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理认为,金融科技的出现和发展是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制度推动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个人和家庭资产负债表的丰富催生金融科技的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四十一年以来,我国个人和家庭收入增长快速,家庭负债表逐渐丰富,为我国金融机构带来机会。
90年代,美国家庭所持有的金融资产首次在总量上超过企业,金融从面向企业转型面向个人。
个人和家庭的金融市场是未来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次,科技进步加速金融科技发展。
过去十年,中国面临经济放缓、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等多方面困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迅速发展和突破,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为社会各领域带来变革和创新。
此外,制度改变促进金融业改革,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美国1975年修订《证券交易法》实现佣金自由化,奠定了互联网券商发展的基础;
1986年美国完成利率市场化,推动了互联网银行发展;
2012年奥巴马医改法案促进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金融科技背景下,制度的变化将给金融业带来大量的机会。
廖理指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服务创新,体现为新的商业模式、应用、流程和产品,其本质仍是金融,以去中心化、方便快捷、参与门槛低等为特点,用互联网技术提供金融服务,由此产生新的金融业态和商业模式。
廖理提出,可将金融科技划分为
五个基本格局,分别是:
赋能传统金融、优化资产和负债、创新型融资模式、金融数据和信息服务、金融科技基础设施。
赋能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的银证保,即互联网银行、互联网券商和互联网保险。
中美互联网银行差异明显。
在美国,互联网银行的存款利率比传统银行高很多,原因在于存款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银行基本没有营业部。
而在国内,互联网银行主要指的是基于移动端提供服务的持牌银行,及第三方助贷。
互联网券商给传统券商带来的变化相对较小
,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交易佣金,美国已经出现零佣金券商,国内交易佣金也在逐渐下降。
在其他方面的也有很多创新,如众筹式券商、资产配置的券商等。
互联网保险相对传统保险发生巨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改变传统中介业务模式、降低人力成本、优化保险业务。
如使用传感器和卫星定位以及大数据催生的UBI(Usage-based Insurance)进行保费的差别化定价,及利用穿戴设备和机器学习提供全新健康险服务的Oscar公司,甚至出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直接进行车险定价的Insurify公司。
优化资产和负债,是指帮助个人、家庭、企业进行资产配置和负债优化,包括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资产配置、互联网小额商业贷款和互联网消费金融。
互联网资产配置降低私人银行门槛,发展势头迅猛。
个性化资产配置服务通常针对高净值人群,智能投顾降低了这一门槛。
如Wealthfront、Betterment等初创企业进入该行业,Vanguard、Fidenity等传统金融机构也推出智能投顾业务。
互联网小额商业贷款利用大数据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全球普遍问题,一是因为中小微企业没有可抵押质押的资产,二是因为中小微企业信息不充分,难以让金融机构做风险定价。
而在金融科技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利用包括工商信息、税务数据等更多的第三方数据进行大数据建模,精准分析风险和定价,缩短贷款发放周期,让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得到一定缓解。
互联网消费金融拥有万亿市场
,成为国内金融科技发展的突出亮点。
该领域有很多细分市场,如分期付款类公司,包括京东白条、花呗、分期乐、趣分期等;
大数据消费贷款类公司,包括Zestfinance、Kreditech等;
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人的P2P也是重要分支。
P2P网贷在创新的同时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监管。
在美国,P2P网贷平台需要像上市公司一样在证监会完成注册或满足豁免条件,有严格的注册资金要求、信息披露要求,迅速纳入监管范畴和轨道。
及时建立创新门槛和推行金融普及教育,对于建设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有启发意义。
国内众筹模式需进一步推动。
众筹有产品众筹、股权众筹、捐赠众筹等。
在中国除了水滴筹、轻松筹等捐赠众筹外,还没有较成功的公司。
在美国,有撮合交易额达20亿产品众筹公司Kickstarter,和孵化器达3000家的股权众筹公司Angellist,这是国内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金融数据和信息服务,不是金融业务,而是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多角度、多类型的金融信息,其中包括在线投资社交、金融产品搜索、个人金融信息管理、另类数据服务、金融普及教育。
在线投资社交
,是指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进行金融产品讨论、金融信息发布、研究成果发布、金融知识学习交流。
美国比较著名的有Seekinggalpha、Zulutrade,国内的东方股吧、雪球等。
金融产品搜索
,为用户提供金融信息的同时,也是金融产品的流量入口。
代表性公司有Bankrate、Lendingtree、融360等。
个人金融信息管理,包括个人信用管理和个人财务管理。
这一领域不是重金融业务,所以不在严格监管范畴,适合创新创业。
我国在个人征信领域处于起步阶段,个人征信的推广和市场产生了个人对于信用管理的需求。
如美国的信用管理创业公司Credit Karma、ZestFinance等,帮助个人管理信用、养成信用习惯。
个人财务管理公司如美国的Mint、Saveup,国内的随手记等。
另类数据创业领域,我国走在前列。
近几年另类数据公司在国内外兴起,通过抓取社交网络数据等个人产生的数据,物流、支付等商业过程数据,卫星、GPS、个人穿戴设备等传感器数据,然后进行信息加工出售给投研公司、期货公司等。
如利用商用卫星数据捕捉商场客流的Orbital Insight、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分析人流量的Thasos等。
金融普及教育作为金融数据和信息服务的细分领域
,需提高到国家战略地位,让金融普及教育立体化。
2006年美国财政部联合23个部委发布“金融普及教育国家战略”,从老青幼全年龄段、社区政府企业全方位地推行金融普及教育。
我国需要提升金融普及教育程度,提高居民的金融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
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是金融科技各种商业模式的依托,包括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征信信息基础设施。
在传统金融中也存在这些基础设施,但在金融科技领域呈现不同的特征。
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作为金融系统的“管道”,在金融科技中体现在移动支付、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两个方面。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在技术上并不先进,是密码学、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创新结合应用的产物,目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金融机构间结算币(如 JP Morgan Coin)、稳定加密货币(如 USD Coin)及Facebook宣布发行的 Libra 项目都备受关注。
区块链在支付清算领域有探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