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还没过去几天,小编的朋友圈又一次被和美食相关的事刷屏了,“曾经的高端餐饮一哥金钱豹关闭了最后一家门店”、“金钱豹高管集体玩失踪”、“收银员一个月薪水2400元,结果LV包能买好几个”。
“饿一天,扶着墙进去;吃一顿,扶着墙出来”曾是金钱豹食客的真实写照。不少朋友都很好(ba)奇(gua):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自助餐厅怎么说关就关了呢?难道自助餐厅不赚钱吗?今天,小编就试着跟大家说说,自助餐厅们是靠什么赚钱的?为什么金钱豹突然就关门大吉了。
有不少吃货朋友都自信地认为,可以吃自助餐吃回本、能把它吃黄。真的么?
自助餐是一种靠人流来拉低平均消费的餐饮模式,我们每个人都是个体,也许有的个体特别能吃,产生了“我已经完全吃回成本了”的感觉,但是作为自助餐厅全天经营来说,只是增加了很少一部分,属于概率范围内的事件。这就像保险公司赔付,虽然不断有人获得了高额赔付,但保险公司抓的是整体概率,只要在概率内,就能保证整体盈利。
消费者吃自助餐的时候,每样物品都会横向比较,比较对象都是其他餐饮的成品价格,而忽略了成本价格,就像一个披萨,很多人会觉得它值40-50元,但是它的成本实际没有这么高。更何况品种多样的自助餐会极大地丰富你的选择,几乎没有一个客人会做到从头到尾只选店里最贵的一样物品消费,多样的消费会拉低每个人的平均消费水平。小编在此表示,自助餐厅里,我最喜欢吃黄瓜。
从人力成本上看,在一般单点菜的饭店里就餐时,平均起来三桌顾客便需要配备一名服务员,这样的餐厅人力成本自然很高。经营自助餐厅,虽然毛利降低了,但是服务基本都由顾客自己完成,这样每名服务员可照顾的顾客数量比平时至少多3倍。厨师也是一样,一家中等规模的酒店至少要雇用三四名厨师,但同等规模的自助餐厅,只需要一至两名大厨即可,这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开销。
从进货渠道上看,大批量采购肯定会降低原料成本。拿海鲜为例,有的自助餐厅一个月要消费两三百万斤,这样供应商没有库存压力,而餐厅也能拿到较低的价格,这也是一种双赢。“薄利多销是经营王道。”这在自助餐厅经营中已成为普遍信奉的原则。
所以,别再为自助餐厅赚不赚钱操心了。当然,我知道你想问的其实是:
俗话说,“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那我们就从金钱豹“起高楼”说起吧。
1991年,金钱豹创始人袁昶平在台湾台中市开了第一家“金钱豹”,其符号和文字象征,一开始就是迎合当时台湾人暴富的心理文化——“豪华、气派、漂亮的服务员”,短时间内,金钱豹就成为了台湾台中市的地标。
千禧年时代,世界经济的版图逐步向大陆飘来,于是袁昶平将金钱豹的品牌引进大陆,并将其改造成了“高档自助餐”。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金钱豹国际美食有限公司在2003年4月24日注册成立,同年,金钱豹在大陆的第一家店在上海开业,以大型奢华自助餐厅的招牌,迅速成了中国自助餐的鼻祖。无论是都市白领、小资、还是大学生,都以吃一顿金钱豹自助餐为荣。
试水大获成功之后,接下来的数年,金钱豹开始了扩张之路。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下沉,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沈阳都开有分店,巅峰之时共有26家门店。
当时金钱豹创始人袁昶平喊出“3年内在大陆拓展40家店面,年营业收入挑战30亿元人民币”的小目标,并计划当年下半年让金钱豹赴港上市。
然而紧接着的就是迎头痛击,金钱豹IPO失败,于是袁昶平将金钱豹卖给了欧洲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安佰深,15亿元人民币。
这次贱卖身,还被外界认为是金钱豹上市铺路的信号,然而,金钱豹并没有像期待中的那样,将门店开到全国各地,反而由于各种原因,逐渐陷入了发展瓶颈。
口碑越来越差,服务越来越烂,顾客也越来越少。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消费者度过了暴富消费的第一阶段之后,金钱豹曾经赖以生存的奢侈模式就已经不被消费者青睐了,外加上互联网的发展,金钱豹没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进行改变,衰败已经是必然的事实。
2015年,金钱豹被嘉年华国际以2.53亿港元收购接盘,和2011年相比,不足原来的五分之一。嘉年华国际的接盘也不能拯救金钱豹的衰弱,2016年起,金钱豹在全国掀起了关店潮,迅速关闭了数十家,最后只剩下北京和上海两家店面,而现在随着北京这家店的关门停业,金钱豹在大陆即将彻底出局。
微信编辑:吴桐
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经济之声(ID:jjzswx)综合搜狐财经、网易新闻、今日头条、新闻晨报、营销精英(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