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融资第195讲,票据资管。第一部分:票据资管业务介绍。第二部分:2019年,票据资管迎来新纪元!第三部分:商业银行票据资管六大创新!
本期主要介绍票据资管。
我们知道,金融市场的法规和监管细节常有变动,有些业务现在是辉煌不再了,但,谁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呢?
嗯,我们
先了解一
下,更多探讨和合作放在线下吧。
第一部分:票据资管业务介绍
本文首先介绍银证合作票据资管业务的定义和业务盈利模式,其次介绍业务可能涉及的三种不同模式,理解不同的流程背后实质内容和目的,最后我们以XX营业部与银行合作项目为例,具体介绍此业务涉及的相关操作流程。
1、业务简介
1-1什么是银证合作票据资管业务?
银证合作票据资管业务是指银行委托券商资产管理部门管理银行资金,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并要求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购买本行信贷类票据资产的过程。银行票据资产指贴现票据,一般可分为商业汇票和承兑汇票。
1-2业务背景及盈利模式
票据贴现是银行最基础的业务之一,近年来中小企业对资金极度渴求,往往等不到票据到期就急需资金,票据贴现市场也因此变得异常火爆,贴现率水涨船高,银行从中赚取了不少利润。但是虽然票据贴现业务赚钱,却在财务处理上等同于贷款业务,因此会占用一定的信贷额度,挤占银行放贷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方面想到了一个既能赚到票据贴现的钱,又能不占信贷额度的办法:让票据资产出表。银行利用券商资管渠道将自身的票据资产进行出表操作,操作后银行拥有更多的信贷空间可开展相关信贷业务,增强其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券商资产管理通过此业务收取通道费用及做大资产规模,为日后开展其他业务带来便利。
案例介绍:
某证券资产管理规模从2011年底45.48亿元增长到2012年中期651.67亿元,半年规模增长1332.83%;收入方面,某证券资产管理收入上半年实现收入2207万元,其中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上半年实现420.22万元,而去年同期只有实现27.99万元收入。此外,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为日后开展其他业务带来便利。
2、业务模式种类介绍
下文中我们将介绍三种模式,其中第一种是最直接简单的模式流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业务最本质的内容及目的:银行用自己的资金买出自有的票据到表外;后面两种是在第一种模式上进化而来,中间增加了过桥银行方,但是其业务的本质内容是一样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后两种的情况较多,主要原因是部分银行分行或支行不具备自营功能(不能直接委托券商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以及尽量避开监管视线。
2-1第一种情况:最简单直接流程;银行A具备自营功能,可直接委托券商资产管理部门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
关系方:银行A---券商资产管理部门/营业部
流程:银行A首先委托券商资产管理部门定向管理自有资金(或表外资金),和券商资产管理部门签署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协议后,要求券商用这笔资金直接买断银行已经贴现的票据(表内资产),此时银行A持有的资产管理计划受益权计入表外资产,至此银行完成票据出表。
实质:银行用自己的资金买出自有的票据到表外
2-2第二种情况:找一家过桥银行,银行A(分行或支行)不具备自营功能,因此需要找到过桥银行,即由银行B委托券商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
关系方:银行A---过桥银行B---券商资产管理部门/营业部
流程:银行B将自有资金X委托券商资产管理部门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用于购买银行A的票据资产,银行B将拥有的资管计划受益权转让银行A(银行A将资金X给B)。
实质:银行用自己的资金买出自有的票据到表外
2-3第三种情况:找两家过桥银行,银行B为票据过桥行、银行C为资金过桥行。
关系方:银行A---过桥银行B/过桥银行C---券商资产管理部门/营业部
流程:银行C将自有资金X委托券商资产管理部门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券商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用于购买银行B的票据资产(同时银行A已将自己的票据转让给银行B),银行C将拥有的资产管理计划受益权转让银行A。
实质:银行A用自己的资金买出票据。
3、具体步骤操作
上述三种模式,最终目的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中间有过桥银行的增加。过桥方越多,期间操作的过程就越复杂。
(摘自:360个人图书馆)
一行两会和外管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和的通知》(银发[2018]299号)(下文简称《通知》)。
《通知》首次将票据定义为债务证券而不是贷款
,打开了资管产品投资票据资产的通道,有利于票据资产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发挥“支付+融资”双重属性,票据资管即将迎来新的纪元。
票据是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实体企业最重要的结算与融资工具。
据上海票据交易所统计,2018年上半年,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为8.44万亿元,同比增加2.04万亿元,增长31.96%,其中商业承兑汇票承兑发生额1.14万亿元,占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的13.76%。
商业汇票贴现发生额为4.29万亿元,同比增加9372.76亿元,增长27.98%;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发生额4035.84亿元,占商业汇票贴现发生额9.28%。
从企业规模看,出票人为中小微企业的票据占比为 69.65%,票据承兑业务已成为中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重要渠道。
放开资管计划投资票据资产,将大幅拓宽了票据资产融资时的资金渠道。
同时,相比于银行信贷,资管计划涵盖公募、私募、专户,参与机构涉及基金、券商、保险、基金子公司等,更加个性化、灵活化,更加符合商业承兑汇票承兑人多样化特点。
可以预见,
票据资管的落地将更好服务于中小微企业,降低中小微企业票据融资成本。
《通知》将票据资产归类为[A4000]债务证券,与贷款[A5000]进行区分。
早在2018年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不得将资产管理产品资金直接投资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曾分析,“除非统计口径改变,否则,票据就会因为当前归属于贷款口径而无法再作为理财的基础资产。
”本次《通知》对票据资产统计口径的改变解决了这一问题,
明确了资管计划投资票据资产的合规性。
同时,随着企业支付手段丰富化、财富管理需求多样化,市场上出现了部分企业投资票据资产用于理财或向上游供应商支付的需求。
结合本次《通知》对票据资产统计口径的改变,将票据资产定位于有价证券,可以更好地发挥票据资产“支付+融资”的双重属性。
(摘自:
纳泓财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