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新中国迎来第六十八周年华诞,在举国欢庆之时,一批年轻的学子登上了星广会的舞台,他们是来自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们。在这个双喜佳节中,他们用歌声与乐声送上祝福,为广大观众奉上一场中西合璧、形式多样的音乐盛宴,奏响青春华彩乐章。
上海大学创立于1922年,首任校长是于右任,教务长是瞿秋白。1994-2010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出任校长。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依托这一强大品牌优势,荟萃了海内外众多优秀音乐家,其中不乏各类音乐大赛的获奖者,著名指挥家曹鹏先生出任名誉院长,青年音乐学家,“星广会”主持人王勇博士任院长。金秋十月,也是上大音乐学院的收获季。教师们的辛劳耕耘,加上学生们的勤学苦练,培育出丰硕的音乐果实,未来的音乐家们将在此扬帆起航。
音乐会开场由上海大学合唱团带来多首耳熟能详的曲目,包括抒情歌曲《我的祖国》和《致祖国》等被一一演绎。真挚朴实的歌词,委婉动听的旋律,表达了上大师生为祖国母亲生日献礼的真挚情感,上大音乐学院教授李建林和王思思老师担任领唱。
两首由上大音乐学院教师创作的原创曲目也被上海大学合唱团生动演绎。由上大音乐学院教授狄其安老师作曲的《京韵》,以京剧“西皮”、“二黄”、“四平调”等音乐元素为素材,民族风格强烈。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欧阳鑫勃博士创作的《风·月夜》,通过与戏剧场景相契合的文辞与音乐,巧妙地表现了一位年轻人欣赏月夜又害怕孤独、敬畏自然的复杂心情。
音乐会的后半程,是以器乐节目为主的经典名曲。上大音乐学院中提琴教师魏震演奏的《浪漫曲》,一系列节奏的变化、大跨度的琶音,音乐表达出极强的抒情性和浪漫化的特征。
90后竹笛教师范临风吹奏的《中国随想No.1--东方印象》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情,展示出一派大地回春、万物萌动的景象
。
旅美小提琴博士谭雅冰演绎的圣桑《引子与回旋》热情与忧伤并存,抒情与叹息同在,矛盾的情感仿佛在她的弓弦上激烈碰撞。
声乐教师张雯雯带来的《咏梅 》以毛泽东诗词为基础,
把诗人豁达的胸襟和无畏的气魄表现的细致入微。
上大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旅美小提琴家夏小曹教授与旅俄小提琴博士胡君老师演绎的小提琴二重奏《前奏曲》和《圆舞曲》充满浓郁的异国风情,两者的演绎珠联璧合,诉说着一段缠绵往事。
音乐会的尾声迎来了上海大学弦乐团,在夏小曹教授的领奏下,演绎了柴科夫斯基的名作《C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难度非常大,弦乐团充分表现了此乐章的特点,琴声庄重有力,色彩沉郁而略含哀怨但又充满内在活力。
曲毕,中国著名指挥家,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名誉院长,93岁高龄的曹鹏先生登台,挥棒上海大学弦乐团再次奏响《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为本场音乐会奏响了最有意义的音符。在观众的热烈掌声和阵阵喝彩声中,上海大学弦乐团又加演了《匈牙利舞曲No.5》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