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有一个纵横家叫冯忌。有一次,他想拜见赵王。但见了赵王后 ,他却低头不语。赵王问他这是为什么,冯忌就讲了一个故事:“客有见人于服子者,已而请其罪。服子曰:‘公之客独有三罪:望我而笑,是狎也;谈语不称师,是倍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客曰:’不然。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战国策·赵策四》)
这个故事是说,冯忌的朋友向服子推荐了一个人,不久他问服子这人有什么过错。服子说:“您的朋友有三条过错:望着我笑,是轻视我;谈话不称我老师,是背叛我;交情浅而言语深,是迷惑我。”我的朋友却说:“不是这样的。望着人笑,是和蔼;言谈不称老师,因为老师是平常的称呼;交情浅而言语深,是忠诚。”赵王一听,马上就说:“说得好啊。”冯忌趁势就说:“我与您交情浅,但想与您深谈,可以吗?”赵王不得不说:“请指教。”
冯忌跟赵王没有交情,这一次见面也是通过管礼宾的人才见到的。虽是初次见面,他却想跟赵王深谈;想深谈,又怕赵王反感。于是,就用这个故事来解除赵王的“心理武装”。纵横家就是纵横家,他这么一说,赵王果然就“中计”了。“交浅而言深”的原意是,虽然交情浅,却说出了心里话。后世则以“交浅言深”比喻言谈失当或用心不良。苏轼《上神宗皇帝书》:“盖未信而谏,圣人不与;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什么叫“交浅”?一面之交是也,点头之交是也。什么叫“言深”?语重心长是也,推心置腹是也。对一个毫不了解的人掏心掏肺,也是坦荡吗?对一个没有往来的人苦口婆心,也是真诚吗?有时,你想说,别人还不想听呢;有时,你不尴尬,别人还尴尬呢!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说话要讲分寸,更要看对象:恳切之辞,要说给对的人听;肺腑之言,要说给懂的人听。
(尚之)
名称:楤木
分布:陇南、天水、定西、甘南、临夏、平凉、兰州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