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年,紧锣密鼓地谋略,连续召开会议,年底已经可以看到来年就会出现一个对微型机供应要求大幅度增高的先兆,接连运筹布局。到了
1984
年中,这个需求的新高潮果然到来了,计算机工业部门对这一形式有着相当充分的思想准备。
迎接计算机应用的新高潮(1984-2024)40周年!
至1982年4月,武钢生产热轧钢板近300万吨,轧钢生产程序是由计算机控制的。
70
年代开始。全国各单位先后从
14
个国家的
50
多个厂商进口了大、中、小型电子计算机
700
多台(不含微型机),机型混杂给维修、服务、推广应用和建立网络造成困难,这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经验教训之一。为了开创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新局面,
“
国务院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
”
召开了全国电子计算机系列型谱专家论证会。
1982
年
10
月,国务院成立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
1982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
“
领导小组
”
召开会议,对全国计算机应用做出一个较全面的规划。会议确定我国计算机应用的方向应该是在继续加强科学计算方面和开发工业控制方面应用的同时,有目的有重点地加速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以国外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普遍采用了的应用技术为目标。到
90
年代一方面要建成几十个重要的典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以带动我国计算机工业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以量大面广的中小项目为主广泛开发微小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是指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显著的效益,三五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这方面的应用将是计算机应用的主体。
在方法步骤上,到
90
年代,特别是前三五年要集中力量开拓应用的领域,进行大量艰苦的技术开发工作,为普遍推广打好基础。开发和推广要有重点,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要点面结合在点上突破,以点带面,以面上开花结果为目的。
1983年
1983
年
3
月
25
日正式成立了全国性的
“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
”
要把国内广大的计算机用户组织起来,以便保护计算机用户的正当权益和加强用户之间,用户与研制生产单位之间的联系,促进协作与交流。
围绕促进计算机应用这个广泛的课题。
1983
年
4
月,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在昆明召开了
“
计算机应用工作会议
”
。
1983
年
5
月上旬,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在上海召开
“
机械电子工业技术进步工作会议
”
。国家
550
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计算机工业占了
17
项,反映了计算机在新技术中所占的地位。
1983
年
5
月
15
日,国务院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召开
“
全国电子计算机和集成电路规划会议
”
。
1983
年
9
月电子工业部举办的新产品展览会上,计算机工业局组织了
95
个单位,共展出
222
项。这当中,有新的产品、新的应用项目,突出了新型的微型机和汉字信息处理技术,还有新型的小型计算机。其中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汉字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很受观众赞赏。国产
3000
系列机(索拉机)和高档的微机长城
100
(即
0520
机,与
IBM - PC
兼容)在这次展览会上首次展出。国务院领导、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了这次展出。通过展览,扩大了市场,普及了知识,展出期间成交额达
1800
万元。
1983
年
11
月
28
日
—12
月
3
日,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召开了微型计算机规划会议。认为我国具备了对微型计算机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条件。
第一,
中央对电子工业和计算机工业与计算机应用十分重视。
第二,
我国许多机关、企业经过整顿逐步认识计算机在改变落后面貌的重要作用。
第三,应用局面已初步打开,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
第四,计算机工业也有一定的基础。
第五,采取对外开放政策可以引进国外新技术。
第六,已初步建立起计算机的服务业。
1983
年年底已经可以看到来年就会出现一个对微型机供应要求大幅度增高的先兆而。到
1984
年中,这个需求的新高潮果然到来了,这次会议的召开就使得计算机工业部门对这一形式有着相当充分的思想准备。
(本文引自《计算机工业概览》)
下期文章:
回忆计算机应用的新高潮(1984-2024)40周年!
山东潍坊电子计算机厂生产的DJS-153计算机。
湖北省襄樊市商业自动化研究所研制成功商业电子计算机管理实验系统,能对零售、批发、仓库周转、会计、统计等实行管理和控制,通过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