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动车公社
重新思考汽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里开发者  ·  3步,0代码!一键部署DeepSeek-V3 ... ·  昨天  
阿里开发者  ·  提示词工程的十大认知误区 ·  昨天  
百度智能云  ·  百度智能云千帆全面支持DeepSeek-R1 ... ·  3 天前  
白鲸出海  ·  字节即梦AI上榜,海艺SeaArt访问量超越 ... ·  4 天前  
白鲸出海  ·  奥特曼率队深夜血战DeepSeek,o3-m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动车公社

意大利豪车品牌即将转卖中国?!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缘何忍痛割爱?

电动车公社  · 公众号  ·  · 2024-07-31 23:00

正文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2024年进度条过半,车企们陆陆续续开始公布上半年业绩报告。


别看咱国内价格战打得凶,国外的车企日子过得也没有多好


特斯拉二季度净利润暴跌45%, 丰田曝出大规模造假后产销双降, 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也只交出了一份营收下降14%、净利润暴跌48%的成绩单。



要知道,去年的Stellantis可是增收又增利, 净利润率全球第一!


打脸来得如此突然,让 CEO唐唯实都不得不承认, 这么差的业绩不可能是大环境的问题, Stellantis自身也有原因。



集团正处在转型期是一回事,部分品牌表现不佳又是另外一回事。


说白了就是,如果集团旗下的品牌都是不赚钱的品牌,这日子是没法过的,整个企业都得玩完。为了大局着想,某些品牌可以考虑考虑买骨灰盒了


具体是哪些品牌将会登上死亡笔记,也是众说纷纭。


比如 莎拉蒂 品牌价值最高,最适合卖掉回血;


蓝旗亚 DS 已经死了一半,只是还没来得及埋;


标致、雪铁龙、 菲亚特、Jeep 和道奇 ,应该能凭借品牌知名度拿到安全牌;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广为传播的流言,再次被带上了牌桌——


阿尔法·罗密欧,这个有些小众的意大利 品牌,很 有可能被中国车企接盘!




01. 循英国MG旧事?



虽说阿尔法·罗密欧 在国内 的能见度并不算高 ,但在海外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它造车的历史, 最早能追溯到1906年从那不勒斯迁往米兰的一家汽车公司。 优雅的车身造型、出色的驾控性能和浓烈的意大利风格, 是它的品牌底色。


(LOGO左边是米兰城徽章,右边是当地贵族 维斯孔蒂的族徽


正因如此,阿尔法·罗密欧在上世纪20/50/60/70年代的赛场上掀起了一股红色旋风 (中间欧洲大陆经历了什么大家也能猜得到),也凭借着F1历史上的前两座冠军奖杯, 在全球吸引了一大批死忠粉。


可惜跑得快,并不意味着能卖得好。


受限于狭窄的产品线和并不算可靠的意式设计, 除了交付 突破百万台的 Giulia、以及撑起黄金时代的164/146/156, 阿尔法·罗密欧并没有太多爆款车型出现,不得不飘零半生。


1986年,阿尔法·罗密欧被并入菲亚特汽车集团,又随之并入FCA(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再成了 新晋全球车企巨头Stellantis集团的一员。


2023年,阿尔法·罗密欧在全球的销量是6.8万台,还不到理想汽车的零头。 而这已是它从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堪忧的前景不禁让人捏一把汗



据此猜测Stellantis集团想要处理掉阿尔法·罗密欧这个品牌,不能算没有道理。


但是!在今年4月的时候,这项提案曾被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亲口拒绝——


“阿尔法·罗密欧是Stellantis最伟大的宝石”,并表示的确有公司表示过收购这家汽车品牌的兴趣,但他“只用了1秒钟”就拒绝了。



光是严词拒绝还不够,唐唯实还专门点了一下中方,表示不会向中国人出售任何Stellantis旗下的品牌,并且援引了MG旧事:


“那些说要让中国车企收购意大利汽车品牌的人,本质上和把沃尔沃出售给吉利、把名爵卖给上汽的人是一样的。这不会发生在Stellantis身上,不会发生在阿尔法·罗密欧身上!”

可惜,唐唯实的狠话放出去没有多久。仅仅3个月过后,Stellantis集团就面临了业绩危机, 宣布可能将放弃一些不赚钱的品牌。



要知道,Stellantis集团2021年刚成立的时候,唐唯实可是亲口承诺过, “集团会给旗下所有的14个品牌一个公平的机会,让他们在10年之内证明自己。”


这才过去三年,淘汰赛似乎就要提前开始了。


想想唐唯实也曾宣布要重点运营中国市场,却还是草草收场退守欧洲大门。那谁又能保证,阿尔法·罗密欧最后不会真的被卖给中国车企呢




02. “拼盘”汽车集团的宿命



Stellantis集团的成分,其实很复杂。


比起同在全球汽车业执牛耳者的其他友商——大众汽车集团、宝马集团、梅赛德斯·奔驰是德系车,丰田汽车集团是日系车, Stellantis却无法被确切归为“X系车”。


这家很年轻的巨无霸是由 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FCA)、标致雪铁龙集团(PSA)以各占50:50的出资比例合并而来。


菲亚特代表意大利,克莱斯勒代表美国,标致雪铁龙代表法国, Stellantis集团的本质可以说是“三个人的重组家庭带来了14个孩子 。”


(这还不算里面掺着的德国欧宝、英国沃克斯豪尔)


上汽、比亚迪吉利这些新晋巨头尚且还没脱离“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动不动背靠百年历史、来自不同汽车集团的14个汽车品牌,又怎么可能实现细分市场上的泾渭分明?


然而这14个品牌的定位,可以说是非常交叉混乱。


最为明显的,就是这三组可互相替代的品牌:欧宝和沃克斯豪尔、标致和雪铁龙、道奇/RAM以及Jeep。


再往下说,阿巴斯是菲亚特的运动子品牌,完全可以退回去放在菲亚特序列里或者跟其他主打运动的品牌合并;


Stellantis既然计划将阿尔法·罗密欧、蓝旗亚、DS三个品牌定位成玛莎拉蒂的下位品牌,那自然也可以化繁为简,三个里面只留一个。



如果纯粹从提高效率、节省资源的角度去考虑,这些品牌的整合空间还很大。


之所以保留着14个品牌的完整建制,既可以说时机未到,也可以说是照顾用户的感受。 毕竟这些品牌也都是陪几代用户走过来的老人了,辉煌已逝,但情怀仍在。


像标致和雪铁龙,都是法国国民汽车品牌 ,前者1889年开始造车,后者1919年创立品牌,各自有着不同的传奇经历,就算如今在功能上可以彼此取代, 可砍掉哪个在情感上都让人难以接受。


这就造成了一组最大的矛盾: Stellantis集团高层情感上无法舍弃任何一个品牌,但理智上又知道精简品牌的做法是对的。


Stellantis的现任一把手唐唯实,原本就有个“成本杀手”的名头,该如何取舍集团下的诸多品牌,想必心里也是有AC数的。


毕竟裁撤、合并品牌的操作看起来残酷,但这事其实在一百多年的汽车发展史上屡见不鲜,一直在发生。


1975年由英国政府牵头成立的 利兰汽车公司 ,旗下曾经囊括捷豹、路虎、MINI、奥斯汀、莫里斯、MG等十多个汽车品牌,然而纵观英国历史上曾出现的300多个品牌,这些也不过是九牛一毛,最后也只有寥寥几个存活至今。



曾经是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的 通用汽车公司 ,在遭受2008年经济危机的冲击前就已债务缠身,虽然破产重组后再次复活,但原本8个品牌只剩4个,欧宝和沃克斯豪尔就是在这时候被转卖至Stellantis的。



甚至畅销多年的 奥迪 ,也并非一直强运伴随,LOGO上那四个圈就代表着其前身由四家汽车公司合并而来!

汽车史早已证明,单纯的品牌联合其实并非在做加法,没有一个如牡丹一般足以压制众芳的主品牌,汽车集团很难实现真正的资源整合。


而无法有效利用旗下品牌的价值,则很容易陷入抱团取暖的虚假繁荣,大而不强、没有后劲。


这也是新鲜出炉的联合体Stellantis,被冠以“弱弱联合”称号的由来。


毕竟,无论英国利兰还是破产前的美国通用,再落魄的时候旗下也不缺优质资产,可如何利用好这些优质资产才是最大的难题。


今天行业内面临的电气化转型,不过是又一个催化剂、又一轮洗牌,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商都在因时而变,Stellantis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




03. 买卖,谁说了算?



围绕阿尔法·罗密欧是否会被“发卖”给中国车企的讨论,其实也揭示出一个现实:


如果真的要出手这个意大利汽车品牌,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似乎确实是最有意愿、也最有实力接手的。



首先, 中国车企有眼光。


吉利年收入才100亿人民币规模的时候,就敢蛇吞象花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今天的中国车企正处在问鼎全球车市的关键阶段,一个有历史有技术有号召力的汽车品牌,必然能在母公司支持下进一步打开市场。


其次, 中国车企有实力。


无论资金还是技术实力,背靠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的中国车企,如今都出得起,多养个买来的外国汽车品牌,说破天也不过是多双筷子的事。


而且就算没有当地品牌在前开路,中国车企难道就不会开拓意大利市场了吗


现在已经有意大利公司主动当“倒爷”,干起进口中国车换个标就当意大利车卖了。前段时间也有广汽传祺影 豹换标道奇Attitude,出口海外的消息。


一辆车翻三倍价钱卖,赚的就是意大利汽车业沦落,主流产品性价比不高的差价!


这道理不止蠢蠢欲动的中国车企懂得,Stellantis集团和意大利政府也懂得。


只不过唐唯实既然明确拒绝过,就表示Stellantis还不想跟中国车企做这笔生意,至少暂时是这样。


否则前脚才以上位者身份和中国新势力零跑达成合作,后脚又十足被动地卖掉一个一个汽车品牌,如此反复,对于一个全球巨头来说,未免也有点太没面子了


但Stellantis抹不开面子,意大利政府看上去却很想浑水摸鱼。


7月份有外国媒体报道称, 意大利政府正考虑卖给中国公司两个意大利汽车品牌 ,希望这样做能鼓励中国车企在中国建厂,带动当地生产和就业。


两个意大利汽车品牌分别是 Innocenti Autobianchi ,名义上是Stellantis集团旗下的,但早已停产二十多年,算是已经黄土没了脚脖子。


于是意大利政府想了个很擦边球的办法: 使用不同于Stellantis所持有的LOGO,在意大利重新注册Innocenti和Autobianchi这两个品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