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记者从“贵州省体育产业统计、体育场地普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贵州省结合实际推动健康贵州建设,将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发展相结合,至2020年体育总规模将达450亿元。
会上,贵州省体育局发布了《贵州省体育场地普查》,截止2016年10月31日,贵州省体育场地面积达3521.32万平方米,按贵州省户籍人口4325.48万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81平方米。
与贵州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8个相比,增加25%,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63平方米相比,增加28.17%。在全国的84种主要体育场地类型中,贵州普查到59种,场地数量是44323个,在59种主要体育场地类型中,数量排列靠前的为篮球场、乒乓球场、小运动场、羽毛球场、田径场、排球场、室外网球场、足球场、室外五人制足球场、室外门球场,共计42727个,占96.4%;大型场馆50个,占0.11%。
贵州省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俊表示,贵州体育产业整体持续向好,对经济的贡献作用进一步扩大,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消费升级的新动能。结合实际,贵州体育“十三五”的目标为:体育总产出(总规模)达450亿元,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1.7%;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80%,成为引领贵州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产业。
“打好生态牌、做好水文章。”肖俊表示,贵州还将利用山地多、生态好优势,形成3-5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户外体育品牌赛事活动,让每个市州都有自己的户外赛事,同时,利用贵州丰富的地热资源,大力发展康体休闲养生产业。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休闲时间增多,人们对健身的需求日益强烈。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到2020年,贵州省9个市(州)全部建成“一场两馆”,88个县(市、区、特区)建成公共体育场馆或全民健身中心,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完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
贵州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朱宝林表示,还将充分利用贵州资源秉赋,以生态体育公园、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汽车露营地等贵州山地多、生态好的资源优势为抓手,着力打造户外运动“天堂”,完成3个100工程:100个生态体育公园、100个汽车露营地、100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有针对性地建设并开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场地、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尽量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