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扫雷小组(ID:saoleixiaozu007)
作者:扫雷君
一、债务风险分析
备注:债务余额为政府债务余额,即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单位:亿元),部分地市由于口径原因未有可比增速。
分析如下:
1、全省来看,截至2017年末青海省债务规模1512.6亿,债务规模相比2016年增长了13%。其债务规模居各省份第二十九位,仅高于宁夏(1248.4亿)、西藏(98.6亿)两地。
2、地市间债务规模差距较大,最低的果洛只有4.1亿,最高的西宁259.1亿,
但西宁债务规模也只占全省债务规模的17%。究其原因,青海债务主要集中在省本级。
截至2017年末,青海省省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为1001.4亿,占全省债务规模的66.2%。
3. 从债务规模增速来看,全省债务规模上升13%。8地市有7地市上升,但规模相比较小。
图2.青海各地市债务率情况(2017年)
备注:尚缺果洛、玉树数据
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该指标为衡量地区债务风险的核心指标。综合财力为财政收入、转移性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及国有资本预算收入之和。本报告中设定债务率100%为安全警戒线。超过100%存在债务风险;70%-100%为预警区间,还有一定举债空间;70%以下债务风险较低。
分析如下:
1.全省债务风险可控。
截至2017年末青海省政府债务率93%,相比上一年度下降4.4个百分点。其债务率居全国各省份第七位,仅次于贵州、辽宁、内蒙古、云南、湖南、陕西六省。
2.各地市债务率有小幅波动,但波动不大。 截至2017年末,青海省西宁市、海西市债务率在70%-100%之间,海东、海南、海北、黄南四地债务率低于70%,甚至有地市低于10%。
考虑到果洛、玉树债务规模较低,但转移支付规模不低,两地债务率应该也较低。
4.值得注意的是,
青海省本级债务率也超过警戒线。2017年青海本级公共预算总财力586.6亿(含转移支付),基金收入26.3亿,国资收入0.7亿,债务率已超100%的警戒线。
图3 青海各地市负债率情况(2017年)
备注:
负债率=债务余额/GDP,一般以60%为警戒线。
分析如下:
1.全省负债率57.2%,已逼近警戒线。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贵州(63.6%)。
2.分地市来看,青海八地市负债率均远低于60%,最高者海东也仅为26.5%。
二、经济规模分析
分析如下:
1.西宁是青海GDP规模最高的地市。2017年GDP规模1284.9亿,约占全省的48.6%。海西、海东次之,海北、黄南等四地市GDP规模甚至不足百亿。
2.2017年,青海全省经济增速为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经济增速较低。从省内来看,全省5地市经济增速低于4%,海南、海北、果洛甚至负增长,其中海北经济增速甚至为-20.3%。
3.相比2016年,青海 2017年经济增速略有下降,降低0.7个百分点。8个地市中,有7个地市经济增速下滑,海北下滑最大。
三、财政依存度分析
备注:尚缺果洛、玉树数据,综合财力为财政收入、转移性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及国有资本预算收入之和。因国资预算收入规模较小,计算规模时计入,但计算百分比时忽略。
分析如下:
1.西宁财力远超其他地市,其财力超过300亿。海东以200亿紧随其后。
2.海西财政收入占比接近40%,显示自身造血能力相对较强。主要因为其位于柴达木盆地,相关矿产资源丰富,税收较高。
3.
八个地市转移性收入占比较高(虽无果洛、玉树具体,但占比应该不低),部分地市占比甚至高于90%,显示对上级较为依赖。
四、综合判断
1.青海经济增速有所下降,地市财政收入和基金收入也有所下滑,但中央转移支付收入稳步增加,因此地市债务率保持平稳。
2.青海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地市负债较轻,省本级负债较重。目前省本级债务率已超警戒线,这对于省本级的投融资运作可能形成制约。
往期推荐:
兵团首发地方政府债券
小密圈近期内容提要:
1.300地市债务报告,各省市债务报告(2016);隐性债务规模、风险分析;2017年债务报告更新了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