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一件西装。”爸爸一脸认真地对我说。
老爸怎么了,忽然没头没脑地冒出这么一句。
我停了停手中的碗筷,但并没有抬起头。3秒钟过后,我继续把饭吃完后,径直返回自己的房间。
你需要。你应该。你必须。他总是这么对我说话。他凭什么这么对我说话?!
小时候没有管过我的学习,现在却要管我的工作;
小时候没有带我逛过一次商场,现在竟然对我说“你需要一件西装”!
更搞笑的是,他自己也几乎从来不穿西装吧!
而且,中国人穿西装不是很做作吗?不是很麻烦吗?不是很像卖房子的吗?不是数典忘祖吗?不是莫名其妙吗?
老爸真是神经病。
又一天。吃饭。无言。冷战。
另一天。吃饭。继续无言。继续冷战。
今天家里没人。冲了个凉,舒服。随手拿起沙发上的一本杂志翻翻。
诶,这封面上都是谁,我怎么一个都不认识?高、矮、胖、瘦不一,平均颜值也并不高啊,现在还真是什么人都能上杂志封面......
而且,明明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一水儿地都穿着西装?还不是很多别的时尚杂志封面上那种特别时髦的款式?感觉有点儿诡异。
不管了,先翻开看看。
可是......这本时尚杂志里怎么这么多字啊?就像下面这样
字
字
还是字
怎么这么多字?我是不是买了一本假的时尚杂志?
不过......认真看了一会儿,很多知识点还真是挺有用的呢。
原来西装的尺寸有这么多讲究,除了一般的胸围、腰围、臀围,竟然还有领围、臂围、袖口围、大腿围、小腿肚围、膝盖围、裤脚围,还有前肩宽、后肩宽、袖长、衣长、裤长......就像下面这张图:
眼睛都要看花了,穿西装果然还是太麻烦了,有这功夫我还不如去打一把王者荣耀,呵呵。
你看你看,这里还说什么“面料可以立决一套衣服貌相的高下,细节才是以小见大的品味决断,揭开这些真相的时候,一个男人和一套好西装才算是真正相得益彰。”
我爸他明白这些吗?不明白的话凭什么命令我去买西装?哪天有机会我一定怼回去。
接着往后翻。
这些明明都是老照片,有的距今都快100年了,为什么他们的服装看起来一点都不过时?看着还挺时髦的呢。
这张有意思,长袍马褂和西装革履在一起也并不违和嘛。
除了大名鼎鼎的(没事儿就喂喂鱼的)胡适、顾维钧、孔祥熙,还有当年的中国海员、协和医学院的学生,感觉一下子穿越到了老电影里。
虽然穿着西装,但一点也不妨碍照片里的中国人一个比一个怡然自得,一个比一个体面时髦。他们还都是一百年前的中国人哦。
有点儿意思。
接着往后翻。
“把20克拉的黄金与白金与 Super150's 的毛料结合,做到名符其实的“穿金戴银””——原来男人在穿衣服这件事上也可以如此“拜金”!
说真的,这本杂志可以说是越看越有意思了。比如下面这一系列图片:
屁股
屁股
还是屁股
穿上西装的男人还能这么有线条,那我穿上估计也不差!
慢着!我爸想让我买西装,是想让我去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吗?难道我爸在变相催婚,好可怕。
我要......冷静一下...... 喝口水先......
他们这样喝水,不怕把西装弄湿吗??
不过,笔直的领带配上硬挺的白领子,就......还真挺诱惑的。要是我穿成这样喝水,会是什么样子?
就是这样。
嘻嘻,我真是一点儿也不输给那些专业模特呢。
带着美滋滋的心情,我愉快地接着翻杂志。
......
在过去的十分钟里,我一共看到了33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全部西装革履的。西装本来是老外的东西,但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中国人穿西装,感觉也很棒。体面!
所以我穿上一套合身的衣服会是什么样子呢?
咦?慢着,我明明很抗拒买西装这件事的,现在怎么开始自己给自己搭配起来了?
不过,这本杂志还真是想我所想,刚想着要怎么给自己搭配呢,马上就来了一个日本男士西装专题。同为亚洲人,他们的西装理念应该还是蛮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日本的西装文化里——“第一套西服”概念,一般指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时穿的第一套西装。
照这么说,我早就应该给自己买第一套西装了吗?
那么,我的第一套西装,是该直接去品牌店里买成衣呢?还是去应该去量身定制?
杂志里是这么说的:
“很多年轻人一开始都是从买成衣的西装起步,渐渐开始层层递进,选择更能修整身材比例的定制西装。”
“客人从选面料开始,与剪裁师反复地磨合,量身到三次试衣,最后制作出只属于自己的举世无双的西装。”
瞧瞧瞧瞧,这光试衣就要三次!!!买定制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耐心。
这么看来,想要穿得体面也不是看上去那么容易的呢。
接着翻。
我记得......我家的相册也有很多这种老照片。
就.....小的时候我和我爸也照过很多类似的相片。
哎呀,没找到我和爸爸的老照片啦,这张你们将就一下
这套西装陪我爸照了好多次相片啊,但是现在哪去了?
爸爸应该好多年都没穿过那套帅气的西装了。以至于我都快忘了,他也是曾经穿过西装的人。
想当年他还挺帅的,虽然他现在已经老了。
放下相册,又想起那天他跟我说的话——“你需要一件西装。”
或许,他想要的不仅是要我穿一件西装,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体面,如何负责任,如何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拿起杂志,再次把杂志的三折封面打开,注视良久。
━━━ 向右拖动查看封面 ━━━
看到卷首语中 GQ Style 执行主编崔丹写的一段话——“西装多年传承下的仪式感背负着身份的多种假设,它巧妙地给都市文明分开段落,予男性规范,甚至套路。在愈显多元化的今日中国,更没有必要只拥护某一种单一规则或者衣着价值观。但如果规则尚未成型就开始破碎,立不完全,更破不彻底,多半只能混合出一番诡异的面貌。”
或许,每一个男人,无论高矮胖瘦,无论年龄几何,当他开始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时,他就需要一套西装。一套属于自己的、也用来和这个这个世界对话的西装。
下面是 GQ Style 的编辑给读者们的寄语,我认为你真的应该好好读读。
一套给中国人穿的西装
关于《GQ Style》的编辑自白
《GQ Style》这期的封面看起来阵势豪华,下了大工夫。事实上,确实是非常费劲。按照原本的策划,我们想要有一个仪式感:中国面孔。在比如说清华大学某个礼堂面前的梯级上站个三排,来一张大合照,嘿,高端大气。
但当真正到达现场时,方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西装,来自西方的服装,若生硬地放在那样的环境下,仪式感有了,戏剧感也满分,但也显生硬别扭。反而当站在初春的新绿中时,当中国的面孔在蜿蜒的柳树下出现时,便有说不出的中西合璧式的和谐,仿佛是摆正了根源,“气儿顺了”。
这就是我们这一期把西装拿出来作为贯穿全书的大主题的原因,在当前大家对西装还有误解和一知半解的时候,把它“摆上台面”,用32个封面男孩和一整本的内容,来重拾起关于它的礼仪。“在驾驭它之前,先要弄懂它”,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有过西装文化的断层。可能我们都快忘了,除了长袍马褂,中国人也有过西装革履的老时光吧?或者在那些年,重新接触国际潮流的我们,也曾有过那样的叔叔?
相比之下,日本似乎走在前面了。
一边,他们自己设计适合日本人体型、生活习惯的款式——比如说,你知道日本礼仪中老需要弯腰鞠躬,所以和式西装也因此作出了剪裁的调整吗?
另一边,他们深入欧美时装周及 Pitti Uomo 这些展销会,购入适合日本人的款式。在 Pitti Uomo 上数目最多的,除了那些街拍花孔雀,就数日本面孔的买手和报道媒体了。
在中国人眼中,一套职业西装最容易被大众跟银行大堂经理,或小区门口的房产中介挂钩。在这种有点被妖魔化的日常、在一身身不够讲究的西装里,它的好感和印象渐渐被平庸化。
但当你看看这期《GQ Style》里一组许多人已经当成“兴奋剂”来看的片子,就会发现平时自己看西装男原来还不够仔细——
原来,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一套职场盔甲底下,有这样一个“里世界”,包裹的是欲说还休的线条诱惑,男性荷尔蒙的实体化。西装不单是精英男人的型,还有性感男人的魄。
这样的西装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他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中?
我好像知道该怎么办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是我平常的模样
哎妈呀,发错图了,这才是我。
灵活运用在《GQ Style》里学到的知识,
我变成了这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哎呀,不小心放了同事 Louis 的照片啦。
其实这才是我变成西装男后的样子啦。
怎么样,还不错吧,赶紧点击“阅读原文”去购买最新一期的《GQ Style》吧。
━━━━━
策划:GQ 实验室、GQ 时装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