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通识联播
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由北大、清华、复旦、中大以及浙大、南大、武大、厦大、重大、港中文等大学十所高校组成。联盟特开设通识教育平台,探讨通识教育理念,介绍核心课程知识,促进高校交流合作,发布相关资讯信息。关注通识联播,锁定中国通识教育实践最前沿!
51好读  ›  专栏  ›  通识联播

课程推荐 | 新通识核心课:中国建筑史(上)

通识联播  · 公众号  ·  · 2025-01-22 18:00

正文


课 程 推 荐

WECHAT ID: DEANPKU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上) 通识核心课


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是北京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春季学期,通识核心课继续上新,更多课程将面向全校本科生选课。

本期为大家推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设的 “中国建筑史(上)” ,该课程将在新学期首次作为通识核心课开设,欢迎同学们关注、选课!

0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02240011

课程名 :中国建筑史(上)

课程体系 :通识核心课(I.人类文明及其传统)/专业必修

开课院系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授课教师 :王书林

学分 :3

02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梳理考古遗址、地面木构建筑及建筑图像史料,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论述各时代的建筑成就、建筑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及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中的地位。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模型展示、课堂讨论、实地踏查、文献阅读、论文写作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建筑的技术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古建筑的浓厚兴趣。

2023年课程踏查合影

03

课程目标

从中国传统土木建筑出发,让学生对人与空间(建筑和环境)的互动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加强学生对中华文明传统根脉的理解和热爱,进而思考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 掌握中国古建筑基本概念和术语,了解不同时期的建筑总体面貌及重要实例,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材料、结构和营建思想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

  2. 训练古建筑踏查的基本素质,养成全面观察和缜密分析的习惯;

  3. 提高学术文献阅读和论文写作能力。

04

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首先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情况,接着以时代为序,以考古学出土遗迹遗物、地面木构建筑遗存及与建筑相关的文献、图像史料为基本材料,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时空体系,讨论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及其背后的历史和社会。学时分配如下:


  • 第一章绪论(6课时)

  • 第二章 原始社会建筑(3课时)

  • 第三章 商周建筑(3课时)

  • 第四章 秦汉建筑(3课时)

  •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建筑(3课时)

  • 第六章 隋唐建筑(6课时)

  • 早期建筑踏查:天津蓟县独乐寺(3课时)

  • 第七章 五代与辽代建筑(3课时)

  • 第八章 宋金建筑(6课时)

  • 第九章 元代建筑(3课时)

  • 第十章 明清建筑(3课时)

  • 晚期建筑踏查:故宫博物院(3课时)

一眼千年——独乐寺山门

05

教学与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 教师课堂讲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