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志Youthology
青年志自2008年开始专注研究青年文化,我们联结青年领袖,洞察文化趋势,启发商业创新,我们相信未来是年轻的。和青年同行,与趋势共赢。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志Youthology

Naza & Swan:在声音中感受咖啡的律动

青年志Youthology  · 公众号  ·  · 2019-09-08 12:00

正文


“大家都说,青年志是个有趣灵魂的集合地,蘑菇仓君相信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每个看似一样的身份和选择下其实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比起聚光灯下的人物,我想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年轻人故事,以一张图片+一首歌+一句个人介绍+一段故事,给大家介绍介绍我的朋友们。”


蘑菇人物志将放送系列人物故事,每两周更新一个系列,每一系列的故事都由年轻人共创来完成。希望这样的模式,你们会喜欢。

第一个系列人物故事将介绍 Coffee Geeks。 咖啡文化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之一,Coffee Geeks 正是在咖啡世界里玩转自得的咖啡玩家,ta 们以自己的知识或兴趣为起点,通过自己的行动和热情构建更开放的咖啡文化世界,甚至是创造除了超出咖啡本身以外的价值。


今日蘑菇仓君

川途—顺风不浪,逆风不怂



本期人物一

Naza

哲学系毕业的咖啡“跨栏运动员”。咖啡在她的生活里,就如同柴米油盐一般再日常不过。

本期人物二

Swan

过气金融狗又刚和“体面&稳定”分手满一年,斜杠青年终于坐实,企图让“咖啡发声”。


“欢迎你们随时来这个空间,虽然小,但是你们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地方。”


去年冬天,Naza 在北京的一家只有十平米左右的咖啡馆时,老板这样跟她开玩笑说。


在北京待着的时候,Naza 觉得这是个很压抑的城市。她感觉自己就像朵漂泊的蒲公英,这个城市并不需要她,她寻找不到什么存在的意义。但每每感受到压抑时,Naza 就会去咖啡馆,点上一杯暖暖的咖啡,咖啡馆洋溢的轻松的氛围能让她紧绷的神经慢慢地放松下来。


“咖啡本身,咖啡馆,做咖啡的人,组成了咖啡文化。”她说。

咖啡馆内,做咖啡的人和咖啡 ©️Naza & Swan


早年就埋下了做咖啡播客的种子


高三到大学期间,Naza开始认识并且接触咖啡。后来在英国留学时,Naza 觉得英国茶文化的一份英式下午茶需要时间和精力去体会,而咖啡对于当时还是留学生的她没有过多束缚。所以 Naza 在生活中也更倾向选择喝咖啡,平日里也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

留学期间,朋友送了她一个摩卡壶。从那时起,她开始自己煮咖啡,一天煮三次。平时有同学来找她的时候,他们就会一边喝着Naza煮的咖啡,一边聊天。

直到现在,咖啡已经成为Naza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平日里无论是上班还是休假,她都会去给自己煮一杯咖啡。

“吸收咖啡因后人会感到思路活跃,觉得自己很年轻。”她说。

Naza 和 Swan ©️Naza & Swan


回国以后,Naza 受到同伴邀请,便开始从事咖啡行业。一开始因为不熟悉国内网络的销售渠道,她们只在用最传统的方式 - 发邮件寻找客户,销售咖啡豆。后来 Naza 在线下开了实体门店,试图用另一种方式去展现咖啡文化的魅力。


但在工作两年以后,她发现即使是一二线城市,也有很多人不会选择喝咖啡,对咖啡文化的了解也甚少。于是她试图探求这个现象的根源,觉得是因为这个行业里面的人还没有有效的传播途径。之后她决定自己开拓一条道。


Naza 想起自己和好友 Swan 都有听播客的习惯,并受到“播客“这一概念的启发,她们一拍即合 - 为什么不用声音的方式向人们传达咖啡文化的概念和魅力呢?于是一个关于咖啡文化的播客平台种子就这样种下了。


想法是Swan 提出来的,平台的名字叫 FLOWCoffeeMedia。在她们看来,声音也好,思想也好,都是一种意识的流动。她们希望创作出来的东西可以流动地传播给大家。


困难的路上荆棘与惊喜相伴


她们在一条坎坷,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上磕磕绊绊走了许久,这个过程并不那么顺利:因为两个人并非是这个专业出身,一开始就遇到了许多困难。

她们起初对如何做一期播客一无所知,比如选用什么样的设备,如何去使用调整设备,后期该如何剪辑。加上她们是国内第一家做咖啡文化播客的品牌,做播客的同行不懂咖啡,咖啡行业的同行搞不明白播客是什么概念,所以她们全靠自己摸索。

因为平台是免费开放的,所以这一个板块除了一些打赏以外,并没有给她们带来任何的收入。

尽管如此,Naza 和 Swan 还是希望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坚持运营这个播客平台。她们不会因为一些困难而打退堂鼓,或错过做一期好节目的机会。她们会为了一期节目往返线下嘉宾所在的城市面对面交流,而没法见面交流的嘉宾,她们会在线上录音之前反复地沟通协调,培养默契。

录音现场 ©️Naza & Swan


二人因为与嘉宾见面而往返在大城市各地,体会到不同城市不同的咖啡文化。例如上海的咖啡文化跟大陆其他城市的不太一样。因为上海国际化程度高,咖啡文化已经嵌入了人们的日常,能随时看见在赶路上的上班族人手一杯咖啡。而北京这个沉淀着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城市,咖啡馆在这里结合了胡同文化,生出一股“京味儿”,同时咖啡文化和理念也非常成熟。除此之外,像成都这样闲适、生活节奏缓慢的城市,它的每一家咖啡都很私人,虽然没有连贯的品牌,但是咖啡馆的空间场所非常多元化。


如今,FLOWCoffeeMedia也稳定了下来,已经有固定的听众,还有许多可以线下与嘉宾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各个不同咖啡馆的辗转之间,她们也认识到了很多咖啡行业的人,获得了更多的创作灵感。

煮一壶咖啡 ©️Naza & Swan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