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等6部门日前联合印发
《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
。
-
自3月31日起,公立医疗机构要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
,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门诊预交金的资金清算、退款。
-
公立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存量门诊预交金退费受理、审核、确认、退款等全流程的监管。
-
探索推进“诊间结算”、“一次就诊一次付费”等便民措施
,优化门诊收费流程。
-
对急诊、急诊留观、门诊手术、急诊手术等情形,以及老年人等确有门急诊预交资金需求的群体
,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公立医疗机构可保留门诊预交金,并报属地卫生健康(中医药、疾控)行政部门备案。
-
各地要指导公立医疗机构优化住院预交金交纳、住院费用结算流程。
原则上,公立医疗机构要在患者出院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住院费用结算,逐步实现24小时内结算。
-
要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推行“一站式结算”、“床旁结算”、“线上结算”等便民措施。
-
各地对脱贫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易返贫致贫人口等
已出台“先诊疗后付费”等相关政策的,
要及时做好就诊患者的身份识别和个性化管理服务
,督促指导公立医疗机构落实到位。
-
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
,结合个人征信体系等信用工具,逐步探索面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就诊患者
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便民方式和信用就医结算方式
。
此通知适用于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军队主办的医疗卫生机构,
非公立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