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批入选国家“拔尖计划1.0”
•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基础医学、工程力学、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新生入学后面向全校选拔,保研100%
• 文史哲平台: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 数理力平台: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
• 化生医平台
:
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
• 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保研100%
• 大四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培养,可在基础学科三大平台内转段,也可转段至国家紧缺人文社科领域、国家安全、先进制造、智能科技、高端芯片与软件、新材料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方向
• 名师学术创新班:
华西生物治疗国重创新班、生物材料国家工程中心创新班、深地与地下水利国重创新班、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创新班、碳中和技术创新班、先进高分子材料•工程创新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实验班
• 交叉创新班:
国际减灾与应急管理创新班、互联化工交叉试验班
• 由院士、名师和国家级人才领衔指导
• 大一下学期同转专业一起选拔
• 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文理工医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 数学经济学、计算生物学、口腔数字化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与法学、护理学与管理学、医学技术与智能制造、数学与智能科技、计算与金融
• 进校后选拔,一本毕业证书注明两个毕业专业,一本学位证书写明两个学士学位
• 完成后授予辅修学士学位,和主修学位一并上传学位信息备案系统,一本学位证书写明主修和辅修学位
• 主要包括: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法学、法学(知识产权方向)、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考古学、哲学、生物科学、财务管理、软件工程
• 面向国家和社会急需领域,开设智能金融、量子科技、药物经济与管理等微专业
• 修读后获微专业学习证书
• 1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软科大学专业排名10个A+、7个全国第一
• 4家国内顶尖附属医院教研医管协同育人
• 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平台
• 医学+信息、+制造、+材料等三大医工结合方向
• 考古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2022年启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重大学术和文化工程《汉语大字典》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