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计算机六十年
中国计算机历史研究,科学家与社会进步,人与信息系统,智慧城市与谋略,创新和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GB湖南人  ·  【2.12复盘】关于我十点半才发现今天没发文 ... ·  12 小时前  
西藏发布  ·  《实施细则》出台!涉及拉萨这些人! ·  2 天前  
西藏发布  ·  为期35天!拉萨这里全封闭施工 ·  2 天前  
西藏发布  ·  为期35天!拉萨这里全封闭施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计算机六十年

从北京大学到农机学院的5年计算机经历

计算机六十年  · 公众号  ·  · 2024-12-28 15:36

正文

1956 年起始,理工科高等院校就陆续开始了计算机教学,而全国的农业院校却置身事外,停步不前,上世纪 80 年代之前农业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计算机专业,自然也没有懂得计算机的教师。

自从 1980 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买进了一台上海无线电十三厂生产的 TQ 16 计算机,开始设置计算机课程,农业院校也才有了计算机专业教学,这一笔开拓也要记入历史。

编者注: 1952 10 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化农业专科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省农学院合并成立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1960 10 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文革期间迁出北京,先后更名为四川农业机械学院、重庆农业机械学院、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河北邢台)。 1979 5 月,复校迁回北京, 1985 10 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1995 9 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位于北京学院路八大学院的最北端。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是国家重点大学,气势宏伟。

1960 年9月,我有幸被教育部调派到北京大学的335计算机训练班学习了一年半,农业院校只派出了我院两名教师,一个是我,另一位是杨洪年,回校之后,因为没有计算机,也没有开设计算机课,杨洪年被调到一机部工作,我也回到机械系当了多年教学秘书。

1961年,北京大学335计算机训练班的学员合影,潘江汉(中排右2)学员中有吴基传(后排左7),他是个爱讲话的人,当年他的音容笑貌我还记忆很深。在此向他问好,不知是否还记得我。

证明书:学生潘江汉,北京市人 27 岁,于一九六 年九月至一九六二年一月在我校计算机训练班学习期满结业,特此证明。(当年各计算机训练班800余人,仅见此一件结业证书)

20 年后(北大学习),我们刚从外地迁移回京,听说学校花了 70 多万元买了一台电子计算机。我就毛遂自荐请命,自我推荐领军干这件事,带队创建计算中心。农大计算中心是全国农业院校第一个计算中心。

农大计算中心是我看中的校园里最好一处房舍,利用原托儿所的一套房屋改造而成。计算机室里间是机房,外间是教学工作室,后面又盖了两间小平房,作变电室和工作间。这队人马共有 3 位教师, 5 位实验员,除我之外,没一个人学过计算机。这五年是我有成就感的五年,特别是我与计算机用户协会的牛兰田合作,改造了 TQ-16 计算机,将单通道工作改为多通道方案,根据牛兰田的分时系统软件设计思想提出来的,并亲自设计了改线方案,让一个接口变成 4 路终端,大大提高了学生实习操作的能力。

这是潘江汉和同事们改造后的TQ-16多终端系统。
潘江汉在给学生讲述上机实习课
潘江汉和同事们在TQ-16机房工作

TQ -16 型电子计算机是国产中型机中性能比较稳定可靠,数量较多的一种,生产了153台(当时能达到100台产量的就是优质电子计算机)。但该机是单通道机,没有分时功能,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用户独用,无法满足学校内大量学生上机练习要求。

我们改造了系统,可以支持四个用户同时以人﹣机会话的方式各自独立地使用 TQ -16 机。利用具有 1K 内存的 CRT (显示) 终端进行独立的程序编辑,可以做到四个学生各自的 CRT 终端同时进行作业。但在同一个时间内只能允许一台终端与 CPU 交换信息。每个用户通过 CRT 不仅可以输入程序和数据,而且还可以输入作业管理命令,以控制作业的建立、编辑和通讯,使计算机教学效率大大提升。虽然,现在的计算机分时多路终端已经普遍使用,但是在 80 年代初期,这种多路工作还是非常突出,也是很全面有效的创造,也得到推广,为此我获得校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奖励。

这也是我的短暂的从事计算机技术的人生中的一件辉煌业绩,不愧于当年教育部选派我到北京大学进修,也是我的回报。

此照片中我印象深的老师是陈良焜,王选,董士海,毛德行(计算机电路是他给我们主讲),另外还有王良训(大高个)给我们带实验。不知还有几个人现还健在。

2024 11 TQ -16 机老朋友重逢相聚.从左至右:焦继军、牛兰田、潘江汉、李萍、耿宝生、刘平。

2024 11 月, 40 年前 TQ -16 多终端创新合作者相聚合影。从左至右:牛兰田(北京建筑设计院)操作系统设计、潘江汉(北京农机学院)主机改线设计、耿宝生(北京计算机外设一厂)微机终端设计。

资料:上海无线电十三厂的 TQ -16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3 3 月,上海无线电十三厂吸收 X -2 型计算机和 709 型计算机的部分指令系统和设计思想,自行设计并生产 TQ -16 中型通用数字集成电路计算机,它采用 TTL 高速集成电路,字长 48 位,浮点运算由 CJ -709 型计算机的每秒 11 万次提高到 12 万次,内存容量 32768 单元,并有较完备的包括编译系统、管理程序、检查程序在内的软件系统。同时设置了简单的中断系统和自动溢出处理功能。

TQ -16 型计算机生产了 153 台。 TQ -16 型( CJ -709 型)计算机是当时上海计算机工业生产数量最多的中型计算机,也是国产计算机中投产最多的机型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全国 20 多个省、市的很多领域内,不少省、市的计算中心都配置了这两种机器,由于其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应用效果良好,深受用户欢迎。

潘江汉简历 :1934年4月29日,生于河南省卫辉市,1939 年在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张光年的介绍下,我的父母到达延安,随行的我则被送入延安保育院, 1942 年进入延安保小, 1947 3 月在安塞雷嘴河村参加革命工作,协助老师带领小同学东渡黄河参加了知名的两千里行军。后来就读华北育才小学,( 1949 年更名为北京育才学校),毕业进入原北京师大附中二部又更名 101 中学( 1949.9.~1955.7) 1959 年北京农机学院毕业,留校工作。 1960 年9月,派赴北京大学计算机训练班学习一年半,回校任机械系教学秘书,至到 1979 年领衔建立了全国农业院校的第一个计算站, 1985 年离开学校到国家科委工作( 1985.5.~1996.12 ), 先后在科委农村中心、生物中心任处长。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起成立了中国实验猕猴养殖开发联合会,任理事长,至 1997 离休

延安保小培养了诸多知名校友,为东方红卫星轨道测控做出重大贡献的刘易成(中),是潘江汉的校友。

附录论文:

TQ -16 型计算机实现多终端系统的改进

牛兰田(北京建筑设计院计算站) 潘江汉

摘要 本文简明地介绍了如何在没有分时功能的单通道 TQ -16 型电子计算机上实现多终端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实现方法和使用效果。

TQ -16 型电子计算机是国产中型机中性能比较稳定可靠,数量较多的一种。但该机是以运控为中心的单通道机,没有分时功能,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用户独用,无法满足学校内大量学生上机练习要求。为此,我们作了下述一系列的改进,使之可作为教学用的多终端系统。

一般来说,学生上机实习的题目都比较小,需要占用 CPU 和外设的时间也很短,而大量时间则花在程序编辑和修改上。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利用具有 1K 内存的 CRT 终端进行独立的程序编辑。学生先在终端上建立命令和作业,然后向主机发出中断请求,主机可立即暂停正在运行的作业(除外设正在工作或已在处理其它中断外),响应中断,处理有关命令,并将终端屏幕上或光电机纸带上编辑好的作业送入一台工作磁鼓中,在鼓中排队等待,然后恢复原来运行的作业,一旦运行结束,鼓中排队的作业便自动调出,投入运行。

由于每个作业的运行时间都很短,而且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终端不会同时发出中断请求,这样基本可以做到四个学生同时进行作业。

在主机线路方面,保留了原有外设的全部功能,但增加一个 CRT 接口,可接四台终端。为了保证新旧系统软件完全兼容,在原外部 34 指令的工作标志位定义不变的前提下,利用快速穿孔机和 X – Y 绘图仪的 16 17 两位为 11 作为 CRT 的工作标志,快速穿孔机和 X – Y 绘图仪则用 01 10 作为工作标志。

主机运行时,四台终端实际都处于联机状态,但在同一个时间内只能允许一台终端与 CPU 交换信息。为了区分某一时刻是由哪一台终端联机,利用原控制台上的 K1 K2 K3 K4 四个键分别作为四台终端的中断源,四台鼓的台号作为四台终端的输入 - 输出选择。另外,为避免某个终端与主机联机时间过长,内外交换采用帧发方式,即屏幕一帧信息全部键入完毕才去申请 CPU ,一旦获得 CPU ,用户将以极快的帧发方式将其输入机内。

公共通道取磁鼓和电传机的路线,在原线路中加进 CRT 的控制电路,并采用六位并行方式传送,使内外交换速度提高。

接口信息全部采用负逻辑,交换方式为应答式,主机给终端的回答信号利用通道时间链的 t 2 脉冲模拟给出,使接口标准化。

软件方面,放弃了原来的管理系统,采用新编制的 MJ / MS 多作业管理系统。编译部分还扩充了变界数组的动态分配、数据紧缩格式及计算结果页式加工等。

MJ / MS 系统可以支持四个用户同时以人﹣机会话的方式各自独立地使用 TQ -16 机。每个用户通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