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叨叨姐来给大家聊聊备受关注的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的事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价格万年不变的肥宅快乐水可口可乐最近涨价了 。4月19日,可口可乐CEO昆西宣布将提高饮料价格,以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图片来自可口可乐官网
别看只是涨价5毛钱,背后隐藏的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一路飙升以及巨大的通胀压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可口可乐外包装包括铝罐和玻璃罐,这两种原材料今年都上涨了不少。就拿铝来说吧,5月10日,沪铝期货升破20000元/吨,续刷13年来新高。
路透CRB商品指数涵盖的都是大宗商品|图片来自东方财富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涨势凌厉,使工业上游行业利润大幅增长,期货市场和A股周期股也一涨再涨。但是自从前几天,监管连续出手降温,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和A股周期股也开始走低。
那么,到底啥是大宗商品?大宗商品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图片来自网络
别急,叨叨姐这就给大家说道说道~
大宗商品是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
在金融市场中,大宗商品算是受到宏观因素影响最深,也最能影响宏观经济状况的了。
这是因为大宗商品多是工业基础,处于最上游,反应其供需状况的期货价格变动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
有点复杂,我们打个比方啊,没有能源,我们的车还能开吗?没有金属,我们的高楼建的起来吗?没有农产品,我们还有东西吃吗?
因此,大宗商品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会进一步对下游的消费品行业也产生影响。另外,大宗商品是典型的周期性产品,供给和价格的波动性极大。
所以呢,不光是投资了大宗商品期货的投资者,所有理财者都应该密切关注大宗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变动!
我们可以从需求端、供给端、货币端三个角度来分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背后的原因。
疫情的好转刺激了消费需求,进而带动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
回想一下,我们国家疫情刚刚好转那段时间,你有没有因为在家憋坏了而报复性消费?放到世界范围内,外国人民也是一样,只不过全球疫情的好转要比中国晚一段时间。
一方面,疫情过后,大宗商品供给量的恢复速度慢于需求端的恢复速度;另一方面,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倒逼之下,重工业产品供给偏紧。
举个例子,中央“一刀切”的控制重工业企业的碳指标,必然会提高生产成本,限制产量。
供给偏紧,需求旺盛。这就导致了供需错配,大宗商品价格自然就上涨了。
疫情之后,老美开启撒钱模式,货币的持续放水导致通胀上升,经济过热,作为上游行业的大宗商品反应最快。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元持续疲软,美元指数从20年3月高点93附近跌落至89上下,而大宗商品大多以美元计价。
过去几个月,反常的涨幅直接把我国制造业打入了至暗时刻。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提高制造业工厂的生产成本,而原材料价格的剧烈上涨,则可能让企业血本无归。
举个例子,假如小明能够花4块钱买一根棒棒糖,但是因为路途遥远,小明需要支付5毛钱路费才能买到这根棒棒糖。
于是小明和小红签订协议,等我把棒棒糖买回来卖你5块。
结果等小明去买棒棒糖的时候,棒棒糖已经涨到六块了。这时小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含泪毁约,要么含泪亏损。
这个故事里的小明就是把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制造业企业,而小红就是购买成品的下游企业。
这时,摆在企业面前的有两条路——继续涨价,或者减产停产。
继续涨价就不用说了,减产停产会导致短期内供给低于需求,最后的结果还是涨价。
也就是说,上游商品价格的上升势必会转嫁到消费端,消费品价格因受到影响而上涨。
从今年1月到4月,我国CPI指数(居品消费价格指数)只升不降,从99.7提高到了100.9。
因此,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我们生活中每个环节的花销都会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5月19日至今,国常会连续点名大宗商品涨价,要求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