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医药健康产业稳步发展,产业规模超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5%。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产业结构方面,化学药仍占据首位,医疗设备增长最快。
“当前,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正经历一场由创新药引领的深刻变革。”谈及创新药的前景,百济神州副总裁王英群满怀信心。2月5日,他在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分论坛上表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创新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各国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创新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所提出的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16万亿元,业界预测,在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大、技术创新突破频出、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规模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瞄准这一潜力巨大的产业赛道,广东早已着手于2021年广东省“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将生物医药与健康列为广东大力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并全方位规划布局、全链条打通体系。2024年10月,广东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力争到2027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规模达到万亿元。日前,《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发布并提出培育壮大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在内的六大新兴产业,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也在以系统化的政策体系重塑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展现出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雄心。
2024年初,广州以1号文件形式出台《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给予人才奖励、研发和产业化奖励、投资入股、贴息贷款等全链条支持,最高支持额度50亿元,“大手笔”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4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5月,市医保局印发《广州医保支持创新医药发展若干措施》。9月,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持创新药械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10月,市工信局发布《广州市创新药械产品目录》第一批入选产品。11月,市场监管局发布《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十条措施》。
坚持高位推动、保持战略定位,广州系列政策涵盖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医疗卫生设施布局、医保和知识产权等领域,广州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政策支持体系,力推生物医药产业往更高端的产业链迈进、往更深处的创新源头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