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韬略(hstl8888),获授权转载
“公司解散了,阿里(巴巴)7000万,我的5000万全部赔光了。现在客户的2000多万货款加盟商非法侵占,也不能返还。1400多名员工两个多月没有工资,我已倾家荡产。做生意有赔有赚,现在公司赔本了,恳请大家一起承担,在此真诚地向大家说一声:对不起了。”
一件小事,结缘快递业
2017年初,顺丰上市,股价连续涨停,王卫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超级富豪。万众追捧顺丰之际,华商君想到了陈平。一片狂欢中,他或许是全世界最悲伤的那个人。他有999个理由说,这一切原本属于自己,但是……
陈平——宅急送和星晨急便的创始人,被誉为“民营快递业第一人”,事业巅峰之时,他曾意气风发要收购顺丰,如今,他却久别江湖,难觅踪影。
陈平1959年出生于湖北天门,父亲陈万林是湖北京山县杨集镇双墩村一位“老革命”,陈平在家中排行老四,上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
从小学到高中,陈平都与大他两岁的二哥陈东升(现为泰康人寿董事长,还是嘉德拍卖创始人)在一个学校读书。兄弟俩性格迥异,陈东升内敛稳重,喜欢读书看报写东西,成绩优秀;弟弟陈平性格外向,刚直富有激情,他更喜欢“动手”,例如制作乐器、修理模型、捣鼓机械零件……
1979年,在全国高考录取率不足6%的年代,陈东升从文上了大学,考入武汉大学政治经济系;而更早一年,弟弟陈平从武参了军,成了一名坦克装甲兵。此后十多年,二哥陈东升先后任职于外经贸部、国务院,30多岁就成了副局级的干部,而陈平也在部队里上了军校,做了军官。
时至1990年,陈平从部队转业。部队待久了的他,踏入社会后,感到有些茫然:“无论做什么,一切似乎都要从零开始。”这时,刚从日本考察回国的陈东升,拿着日本一些学校的招生简章问陈平:“你去不去开阔眼界?”
80年代末,对刚吃饱饭没几年的中国人来说,盛产松下电视机、三洋收录机、本田摩托、皇冠轿车的日本,是不折不扣的发达国家。陈平心里想,反正到哪都是从零开始,还不如去国外开开眼界。在陈东升的倾囊相助下,陈平成功留学。
陈平原计划去学习广告影视,但到日本后第3个月,一件小事改变了他的想法。一个国内朋友去东京看望他,走得匆忙,将带给大阪亲戚的礼品落在陈平那里。从大阪到东京来回的路费,对陈平来说是笔不小的费用。正为此犯愁时,有人告诉他,可以使用日本的快递——宅急便。宅急便的工作人员上门取件时,看到陈平是个穷困的留学生,特意告诉他,无需付费,可以货到后对方付款。两天后,在大阪的朋友就接到了陈平发来的快递,打来电话感谢。如此方便快捷的服务让陈平眼界大开,“这样的公司中国还没有,如果做一家,一定很有前景。”此后,陈平便对宅急便着了魔。一到周六日,他就游走于大街小巷,看到宅急便的店就往里走,打着手势与对方交流,看店面介绍,学习工作单、报价表的设计,临走时还要拿一份资料……在中国开一家快递公司的想法,每天萦绕其脑海,陈平时常兴奋地睡不着,在脑子里推演创业时会遇到的问题。有时候走在路上,看到宅急便的快递车,他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跑起来。他托人带了一张很大的北京地图,一有空就在地图上圈圈点点,琢磨宅急送未来的网络布局,有时一坐就是一天。创业需要钱,陈平边学习边疯狂打工,没人愿意干的脏活苦活,他都能干,为了省钱,他在日本3年,从未在外面剪过头发。尽管老婆和刚8个月的孩子跟着在日本生活,但整个家庭开支也被压缩到不能再少,去买菜都会等到商店快关门,因为关门前有些菜会很便宜处理。1992年,结束学业的陈平,通过关系认识了香港一洲集团的老板,在一洲集团日本分公司做起商务代理,收入相较以前多了许多。是年,邓小平南巡发表讲话,中国大地风起云涌,一批知识分子投身“商海”,其中就有“92派”的代表人物、陈平的哥哥陈东升,他于日后创办了嘉德拍卖和泰康人寿。尽管远在日本打工,但日本报纸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持续、大篇幅报道,让陈平越看越振奋,与投身商海的二哥交流,更让他感觉回国创业的时机到了,是时候点燃那个一直“灼烧”自己的梦想了!放弃了刚到手的优越工作,1993年11月,陈平带着一家三口节衣缩食攒的30万元,还有一张画满圈圈点点的北京地图,重回故土。
1994年1月18日,陈平和陈东升各出25万元,创立了北京双臣快递公司,“所谓北京双臣,就是我和我二哥。”陈平说。
按照陈平原本的想法,买辆三轮车就可以开始干了,但当时政策有规定,必须要7个人,3辆车,而且司机必须是北京人。陈平印了一堆招聘广告,从德胜门开始一直贴到昌平沙河镇,结果,来应聘的人都是穿着拖鞋,光着上身,一副无业游民的状态……好不容易招聘了4个人,陈平又“忽悠”了自己的姐姐,还有一个战友,凑够了7个人,满怀信心地开始了自己的“梦想”。1994年的中国,老百姓生活中几乎不存在“快递”的概念,360行也基本没快递这么一个行业。双臣正式开业第一天,没有生意;第二天,没有生意;第三天,还是没有生意;第四天陈平急了,7个人一起去大街上“扫街”,终于迎来了第一单生意:在中关村,一个等车的人将他们的快递车误认为是载客的小巴,上车给了1块钱,然后搭车到了亚运村。为了找活,陈平四处寻找信息,大街上的小广告、报纸中缝的信息都不放过,拿着电话黄页,一个个公司打电话,经常晚上回家时,累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双臣的业务渐渐多了起来,种类也很丰富:帮人接送孩子上学、取衣服、换煤气罐、送蛋糕、送鲜花、搬家、火车站汽车站接送货物……除了日常干活,陈平还得管理团队,因为这支承载他快递梦的团队,时常会偷点油,跟客户打架,不开心时候拿包裹撒气,给汽车搞点小破坏……除了这些困难,更麻烦的是缺钱。50万在买了三辆车后,本就所剩无几,要想建设团队,拓展业务,资金更是捉襟见肘。之后,陈东升的岳母投资20万元,陈平的大哥陈显宝、姐姐、姐夫、父母等也纷纷出资,才帮助他渡过了第一次财政难关。但每天都是些跑腿的杂活,这样的状况和陈平的理想差距太大,发展速度也太慢,为了铺开网络,他决定模仿日本的宅急便。在他每天的“怒吼”声下,下面的员工很快签了一批洗脚屋、小卖部、小宾馆、五金店、杂货铺,但相应的培训方案,管理制度却没有跟上,例如如何称重、收费标准、退货签收等等,陈平的想法没有执行下去,还浪费了很多人力与物力。一年后,在陈平的努力运作之下,日本长野县一城株式会社,向双臣快递投资了180万元,双方合资成立了“北京双臣一城快运有限公司”,一城株式会社占37.8%股份。合资公司的成立,使双臣的业务配送范围和专业技术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公司业务开始稳步向前。
有了专业支持,双臣的业务逐渐转向了企业客户为主的项目物流,比如为摩托罗拉、诺基亚、LG等品牌做大型仓储配送。很多手机、电脑、汽车厂商陆续成了双臣的大客户,市场需求飞速发展,但此时双臣的配送范围和网络却成了短板。
1998年,陈平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北京的精兵强将全部派出去,跑马圈地开拓网络,总部只提供少量的启动资金和“双臣”的牌子。他回忆说,“没有母公司,大家都是平级的兄弟公司,和我陈平平级,财权、人权、投资权都在诸侯手里,赚了钱他们自己开销。”陈平的要求只有一个:能把从北京运来的货送到当地的千家万户。
这一策略彻底解放了团队的生产力,短短两年时间,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西安、武汉7个全资子公司成立,198个网点铺设开来,业务量随之大涨。
但这样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方式,弊端很快显现。随着业务的发展,各地分公司圈地为王,尾大不掉,相互之间矛盾冲突不断。
而且由于“平级”的关系,陈平的影响力日趋衰落。总部出现资金缺口,向各分公司求援时,上海分公司“慷慨”地捐献了一台复印机、一台传真机、一台数码相机。而大哥陈显宝掌管的北京分公司,也只贡献了7万块。最令陈平不舒服的是:当总部还蜗居在破房子里时,同在一城的北京分公司,已经入驻了豪华大厦。
“分公司力量过于强大,再不收权,可能要脱离总公司了。”陈平决定开始“削藩”。“削藩”遭到了强烈的反弹,7名骨干不服,带着40多名核心员工集体离职,一时间人心浮动。上海分公司的老总与骨干也提交了辞职信,陈平使出浑身解数,7天7夜待在上海,这才稳住了上海的负责人;在北京分公司,陈平召集所有人员开会,上午在大会上宣布了一些决议,下午大哥陈显宝接着开会,把上午决定全部推翻……
历时两年,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斗智斗勇,撕破脸皮,抱头痛哭后,陈平把当年派出去的精兵强将又请回了总公司,除了加薪提职,还从自己的股份中,拿出5%的股份,大约300万股,分给这些元老。多管齐下,陈平终于收回了各地分公司的权力,成功“削藩”,公司管理效率与运营效率显著提高,双臣迈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2002年,双臣完成第二轮融资,物美关联企业注入4000万元。同年,双臣营业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2003年,北京双臣一城快运有限公司更名为宅急送,营业额突破2亿,陈平荣获“2003中国十大创业新锐”称号、五一劳动奖章。
2005年末,宅急送总资产超过3亿元,分支机构210家,员工8000名,车辆1500台,网络覆盖全国2000多个城市,年货物周转量超过4000万件,年营业额6亿元,年递增率超过60%。2006年,宅急送营业额达到了8亿,并且当选2006年CCTV中国年度雇主,“我们员工都在北京买车买房,干部们都非常的自豪,外面都说宅急送的福利非常好。在当时物流行业里面,工资非常高。”陈平说。
2007年,宅急送营业额创纪录的达到了13亿,相比铁道部的中铁快运8个亿,民航快运6个亿,合资公司大通7个亿的营业额,宅急送似乎成了这个行业里名副其实的老大。但偶然得知一件事,却让陈平大吃一惊。
陈平笑傲于快递业江湖时,一次接受采访期间,偶然得知顺丰快递营业额已经达到了26亿。这让陈平很是震惊,强烈的好胜心让他很难接受这个现实。
“我就没有想到有能够超过我们的民营企业。因为我当时的目标是一直盯着国有企业,中铁快运,民航快递。顺丰潜伏型的发展,既不接受媒体采访,也不参加任何快递协会、物流采购年会。”陈平回忆说。
看到顺丰在小件物流市场如鱼得水,同时也观察到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以几何倍数的速度增长,陈平决定在大件包裹运输为主的业务机构上,设置小件快递业务部。
“可口可乐一瓶水就两块钱,它能做到世界500强,超过了波音公司,超过了我们这么大的钢铁公司。为什么?它量大,50亿人都喝可口可乐。我们做大件行业顶多10个企业用你,你的公司才能做多大?我要做小件,有1个亿的服务对象,可能是两个亿。”陈平如此宣扬他的理念。
为了加快布局小件快递业务,陈平决定南下收购顺丰,却被王卫一口回绝。深受刺激之下,不顾家族成员的强烈反对,陈平在公司掀起了疾风暴雨般的改革。2008年从1月份到9月份,宅急送新招员工1万人,新增了2000个网点,新购置400辆货车,为了这次业务转型,光硬件投资就花了6000多万,外加1万多人的工资、各种办公费用,资金的需求相当大。为了填补资金缺口,2008年5月份,宅急送与美国华平投资签订协议,计划引入战略投资3亿,融资万事俱备,只等政府的批文。文件在北京市商务局、国家邮政局、商务部外资司都得到了批准,但最后被条法司一个处长拦了下来 ,“不行,你这个合同有对赌的协议,我们不能批。”福无双至,祸不单行,8月份,美国次贷危机发酵,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华尔街哀鸿遍野,陈平原本寄予厚望的华平宣布放弃投资。同时,宅急送再度谋求上市的努力也因种种原因搁浅。这样局面下,陈平组建的小件快递业务,不能迅速接力,老业务前期被持续抽血,也几乎无法承受,宅急送陷入总收入增长停滞,项目物流业务萎缩,进退两难的境地。9月份时,公司的资金链已经极其紧张,业内传言称宅急送“亏损过亿、大量裁员、就要垮掉。”于此同时,家族的内部斗争开始激化,性格倔强、一意孤行的陈平,成了家族成员指责的对象。多方压力之下,陈平被迫“养病休息”。大哥陈显宝接替陈平主持工作,很快,宅急送收缩了小件业务平台,裁员9000人,撤了2700多个网点,业务模式重新回归到以大客户为主的项目物流上。公司度过危机之际,陈平倾力推动的宅急送变革,也以失败告终。陈平一直坚信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对业务的改革没有错误,但他强硬的性格,倔强的脾气,持续成功养成的“自信”却让其与家庭成员难以和睦相处。“一句话就可以总结,我是家族企业的掌门人,但我不是这个家族的掌门人。所有成功的家族企业一定是这个家族的掌门人,在家族里有很高的权威感。”这是陈平彼时的观点。面对家人长期以来的“掣肘与指责”,陈平觉得很委屈,2008年12月3日,陈平提出分家,告别了为之奋斗15年的宅急送。他一个人出去旅行,只身躺在100元一晚的旅馆里,陈平觉得,“谁都没有错,只是我难过。”2009年,坚信小件快递未来市场大有可为的陈平,重新出发,一家名为“星晨急便”的快递公司悄然成立。这一年陈平50岁。在他的规划里,星晨急便的成功只需要3-5年,“到2015年,也就是我55岁生日的时候,如果没有成功,我就认命。”陈平不认为自己是急于求成,在他看来,当年创办宅急送时,无资金、无项目、无经验、无人才、甚至无行业,而与之对比,现在可谓什么都有。电商每年以200%的速度在增长;从宅急送分家时,陈平得到了几千万的资金; PE、VC们也都看好这位行业元老的二次创业;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人,陈平出走时,有一帮宅急送的人员跟随。“当年我在宅急送没有实现的‘三上’梦想——上市、上天(有飞机)、上榜(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在星辰急便一定能实现。”陈平说。他首先瞄准的是淘宝60亿的快递大蛋糕,虽然有“四通一达”的竞争,但陈平心中早有胜算,星晨急便成立后不久,就获得了阿里巴巴7000万的战略投资。外界普遍认为,星晨急便和阿里的联姻,让公司享有其他竞争对手不可比拟的优势。一夜之间,几千个加盟商都寻求加盟星晨急便。然而在进入淘宝市场5个月后,陈平发现,自己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他原先的那些目标客户(淘宝店主),不仅不是他的客户,还是他的竞争对手。彼时,很多淘宝店主,本身不靠产品赚钱,而是依靠物流费用的差价赚钱。例如一个店铺是卖裙子的,进价100块,她可能在网上卖的也是100块,正常情况下,快递运费是20块,但如果选择加盟申通快递后,一公斤的成本就变成了几块钱,中间差价就是十几块。淘宝店家既是线上的店铺,还是物流公司的加盟商。这种组合,让陈平始料未及,而淘宝本身对店家的物流又无法做出限制。陈平也尝试学习“四通一达”的模式,但收效甚微。“他们已经有加盟协议、合同和系统了。你要他做‘婚外恋’他觉得风险太大了。所以说我们想要吸引他们到我们这边来非常难。”陈平说。陈平的淘宝战略,很快就烧掉了3000万,2010年8月,逐渐对C2C业务失去信心的董事会,决定放弃搭建好的全国性平台和为淘宝卖家服务的业务,转向B2C业务,为京东、亚马逊、凡客等电商平台进行物流配送服务。但国内大型的电商网站,大多自建了物流系统,他们通常把好送的地方,自己“吃了”,把偏远的、配送成本高的地方留给星晨急便。连续8个月,星晨急便的财务报表都是亏损。为了支撑公司,陈平谈妥了1个亿的私募,但在准备签约前,却遭到了股东会的反对。这是一件至今令外界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董事会为什么要扼杀自己的救命钱?陈平后来解释说:“我个人遇到矛盾的时候,往往都是以牺牲自己、跳出这个漩涡来解决。这是逃避问题,是我的弱点……当这个矛盾出现的时候。我不是用积极的、和解的、和风细雨的方式坚持化解这个矛盾。如果是,可能不是今天这个结果。”可以想象,陈平与董事会出现矛盾时,并未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化解,而是用“跳出旋涡”(可以理解为:既然你们不同意,哪就各干各的。类似场景出现过一次,在宅急送时,他与家族成员观点相左时,选择的是出走)的方式去处理,而这也让他彻底失去了董事会的支持,即使他的行为与决策,如今看来正确无比。融资受挫、陷入绝境,陈平决定最后一搏。在他看来,彼时的星晨急便,最好的结果就是被收购。为了增加筹码,陈平决定收购广东省一家快递公司——鑫飞鸿。在广州起家的鑫飞鸿,当时在全国已有2000多个网点,但因经营不善,负债4000多万。陈平的提议再次遭到董事会的强烈反对。但他的性格又一次显现。陈平不惜拿出自己的养老钱2000万,硬是和鑫飞鸿签订了收购协议,同时多方联系愿意收购的企业,其中之一便是自己一手创办的宅急送。2012年,刚过完春节,因为业务量的减少,各地加盟商隐隐感觉到了企业的危机,返款返货时就尽可能拖延。不久,一则陈平跑路的短信开始大面积传播,各地公司一下涌进了众多追债大军,公司的账随即被封。这给了艰难度日的星晨急便致命一击,因为账一封,正常资金不能进出,连加盟商的代收货款也进不来了。破产传闻一度影响了准备对星晨急便施以援手的宅急送,上海一宅急送店面甚至被星晨急便加盟商堵住,拉出“陈氏家族还我血汗钱,上亿资产一夜转移”的条幅。2012年3月1日,宅急送对鑫飞鸿作完尽职调查后,通知陈平,决定放弃收购。陈平最后的希望破灭,投资1.2亿的星晨急便,轰然垮塌。星晨急便失败后,陈平也像变了个人,有人说,陈平现在通达了,活得更清醒了。早年离开宅急送时,他充满了对家人的抱怨,但星晨急便一役后,谈及过往他更多从自身寻找原因:“我这十几年来,老在想改变我的员工。当改变不了的时候,我往往抱怨的是他们,而不是我自己。实际上,我抱怨的应该是自己。因为你自己都改变不了自己,你怎么能改变别人呢?”2016年,陈平曾在宅急送短暂复出,而后又有消息说,陈平去了泰康人寿旗下的殡葬产业服务平台……
陈平的结局本不该如此。他是一个愿意为梦想献身的人,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曾累到心脏病突发而紧急送医,康复后却依然如故;他被认为是业内最善待员工的老板,重新创业后,有上千旧部从全国四面八方响应而来……
但努力和品格的背后,陈平也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的“个性”付出了代价——当两次创业时,自己的观念和合伙人冲突时,他选择都是“离场”或是“单干”。
有分析认为:在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一个人的“成功”需要更多的组织和他人予以协助,身处组织中的人,当与他人出现矛盾时,更加需要包容不同观点的胸怀,积极化解矛盾的心态(而不是对抗、逃避),以及与他人协作共进的能力。或许这就是陈平商海20年,用上亿元的投资,带给后来者的教训。
陈平曾说,如果55岁不成功,他就认命,但一位熟悉他的人却说:性格决定命运,他应该不会闲着。在历经两次失败后,学会通达、“看清自己”的陈平,会卷土重来吗?
来源:华商韬略(hstl8888),获授权转载
新媒体运营编辑 王程海伦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ID:finance_ifen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赏赞支持财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