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串串
爱思考,爱撒娇,也爱补刀。靠谱滴人儿,还算有趣。愿与你分享,一起成长。致力于成长为文艺界最懂互联网的,互联网圈子里最有文艺范儿的。当然,真正关心的是教育,关乎云与月,关乎你我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鱼串串

串串说 | 自我教育,才是终身学习的开始

鱼串串  · 公众号  ·  · 2021-09-14 07: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Dovey 说: Wikipedia 教给她的知识,是她大学四年学到的十倍。


硅谷的创业新人说:“如果能够重新来过,最好的策略是尽一切所能被最好的学校录取,然后立刻 drop out( 辍学 ) 。大学已经沦为了一个单纯的一个选拔机器,而不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地方了”


看看大学文凭的“通胀”和“贬值”,让我思考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我自己如何学习?也曾想过再读一个文凭,但是后来一算,时间的优先级不对。如何教育孩子?其实教他关于如何学习的元方法即可。


1. 学习包括很多维度:

a/ 技能。比如一门语言,游泳,开车,知识管理

b/ 工具。比如 iPad, Mac pro, 学习 App

c/ 资源。比如网上课堂, YouTube,B 站,

Cousera,Twitter

d/ 方法。听说读写,实践


2. 学习的内容包括:信息,数据,洞察,知识。学习的曲线包括:知道,记得,懂得,掌握等。


3. 学习最新的资讯:这些是大学教不了的,因为最新的东西没有固定的知识结构,还没有写成书,做成知识体系,所以只能通过互联网来实现。


4. 跟随 KOL 学习最新东西。如果想了解一个新兴行业,比如 Crypto ,找到这个领域最活跃的 KOL ,然后跟随。


5. 为什么要学习新东西。因为这里往往孕育着巨大的新机会。


6. 学习古老的智慧。古往今来经过时间沉淀的东西,是最好的学习资料,是第一性原理的东西,是搭建底层价值观最好的原料。这些往往来自阅读,以及在网上找相关的解读,或者找共同在读的小伙伴讨论。主题式阅读和联结。


7. 学习多学科的知识。查理芒格的多学科知识学习值得借鉴,单一科知识框架让人陷入狭隘。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 cousera 上学习最好的老师教的最系统的学科知道,课程之外多多阅读学科经典。


8. 学会写作,输出作品。这些作品积累,传播,帮你找到最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能学会英文写作,那更是无敌,全球天空,任你遨游。


9. 去不同的国家游学。见识比知识更重要。为了增加学习密度,而不是游山玩水,需要去不同地方的大学,图书馆,学习俱乐部等去实习或者体验,真正和最爱学习的一群人,线下在一起。


10. 学习财商。在最早的年纪永远投资思维,并且不断的实践优化,内化成身上的东西。


最后,突然有一个奇思妙想,如果让上述理念实践在育儿上是最怎么开展?


1. 阅读习惯。从小就把家里的客厅变成小型图书馆,泡在书堆里,大人小孩一起阅读,言传身教。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养成泡图书馆的习惯。每周给他自己选购一本书,自己买自己选自己看。看完才能买第二本。看完要和妈妈交流中心思想。学会复述。


2. 学习英语。从小家里英语对话的氛围,然后学校学习,阅读英语巩固,会说几句了就带去国外参加游学,每年参加一两次,体验国外的语言和文化。


3. 运动健身。教会他 1-2 门体育运动,形成爱好和习惯,伴随终身的习惯,学习精力的加油站。


4. 学会搜索。搜商很重要。 Wikipedia, Google 学会搜索自己想要的东西。


5. 学会线上学习。引导不会的,在网上找课程,找视频学习。


6. 写作的习惯。学会在网上写自己的东西。建立自己的宝库。


7. 学习编程。理解世界运行的编程逻辑。


8. 全球游学。认识全球各地的小伙伴,建立友谊,保持联系。


9. 学会利用工具提高效率。比如 notion 比如欧陆词典等。


10. 精进习惯。每个月给自己设置一个小目标,养成一个好习惯,微习惯,是每日更新的开始。


关于学习的学习,关于方法的方法。真正激发内在动机,成为源源不断的行动力的燃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