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
抗体在粘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然而,仍然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持续增强粘膜IgA反应,影响这些反应的因素也没有完全了解。
2024年9月10日,
徐州医科大学
王玉刚作为通讯作者
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题为
“
A mouse protozoan boosts antigen-specific mucosal IgA responses in a specific lipid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dependent manner
”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
结果阐明了饮食或肠道微生物群中的营养物质、宿主脂质代谢和粘膜体液免疫反应之间的一个三重回路。
研究观察到小鼠肠道共生原生动物小鼠三毛滴虫(
T.mu
)的定植增强了野生型C57BL/6小鼠抗原特异性粘膜IgA反应。这种增强归因于游离花生四烯酸(ARA)在肠腔中的积累,这是刺激抗原特异性粘膜IgA产生的信号。当使用5-脂氧合酶抑制剂zileuton或通过基因缺失白三烯B4受体1 (Blt1)阻断其下游生物信号传导,阻止ARA进行下游代谢转化时,
T.mu
介导的抗原特异性粘膜IgA生成的增强被抑制。
此外,
T.mu
转移和在饮食中补充ARA都增强了口服疫苗对抗沙门氏菌感染的效果,这种效果依赖于Blt1。
免疫球蛋白A (IgA)是胃肠道(GI)和呼吸道粘膜中产生和分泌的主要免疫球蛋白。
IgA在维持宿主体内平衡和保护粘膜表面免受病原体侵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的证据表明,饮食因素和肠道中的微生物信号都可以影响IgA效应反应的程度,无论是在基础条件下还是在对肠道病原体的反应中。肠道菌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落,包括各种各样的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尽管人们对IgA与细菌微生物群(代表人类肠道生态系统的大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共生原生生物在塑造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粘膜免疫稳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强调了对真核原生动物微生物群在肠道中的功能进行更深入探索的必要性。
小鼠三毛滴虫(
T.mu
)是一种有鞭毛的厌氧副寄生虫,自然定植在小鼠体内,被认为是小鼠肠道中的共生体。
在人类中也发现了相关的拟类固醇。与某些关键细菌(如分节丝状细菌和幽门螺杆菌)类似,真核
T.mu
及其密切相关的滴虫属具有调节宿主“免疫调节”的能力。例如,这种共生原生动物可以增加对T细胞驱动的结肠炎的易感性,并通过诱导肠道上皮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
Il
)-18和促进树突状细胞驱动的T辅助细胞(Th)1和Th17免疫,促进粘膜防御细菌感染。膳食多糖促进了毛滴虫在肠道中的定植,并受共生菌的影响。一旦在肠道中建立,它就会积极地产生和释放琥珀酸盐,这反过来又刺激肠簇细胞释放IL-25。然后,来自簇毛细胞的IL-25激活固有层先天淋巴样细胞2型(ILC2)分泌IL-13,导致杯状细胞和簇毛细胞的扩张。值得注意的是,在肠道中携带
T.mu
的小鼠在血液和肠道组织中都表现出较高的IgA水平。
然而,IgA和这种共生原生动物之间的确切关系尚不清楚。
T.mu
定植以Blt1依赖的方式增强粘膜抗原特异性IgA的产生(图源自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研究已经证明真核共生
T.mu
具有增强宿主抗原特异性粘膜IgA反应的能力。
这种增强似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