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dsy1230
明德书院以传统文化、圣贤思想启迪成长智慧,帮助孩子寻求安身立命之根本,先养道德、后学文化、再立志向,以创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作家张萌  ·  张萌:30岁以后,才发现女生显贵的真相 ·  昨天  
作家张萌  ·  张萌:30岁以后,才发现女生显贵的真相 ·  昨天  
当代  ·  韩东:春梦解析|新刊预览 ·  昨天  
法治周末报  ·  莫让“流量至上”毁了原创网络文学 ·  2 天前  
川观新闻  ·  “半个文学圈”都来川,原来是…… ·  3 天前  
为你读诗  ·  大寒宜练流瑜伽:顺应自然,温暖四肢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dsy1230

古代男女定情信物,美到不可方物

mdsy1230  · 公众号  ·  · 2017-08-28 09:45

正文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一纸婚约

相伴永年


在古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

常有用信物来定情的做法

迫于礼教和社会压力

交换定情信物一般都是男女双方私下进行

他人无从知晓

那么信物一般有哪些呢


香囊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用丝线缠成,多种香味浓烈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



先秦时,年轻人见父母长辈要佩戴编织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





《红楼梦》里林妹妹也曾给宝哥哥做过香囊,一针一线都凝结着她的情思。有一回写黛玉误会宝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赌气把正在做的另一个剪了,香囊却是宝玉贴身戴着,怎么会送人?当芳华不再、红雨落尽的时候,见香囊犹见伊人,却只怕宝玉已是不忍再看了。



玉佩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古代君子如玉一般,讲究恭敬平和,温润悠远之爱。



《周礼·玉藻》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诗笺》中释说:“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


篦梳

结发同心,以梳为礼

我国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白头偕老之意。


▲汉代 青黄玉螭龙梳子

▲明 金配银齿“太平有象”梳子

▲青铜瑞兽梳子

▲唐 青铜梳

▲青玉云纹梳子

▲银鎏金花鸟纹梳

▲清 牙龙纹梳

▲银胎 鎏金 缧丝 嵌珊瑚 烧珐琅 手镜及角梳




古代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美好祝愿,也有爱意传递。



晚唐第九窟东壁女供养人,唐代插梳之风盛行


上图可见唐代妇女头上装饰着梳子,数量多,插梳方式对插居多,插梳位置为前额和两鬓



送梳子有几种说法:


(1)梳子代表相思,代表着很想念很挂念!

(2)梳子每天都梳理头发也代表着密切性,代表着白头携老!

(3)梳子还代表爱情,古代一般有做定情意思!

(4)梳子也代表健康,快乐!把烦恼一扫而过,把心结打开,而且梳头会给人精神,带给人自信!


还有一种说法是梳子不能送朋友,代表绝交,若送情人代表白头偕老!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簪又称搔头,是古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



《史记·滑稽列传》里说:“前有堕珥,后有遗簪”。杜甫《春望》中也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句。


钗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手镯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隋唐至宋朝,妇女用镯子装饰手臂已很普遍,称之为臂钏。初唐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周肪的《簪花仕女图》,都清晰地描绘了手戴臂钏的女子形象。



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还称作“跳脱”等。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赠羊权金和玉跳脱。



耳环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我国女性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了。最早的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三国志》中诸葛恪说:“穿耳贯珠,盖古尚也。”




唐代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中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环。是否也因为这首诗让人觉得以耳环为信物透着悲情?元末张惠莲悼念亡夫的《竹枝词》想必也是睹物思人所作:“忆把明珠买妾时,妾起梳头朗画眉。郎今何处妾独在,怕见花间双蝶飞”。



清初李笠翁在《闲情偶记生容》里将耳饰里小巧简洁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耳坠称为“络索”,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戒指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








《太平广记》里说书生李章武与华州王氏子妇相爱,临别时王氏子妇赠李章武白玉指环,并赠诗曰:“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后来李章武再去华州,王氏子妇已忧思而死,二人遂神会于王氏宅中。


缠臂金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绾臂双金环” 指臂钏,又称缠臂金,这是一种我国古代女性缠绕于臂装饰,是用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八圈,并有花、素之分:镂刻有花纹的,称“花钏”,素而无纹的,称“素钏”。无论从什么角度观察,所见都为数道圆环,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



苏轼《寒具》中写道:“夜来春水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罗裙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古时布帛门幅狭窄,一条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有“裙”的名称。



古代“裙、群”二字同源,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连接群幅也。汉辛延年《羽林郎》诗:“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罗帕

手执罗帕,巧笑嫣然



古代罗帕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缠绵之意多有这般场景,一女子面对心上人,含羞敛眉,面飞红霞,双手无措,便送帕于手。几分无助,几分娇怯,几分心喜,让人怜爱之意顿生。



古书有云“有女子,手执罗帕,巧笑嫣然”,想那女子,伫立于万花从中,借着帕角飘忽,暗送秋波。既掩去了露齿尴尬,又可平添几分娇媚,更可在转身之时,轻笑向那失了神男子抛下一句“呆子”,万般风情俱在其中,勾起他人心底之情愫,便是又引出一段千古佳话或是绝唱。


同心结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诗源》里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并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为信物,姜氏启履箱,取连理线,贯双针,织同心结回赠文胄。素缕表示纯洁,而针谐音同贞。




梁武帝萧衍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宋代林逋有“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词。


同心锁 

永结同心



同心锁是将一对相爱恋人名字刻在锁上,锁在众佛环绕锁链上,将两个人滴心紧紧“锁”在一起,使他们爱情将永恒不变,只要相互真诚,佛祖都会见证保佑他们永恒感情。



如意

万事如意,帝王之选



古代宫廷里不少地方都会摆放如意,以供帝后玩赏。除此之外,如意还作为一种信物,在皇帝选后妃时,皇帝执如意,授予看中女子。如意在宫中还是一种高贵礼品。每逢皇帝即位、帝后生日等喜庆之日,王公大臣都要向帝后敬献如意。



头发

青丝一缕随身寄,妾身如丝永相随



青丝,“青”与“情”,“丝”与“思”。



最早的《诗经》中“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凌乱的发丝,那是对远行的良人的思念;汉乐府《羽林郎》中“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 形容胡姬极致之美;苏轼《洞仙歌》中“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是何等的风情;司马光一句“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亦曾令我羡极那样淡定娴雅的美丽。



转自:传承经典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愿与天下父母,一起培养知书达理、文武双修、德才兼备的大人才。

明德书院课程安排:


【中华“大人才”国学教育系统】

 幼儿园国学教学体系、教师成长体系、家园共育体系。


【国学六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家庭)工程】





【少儿国学周末国学班】

【正道少年-夏(冬)令营】

每年寒暑假

【圣城曲阜国学修学营(2-7天)】

青少年营  亲子共修营(包含开笔礼、拜师礼)

【公益父母学堂 】

每周五晚7:00--9:00


曲阜(东方圣城)     济宁(孔孟之乡)

汶上(中国佛都)

大人才热线:0537-2342277  13082636555(可加微信)


愿天下父母皆得欢欣,愿天下儿女皆成栋梁!

----------------------------------------------------------------------------------------------------------------

学习是智慧的升华,分享是生命的伟大。传播正能量激励每个人,我们一直在路上。为中华之复兴奋斗不息!如果您也和我一样,请关注识别图中二维码,将能量和责任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