。
郭亮挂壁公路于1977年开始通车,号称“太行隧道之父”,如今已经成了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当年郭亮村村民的辛勤劳动,终于也有了回报。
天堑变通途!欢迎转发分享↗↗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