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伙伴
180000+名创业和投资伙伴们聚集的圈子。创投找伙伴,就找创伙伴!
51好读  ›  专栏  ›  创伙伴

65岁的航空公司,在有30辆保时捷的富二代手里,毁了!

创伙伴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6-12-01 23:56

正文


木已成舟,

时间已不站在复兴这一边。


授权转自华商韬略 ID:hstl8888

作者:华商名人堂 毕亚军


11月22日,台湾历史最悠久的民营航空公司——复兴航空宣布解散。

每天一开门,就亏一千万,昨天下午3点还在凑钱,实在撑不下去了。”复兴航空董事长林明升在告别会上解释说。

“5年内飞遍亚洲主要城市”曾是林明升的雄心,但豪言犹在,他的翅膀却断了。



富二代接班,最年轻的董事长


时刻西装笔挺,也把洗剪吹弄得上好的林明升,是位标准的富二代。


林明升的爷爷林灯是台湾著名企业家林灯。鼎盛时,林灯创办的国产集团,曾位居台湾十大财团之列,产业版图横跨建材、电信、房地产、航空等众多领域。

林灯去世后,国产集团由其长子林嘉政接班,但这位大太子没能守好国产的大摊子。整个集团都不好以后,林明升的父亲林孝信上任,壮士断臂,力挽狂澜,把国产集团从死亡边缘拉回来,还一步步再回舞台中央。如今,国产集团虽已不如当初的地位,但实力依然不容小觑,林孝信也是身家过百亿的大富豪。




现年43岁的林明升是林孝信的长子,这次出事之前,他除了喜欢保时捷,还开保时捷搞了次交通肇事逃逸外,一直都是世人眼中的好孩子。


林明升12岁到美国做小留学生,在加州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回台湾商界历炼,从业务行销开始,一步步爬到父亲接班人的位置。

2004年,林明升进入家族旗下的“复兴航空”做董事,2006年再兼任复兴航空机队规划委员会,机队规划小组召集人。2010年6月,林名升出任复兴航空董事长,在37岁时完全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也成为台湾航空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



油门踩到底,全台湾最敢冲的人


成立于1951年,从货运和包机业务干起的复兴航空,是台湾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也是林灯当年从别人手里接管过来的产业。林灯酷爱航空业,并在收购之后一路打整,把复兴航空做成了一度在台湾航空业表现最好的公司。




林明升上任之前,复兴航空算是航空业小而美的典型。公司主要经营岛内及两岸航线,虽然规模有限,做了几十年的台湾老三,但盈利水平却一直不输于人。但在父亲人人都是第一代的精神感召下,林明升不满足小而美,要做大而强。

如何大而强?林明升的思路很清晰:拥有更多的飞机,飞向更广的天空。在此目标下,他大胆进击,油门踩到底,主动成为台湾航空业新一轮竞赛的吹哨人。

上任当年,林明升就一口气订购8架新飞机:2架大型A330-300客机以及6架A321客机。之后,他一手迅猛布局两岸航线,一手跟行业博弈,杀人长期由华航、长荣把持国际航线新领域,还大声喊出“5年内飞遍亚洲主要城市”的口号。




他的进攻一度凑效了,尤其在大陆游客激增,两岸直航的支撑下。

2011年,上任才1年的林明升就实现了复兴航空几十年都没实现的大突破,成功将公司在台湾上市,在一片看好中成为航空业股王,并创下经营绩效的历史新高。

2012年,空客向复兴航空交付了第一架A330客机,林明升也正式飞出台湾和两岸,飞向国际。当年7月,公司还入选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并名列第6位,也是台湾唯一进榜的航空业者。

可以飞出台湾了,全世界都看到我们的成绩了,而且盈利比别人高,员工们也都个个抬头挺胸,闷头做了几十年小三的复兴航空仿佛已如睡狮醒来,找回了台湾第一家的荣耀。

再之后,在两岸航线业务持续爆发,岛内大陆观光客激增的支持下,复兴航空迎来一个又一个利好。财团积极贷款,私募基金主动入局,航线不断新开,每股盈利连续3年超越老大华航及老二长荣,俨然已是台湾最会赚钱,也最有前途的航空业者。

一片大好下,雄心勃勃地林明升还是不满足。他要飞得更高更远,他要让复兴航空真正复兴,全面复兴,伟大复兴。

2013年11月,复兴航空宣布投入20亿新台币进军廉价航空市场;2014年1月,复兴航空正式创立台湾威航,写下台湾第一家廉价航空公司的新历史。




“我们在展现我们有企图心,也有这个野心和底气说我们要持续成长。”面对有人质疑他步子太大会扯着蛋,林明升晃着牛闪闪的财务报表,信誓旦旦地强调。

就在这风光无限好的时刻,巨大的灾难接连降临了。



两次大空难,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2014年7月23日晚,林明升的电话突然响了。还没听完电话,他就几乎要摊在地上。对方向他报告:公司从高雄飞往马公的GE222班机,坠毁了。




官方公布的消息显示,执飞当期GE222航班的这架飞机在飞行中走错了方向,降落时两名驾驶员都没有看见跑道,造成了事故发生。49人因此罹难。

被五雷轰顶的林明升紧急飞往事故现场,向罹难家属下跪致歉,表态自己深知事件造成的伤害是任何形式都无法弥补的,但公司“一定会尽最大责任善后,帮忙家属及伤者度过难关,企盼大家谅解。”




这么严重的灾难在复兴航空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现在却要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来面对,这对林明升的打击是巨大的,对公司的负面也是史无前例。两年前刚刚进入全球最佳,这一转眼,就被选入了全球“最危险航空公司”之列。

虽然保险公司负责了大部分赔偿,从当期财务层面看,公司损失尚可承受,但安全是航空公司的生命,这么大的空难发生在这样一家小公司,谁还敢坐复兴的飞机?谁还敢给复兴借钱?谁还敢给复兴新批航线?谁还会长期持有复兴的股票?

公司内部,更是一时人心惶惶。

危急时刻,老爸林孝信站出来帮助林明升善后,还鼓励他从“一生中最黑暗、最难过的一天”走出来,站起来。但旧难未解,轰的一声,大事又发生了。

2015年2月4日上午,复兴航空GE235班机,在台北松山机场附近失事,最后坠毁在台北市基隆河,43人因此罹难、还有15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




不到一年,两次大空难,复兴航空由此走上了解散倒计时。但即便这样,林明升也没想过放弃。他反思自己的激进策略,主动后撤,试图赢得复原的生机。

他把飞机卖给租赁公司再租赁回来,在不影响航线运营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减轻财务压力;他将刚刚起飞的釜山和新加坡航线砍掉,尽量少做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他还把自己的心头肉,好不容易创建的廉价航空威航停业1年,试图给到处漏水的复兴航空再止血;为了吸引客源,他还把已不挣钱的票价不断往下杀……

但他最终没能扭转局势,甚至连天也不帮他。进入2016年,随着台湾当局与大陆关系的变幻,大陆赴台游客骤减,屋漏的复兴再逢连夜雨,空难之后原本就掉得厉害的上座率失速般地往下掉,掉到只要飞机一起飞,公司就要再赔更多钱。

2015年,复兴航空的主业亏了超过20亿新台币;2016年前三季,这个数字变成了超过22亿新台币。“每天一开门,就亏一千万”,在10月22日宣布公司解散的告别会上,林明升说,自己已尽到最大的努力,到处借钱想要撑下去。

但一切都来不及了。



急着做大的另一面,是忙着找死


林明升做复兴航空并不是玩票,一连串的大动作也不是要讲故事、玩概念,然后在资本市场圈钱。他是真心想要做好复兴,做大复兴,做强复兴。




但他还是把复兴做死了。他心太急,走得也太急,野心大过了能力,业务撑不住财务,把陷阱当成了机会,也把急着做大,变成了忙着找死。

复兴航空走到这一步,问题的根源在操之过急。

航空公司要承担飞机维护、飞行员管理、执飞人员定期培训、飞机保养等多项管理责任,稍不留神,就可能出大问题。空难都有偶然,但不到一年两次大难,偶然有必然,这个必然就是,新飞机不断进,新航线不断开,内部管理却没有跟上来。

事故本身也印证了这一点。第一次空难中,失事飞机机龄13年,飞机正驾驶已有60岁,软硬件皆属于“超负荷”状态。第二次空难,飞机是不到1年的新飞机,但却是与第一次空难相同的ATR机型。这飞机便宜但货不够好,出了名的容易出事,香港和大陆基本已全淘汰,但复兴却为了低成本还在新引进,反映其风险意识之低。

航线运营上,复兴航空也是霸王硬上弓,最后哑巴吃黄连。几乎要与全球主流航空公司竞争的国际航线和短途航线的经营环境存在巨大差异。主要经营短途航线的复兴航空,没有国际航线的经验,也没有这方面的专才,但林明升以为买到大飞机就能飞了,而且飞得快。几年间开出10多条国际航线,人才和管理却一直没有跟上来。




激进的扩张,更给复兴航空带来不堪一击的财务压力。复兴的资本非常有限,财务本就相对紧张,但林明升不自量力大举融资买新机,光是价值近2.5亿美金一架的空客A330,就1年买了两架,后来还陆续再订购,把订单一直排到2019年。

自己没有这么多钱,林明升就去融资,上市融资规模有限,他就大把大把地找银行财团借。凭借那两年的好行情,而且借钱是实实在在去买资产,买飞机,他的钱是借到了,但复兴航空的负债率却一路飙升,从他上任时的39%一直爬升到如今超过74%,从台湾负债率最低变成了负债率最高的航空公司。

借钱是有还期,是要付利息的,光是购买空客A330-300,复兴就欠下上百亿新台币的债,每天睁眼,光是银行利息就是不小的压力。更雪上加霜的是,林明升还在复兴的国际航线不成熟,大都在赔钱的情况下,再开廉价航空,把战线拉到更长。

摊子大、战线长、问题多,如果生意好,运气足够也不是问题。大陆很多民营大企业都是在粗放中带着一堆问题和80%以上的负债率做大的,但他们命好,快速成长的市场和巨大商机为其提供了冲抵风险、挪腾转移的空间,而且大陆还有个更好拿钱的资本市场,以及“钱都是国家的”的银行体系。甚至实在不行了,只要能上市,光是壳子都能卖出几十亿……

然而,林明升面临的环境却显然不同,他没有那么好拿钱的资本市场,他借钱的银行,也都是把每一分钱都当成钱的私人资本或财团。更重要的,他也没有一个快速成长,随便搞搞就能赚钱的市场。他以为我借钱买飞机,飞机越多就生意越大,生意越大就越能挣钱,只要挣到更多钱,我就可以担得起债务,一直往前飞。

但他想错了,复兴过去的生意小,表面上是因为飞机少,实质上还是综合实力,尤其人才和经营管理不如人,而这件事,不可以像买飞机那样,签个字,有钱就能分分钟搞定。


不花时间,不耐心把这个短板补起来就大买飞机大扩张,就像把一台只有100匹马力的车按照500匹马力的去跑,跑不到终点就爆缸是必然,跑到终点是侥幸,何况他的油也不够,即使车不出问题,跑到半路熄火就更是大概率。




而让复兴航空非要在11月最后几天紧急宣布解散的,正是它的“缸”爆了,“油”也烧光了。

2013年11月29日,复兴航空为融资购买新飞机,在新加坡发行了一笔7500万美元的5年期海外可转换公司债(ECB)。这笔债原本2018年11月29日到期,但根据协议,不想转股的债权人可以在发行期满3年后,也就是今年11月29日提前赎回。

因为复兴航空这两年这么烂,股价跌到那么低且没有走高的希望,深感被套的债权人们早就等不及了,一到时间窗口就排着队登记,要提前赎回自己的投资。

这一笔需要马上还的债务金额超过22亿新台币,但此时,连续亏掉将近50亿新台币的复兴航空,手里的现金已只剩17亿新台币了。同时,它还背了110亿新台币将陆续到期的欠账,这让今年以来一直在借钱的林明升,再也借不到钱了。

所以,只能Game over,say goodbye!



要追求一万,更要防止万一


一辈子没有一年让公司亏损的李嘉诚说,他每天都会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虽然天气满好,但你还是要估计,若有台风来袭,在风暴还没有离开之前,你怎么办?”


人们也常说一句话,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久经考验的企业家则强调,做生意要追求“一万”,更要防止“万一”,因为一个“万一”,就会让你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




一心想要追求“一万”的林明升,没有防住他的“万一”,遗憾而痛心地把复兴航空做到了这步境地。6年前上任时,他说航空是爷爷的心血,一定要把它发扬光大,6年下来,他明白了风险的厉害,也明白了很多事不能心太急的道理。

但明白已晚。“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挽救,但结果是,时间是不站在我们这边的。”他在宣布公司解散的大会上,痛心而无奈地说。

猛打猛冲时,他的目标直指成为台湾的第一大,而今6年冲下来,一家他视线之外的小弟弟,曾经差点死掉的台湾远东航空居然放话,有兴趣把老大哥复兴航空盘下来。

一时风光无限之际,他被媒体塑造成台湾最成功的富二代,也是无数青年人仰慕的人生赢家,他拥有近30台,总价值近3亿新台币保时捷汽车还一度传为佳话。

而今,因为公司解散而失去工作的员工则在社交媒体骂他,台湾就是充斥着这些烂资本家,买保时捷超跑自己爽,把公司败成这样,跑得比跑车还快。




鼓励林明升往前冲,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两次空难还让他接着干的好老爸林孝信,如今恐怕是整个事件中最痛心的人。他明明经历过父亲和哥哥因为冲得太猛却经营不善而导致的差点破产,但他却看着最寄予厚望的儿子重蹈了覆辙。

那些借给林明升钱的银行财团,如今则争先恐后地“挤兑”他,一个接一个地冻结他的账户,一个接一个地找他开会,限定他必须在多少时间之内卖掉飞机还债。

至于1700多员工,无数买了复兴航空股票的中小股东,除了祈求好运,也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还有就是台湾当局,复兴航空的解散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让长官们操心不已,但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如果不是蔡英文当局给两岸关系制造麻烦,如果大陆游客下降不是那么厉害,复兴是还可以往下撑的,至少还有个撑下去的希望。




复兴航空案发后,很多台湾民众都为其抱憾,甚至不乏“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叹。但正如林明升自己所言,木已成舟,时间已不站在复兴这一边。

林明升雄心壮志的奋斗,却落到如此凄凉的悲剧,它发生在高估自我能力和市场景气所能创造的机会,却低估内部管理和宏观形势可能造成的风险里。它发生在台湾,但它的教训,值得很多大陆创业者和企业家总结与警惕。




今天的中国市场,很多领域已不再是爆发式的增长模式了,也不再是胆大快上的粗放式操作就能成功了,而那些被林明升低估的因素,也正越来越成为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日趋饱和,增长日益缓慢,不确定因素却越来越多的环境,不要再做骑上“风口”快速爆发的黄金美梦,而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练好内功,先做强,再做大,恐怕才是更适合大多数创业者和企业家的成功之路。

雄心将更需要耐心,这或许是未来的趋势。


想避免失败?

邀请你加入创伙伴创投社群【伙伴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